自从那年出了甄贵太妃半途拦住林家女眷的事情之后,她在这方面就格外的注意。当然以现在她对后宫的威慑力,也没有人有胆子能够挑战她的权威。
一旁的心腹女官小心的把披风搭在她肩头:“娘娘放心,刚才已经有人来报各家的夫人小姐们已经出宫了。”
“那就好。”皇后娘娘话锋一转,“你说刚才那些姑娘里,九郎就没有一个中意的?”
那位女官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一向是她的心腹,主仆两个说话也自在些:“奴婢估计九公子的缘分大概未到吧,不过奴婢刚刚听下面的小宫女说了一件事,娘娘大概会感兴趣。”
“哦?”皇后娘娘确实有些来了兴致,“可是跟九郎有关?”
那女官点点头:“刚刚九公子出宫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林夫人带着两位林姑娘从凤藻宫回来,九公子似乎认识林家的大姑娘,两个人说了几句话。”
“这可是一件奇事,我那九弟想来就喜欢舞枪弄棒,没听说他跟什么姑娘认识的。林家的大姑娘,是林海的女儿,我记着名字是叫黛玉来着,倒是一个好姑娘。”皇后娘娘有些开心的说。
她跟韩宁相差近二十岁,一直把韩宁当成儿子看待的。
加上韩宁又是她母亲刘夫人的老来子,她也自觉有长姐的责任帮着母亲好好照顾弟弟。
韩宁去西北投军虽然是遵循了韩家的传统,但是刘夫人一直很惦记儿子,连皇后娘娘也一样。
等到韩宁好不容易立功回来,这母女两个又开始操心他的婚事了。
今天皇后娘娘趁着各家的女眷进宫来请安的机会特意把韩宁叫来,想看看他有没有对哪家的姑娘有意思,却发现韩宁对满宫的莺莺燕燕都不感冒。
她本来正在忧心这未来弟媳不知道在哪里就从自己心腹女官这里听到了黛玉的事情,心里又有些开心起来。
那女官试探的问:“娘娘可要把那林大姑娘招来让九公子相看?要是九公子满意就下旨赐婚?”
皇后娘娘摇摇头:“我韩家娶媳妇断没有这样的规矩,这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九郎喜欢人家姑娘也要人家姑娘对他也满意才行,我才不要做那王母娘娘乱牵红线或者棒打鸳鸯。”
听皇后娘娘这么一说,女官自然是闭口不言。
不过又听皇后娘娘说:“等着以后林家女眷再递牌子进宫来请安的时候,你就让我母亲想法让九郎也进宫来。”
女官听了称是就笑而不言了,很显然这是皇后娘娘为了九公子安排的机会。
黛玉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她在回家的马车上就跟肖氏说了有关韩宁的事情。
肖氏虽然听说当年黛玉她们姑侄两个上京时经历还多危险,现在听了还是觉得很是担心她们。
“这么说来这韩公子也算是我家的恩人了,下次见面一定要重重谢他。”
黛玉看了眼林祯没有多说什么,她心说要是她嫂子知道当时柳湘莲也救过林祯的话,只怕明天就把林祯打包送给柳湘莲了。
肖氏她们一行人回了家,第二天肖氏去了一趟贾政家把探春的话和东西带到。
林祯和黛玉留在家中主持中馈,趁着不忙的时候,林祯偷偷跟黛玉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昨天见过探春之后,林祯一直有个想法。
既然探春这样的古代女子都有那样的事业心,那么她自己呢?
难道她来到这个时代能做的就是等着嫁人,然后做所谓的贤妻良母到死?
昨天晚上林祯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最后她想来想去,有了一个想法。
“你是说要开慈幼局?”黛玉有些惊讶的看着林祯。
林祯点头:“我知道有官府开办的慈幼局,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家养不起孩子会丢弃或者卖掉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我想着与其是让那些孩子被那些坏人买去卖到那些肮脏的地方去,还不如我抢在他们前面救下那些孩子。而且我想着我开的慈幼局也不光是给他们一口饭吃,还要教孩子们有自己吃饭的本事。姑姑,周师傅不是要开女学吗?我想着到时候就给收养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学习,不光是识文断字,也要教他们女红厨艺还有各种谋生的手段。”
林祯说着说着越发的兴奋,她渐渐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意义。
以她现在的身份还不能建起慈幼局,等到她嫁人之后,这就方便操作起来了。
她不知道她能有多大的能力,哪怕只是小小的几间房子,能够庇护几个孩子她也是开心的。
黛玉认真的听着,不时的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林祯又和她讨论。
最后黛玉点点头:“如果将来你这个计划能够实行的话,也算我一个。”
林祯眼睛一亮,如果到时候她能拉到赞助,多拉几个贵妇人官太太加入的话,这个慈幼局就能办起来,而且规模也会比她设想的大很多。
第117章 北静王现
虽然林祯踌躇满志的打算在这个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不过这个计划还是要过几年才能实行的。
毕竟她现在只是一个距离及笄还有几个月的小女孩,如果她要说做这件事,肖氏那里怕是都过不去的。
林祯有些自嘲:“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会这么渴望早点嫁人。”
等到她嫁人之后,她就是当家主母,侯爷夫人,手上有嫁妆,未来也会有人脉,到时候做这件事确实方便许多。
一想到这,林祯眼中就充满了斗志。
“不过我也成亲也得要有新郎啊!”林祯转而又郁闷起来。
她都快要有一个月没见过柳湘莲了,柳湘莲忙的最近根本没过来,连她派了嬷嬷去给他送吃的也见不着人。
据柳湘莲家的老仆人说,他这一个月都没有回家。
林祯疑惑,只是一个献俘和敕勒使臣到访,怎么这天武卫忙的就脚打后脑勺,连回家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如果不是确认自己没有哪里得罪了柳湘莲,林祯甚至怀疑自己被他给疏远了。
“算了,过两天敕勒使臣就要离开了,到时候他就能闲下来了。”
林祯想到这刚有些开心,就想到探春也要随着使团去西北心里多少有些不舍。
过几日,宫中传出皇后娘娘的懿旨,已经被册封为公主的水漪就要随着敕勒使臣去西北,在出发前三日,在京的各家官眷诰命都要入宫祝贺。
于是肖氏又带着黛玉和林祯进了宫。
像往常那样,林家的马车停在宫门那里,肖氏带着黛玉姑侄两个接受守宫门的侍卫的查验。
除了林家女眷外,还有一些别的人家的女眷也在这里等着查验,宫门这里很是热闹。
林祯瞄了眼,看这些侍卫的服色并不是天武卫,不知道是哪一卫。
这让她有些失望,原本还想着能在宫中见柳湘莲一面的。
在她们这些准备进宫的女眷一旁另一侧,还有一些人抬着巨大的箱笼进宫去。
肖氏听一旁消息灵通的夫人嘀咕,原来那是北静王府给郡主准备的嫁妆。
“老北静王在世的时候就很宠爱这个小女儿,从郡主一降生就开始准备嫁妆。虽然如今郡主变成了公主,嫁妆也由皇上出,北静王还特意禀了皇上把过去给郡主准备的嫁妆也抬进宫里来,到时候跟着郡主一起去西北。”
“这如今的北静王也算是对妹妹很宠爱的。”
“真要是宠爱怎么在皇上下旨赐婚之前不想着转圜一下?只怕是跟老王爷一个样子,是个伪君子罢了。”
林祯动动耳朵,这个伪君子评论她还是头一次听到是用来描述北静王的。要知道光是看原著北静王出场那几回,也看不出他是一个伪君子来着,这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她特意偷眼看了一下说这话的那位夫人,那是位上了年纪的夫人。
那夫人身边还跟着媳妇,本来媳妇听到这里是想阻止婆婆继续说下去的,不料却已经晚了。
那夫人已经说了出口:“当年太上皇在位的时候给老北静王娶了程阁老家的女儿,那程阁老家男人不显,可女孩子个顶个的优秀。程阁老的长女嫁给了废太子做太子妃,次女嫁给了老北静王做王妃。”
“不对呀,我记得如今的北静王太妃是先头老太妃的侄女,可并不姓程的。”一旁有人奇怪的问。
那老妇人本想再说什么,可是宫门口的侍卫已经查验过来,她就闭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