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松的成绩来说,他做第三名还是第四名都可以的。但是弘兴帝就了促成父子二人双探花还是把他点做了探花,而且以林松的相貌来说也配得上探花的地位。
林松连忙磕头谢恩,就连林海也出列谢恩。冲弘兴帝刚才这句话,林松这个探花就值钱了许多。
林松被点做探花之后,也多了一项工作。
皇上会在殿试名次出来之后举行琼林宴宴请众位高中的进士,而探花要负责去采花,然后在琼林宴上献花给状元。
于是在殿试结束之后,立刻就有太监过来找林松去进行琼林宴前的准备。
琼林宴是安排在第二天进行的,但是林松这个探花有工作要做,需要提前准备。
第二天琼林宴上林松把所采的鲜花献给了状元,并按照惯例赋诗一首相赠。
“多谢。”状元经过一夜的沉淀已经比昨天沉稳了许多,他拱手道谢。
因为有了赋诗献花的交流,林松也跟那位状元熟识起来,在琼林宴上两人攀谈起来。
状元名叫何光,是真定人士,今年二十三岁。
林松跟他交谈一番,对这何光有所了解,心中赞叹此人的学问扎实,状元的身份名副其实。
何光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跟林松谈的很投契。加上他也听说林松的父亲是户部尚书二品大员,也有心跟林松结交。
两人越说越投契,林松就问起了何光家中的情况。
“唉,”何光先叹了一口气,“不瞒林兄,我这人是个天煞孤星,我父亲早逝,老母亲几年前也故去了,就连妻子也是两年前就难产留下一个女儿去了。”
林松一惊,他没想到这位状元家里就剩下一个女儿了。
他又询问何光他赴京赶考,那他的女儿怎么办。
何光再一次叹口气:“我不放心把她留在亲戚家,就雇了一个奶娘带着她一起上京了。”
林松有些佩服他,居然敢带着一个两岁的小女儿进京赶考。
“何兄如今已经高中状元,想来不久就可以续弦,到时候又会夫妻美满了。”
何光自己倒不在意这些:“续弦我必是要的,我一个大男人是带不好女儿的,她还是要有母亲来教导的。只是宁缺毋滥,我必然要找一个能够善待我女儿的人才敢放心续弦的。”
林松点点头,这何光长的也很端正,年岁并不大,就是续弦也有人会愿意的。
“回头我跟我夫人说一下,她对京中的闺秀也有所了解,说不定就有适合何兄的。”
何光点头对林松道谢:“有劳林兄和嫂夫人了,我这人要求不高,无论嫡庶、美丑,再嫁也可以,只要对我女儿好就可以了。”
林松有些惊讶,没想到何光的要求会这么低,毕竟他是新科状元,有的是上杆子想要跟他拉关系的人会想着把家里的女孩嫁给他。
何光大概是看出林松的惊讶:“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如果我的女儿被人各种嫌弃我一定会恼火的。女儿不易,将心比心我也不能对她们各种挑剔。”
林松回到家中,林海还有肖氏、黛玉林祯都在等着他,家里准备了一个家宴来庆祝林松高中。
“这都是妹妹和祯姐儿安排的。”肖氏笑着说。
因为她有了身孕,而且还是时隔十多年的再孕,大家有些担心她的身体,所以就让她暂时不要管家安心养胎。
也幸好黛玉和林祯姑侄两个已经在跟她学管家了,索性林海就让她们姑侄两个现在就接替肖氏管家。
姑侄两个每天除了上学之外,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处理家事。
刚开始独立管家,两个姑娘都有些手忙脚乱,好在她们两个都很聪明,再彼此商量一番,现在也是把管家的事情都做好了。
林松笑着冲两个女孩点头,尤其是看着女儿很是满意,他就想起了今天何光说过的话,在宴席上复述了一遍。
“没想到这位何状元会是如此胸襟的人物。”林海有些感慨,他自问对待家中女眷的态度很好,可是跟何光一比居然都被比下去了。
肖氏和两个女孩都没有说话,她们也是对这位何状元很有好感。
黛玉和林祯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宝玉,宝玉每天都说女儿如何如何好,可是那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他连身边的袭人等人都没有保护好。
“将来能够嫁给何状元的女子会很幸福的。”肖氏忍不住说了一句。
虽然何光是有一个女儿的鳏夫,可是女儿毕竟会嫁出去并不会对续弦的那位夫人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不是林祯和黛玉的年纪都太小不合适的话,她真的会考虑何光这个人选的。
林祯却灵机一动想到了人选,她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才对肖氏说。
林松作为今科的探花,殿试之后进了翰林院做庶吉士。
这是只有每科考试最优秀的人才才会有的安排,除了林松之外,包括何光等殿试前十名的人也都做了庶吉士。
这样林松这三年都会呆在京中,直到庶吉士散馆才会有其他的安排。
等到林海上朝林松去了翰林院,家里就只剩下养胎的肖氏和管家的黛玉林祯了。
黛玉林祯她们每天管家的地方就在肖氏正院的花厅,处理过家事她们两个就去肖氏面前说话陪肖氏解闷。
林祯就在肖氏面前说起了昨天听到的何光之事,说她有人选。
肖氏有些好笑:“你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好人选,别是你身边的丫头吧。她们都是好丫头,虽然那何状元说了不拘身份,可一个今科状元又怎么能娶的太差了。”
林祯有些郁闷,她是想到了两个人选来着。
头一个就是香菱,还没说出口就被肖氏给否了。
香菱如果跟贾雨村走了,现在就是官家小姐,身份上也配得上何光了。可是偏偏香菱不愿意离开林家,这身份上就是一个问题了。
好在她还有另外一个人选,另外一个总合适吧?
“娘,你说那荣国府长房的迎春姑姑怎么样?”
因为宝玉的事情贾家和林家起了嫌隙,贾母借故就不让三春上林家上课了,加上宝钗也没有来,现在周师傅又只剩下黛玉和林祯两个学生了。
不过这几年接触下来,林祯也跟三春很熟悉,她关系最好的就是迎春。
刚开始林祯接近迎春是想着她未来会很坎坷,同情她,想要通过跟她交往让她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能够反抗。
可是接触久了,林祯就越发的喜欢迎春。
虽然迎春有些懦弱,论才智也比不过堂妹探春,可是林祯偏偏在三春里最喜欢她。
林祯还记得当初因为林海告了甄家,有一阵子贾家的人都觉得林家马上就要倒了,有些人就对她和黛玉很冷落,那时迎春对她们的态度就没有变化。
林祯觉得迎春是个善良的人,不希望她走向原著一样的命运。
只是现在林家跟贾家渐行渐远,她在林家是影响不到贾家的,更加无法干涉到迎春的婚事。
昨天听林松提到何光,尤其是提到何光对续弦的要求之后,林祯突然有了想法。
无论香菱还是迎春都是善良的女孩,而且个性温柔,绝对不会虐待何光前妻留下的女儿的。她想着为这两个女孩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她们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事。
肖氏听了林祯提到迎春不由得一愣,然后细细的思量起来。
迎春出身四王八公的贾家,她本身除了是个庶女个性有些柔弱之外并没有太差的地方,她最大的问题反而是那个贾家。
肖氏只接触了贾家人几次,就觉得贾家的内部问题太多,如果不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只怕三春的婚事都会受到影响。
想到这,她只对林祯说:“你一个小人家怎么管起了大人家的事情来,快不要说了。”
林祯还想说几句再为迎春争取一下,却被肖氏瞪眼给阻止了。
一旁的黛玉听了林祯的话之后也很想为迎春争取,见肖氏这样也不敢说了。
肖氏虽然当着女孩子们的面没多说什么,晚上等林松回来,还是讲给了林松听。
“那女孩子我是见过的,确实是个好姑娘,可是偏偏姓贾,只怕何状元不喜。”肖氏叹道,她又何尝不愿看到一个好姑娘有个好归宿。
林松听了点点头:“现在贾家外面看起来十分风光,可是内里却一团乱麻,除非把那团乱麻解决了,可是看他们家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