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保卫战(58)

作者:百媚千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香沉与魏嬷嬷逐渐在宫里熟悉下来,也如宫里的人一般束手束脚,说话也谨慎起来。香沉原本跟在月华跟前,便是有见识的,不过是短短一些时日,熟悉了宫中规矩,做起事情来便一板一眼,颇合月华心思。

魏嬷嬷被秦嬷嬷指派了看守清秋宫里的小库房,其实便是个闲职。月华不得宠,皇上,太后那里也没有赏赐,不过就是掌管着月华那点有数的嫁妆。当初宣旨册封,宫里赏赐琳琅满目,一半留在了侯爷府做聘礼,一半赏于月华,也就带回了宫里。

人情分子多,眼见也是只见往外出,不见进,偏生上下打点又是少不得的。还好,月华自己还有一点田产和铺子支撑,交给沈伯打理,如今借了自己的富贵势头,也是财源广进,如此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清秋宫里各项份例内务府也不敢有丝毫怠慢,都是足了数,不过听说成色倒是还不及泠贵妃那里的好。

如今太后执掌六宫,偏袒自家人也是应当应分,月华不以为然,倒是香沉在跟前絮叨过几句。

最令香沉左右看不惯的,还是那个叫做乔祝的丫头。

听说她家中家境颇为殷实,当初送进宫里,便是因为她生了一副好容貌,心气颇高,所以存了攀龙附凤的心思。不过她运气不好,一进宫贿赂了掌事的总管太监,分到了当时正得盛宠的鹤妃名下。

她心心念念出人头地,所以在皇上驾临鹤妃悠然殿的时候,应该是做出了什么不当的举止,仅当了几日差,就被鹤妃直接贬去浣衣局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乔祝又一次上下打点,脱离了那个劳累的所在。此时她不再莽莽撞撞,开始痛定思痛,想着在各种主子跟前虎口夺食那是极危险的,太后身边又有泠贵妃天天在跟前走动,委实也不踏实,后来便想起了太皇太后。

她想,太皇太后在后宫里那才是头一号的人物,皇上又经常去她老人家的慈安宫请安,露脸的机会更多一些。若是能将太皇太后伺候满意了,太皇太后一个高兴,直接将自己赏赐给皇上也不一定。就像兰才人那般,不一样也曾经就是个卑贱的宫女吗?

太皇太后果真慧眼识英才,也是她时来运转,在太皇太后跟前露脸没多久,甜言蜜语地奉承着,人又生得花容月貌,太皇太后就做主将她交给了秦嬷嬷调、教,直接带来了清秋宫,自然便是默许了她的野心。

香沉从别的丫头口里打听清楚乔祝的根底,便到月华这里来碎嘴唠叨。香沉说那乔祝便是个好吃懒做的,平时仗着月华抬举她做了二等宫人,便对下面的人耀武扬威,指手画脚的,有什么差事也尽管交代了下面的宫人去做,然后转身到月华这里来请功领赏。

香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颇有些不忿,尤其是说那乔祝平日里擦脂抹粉,打扮得油光水滑的,招惹宫里那几个小太监都垂涎着脸,眼睛直勾勾的,满是龌龊。

月华便留心去看,那乔祝果真是在穿戴上花费了很大心思。宫中发放的宫人服装都是较宽大粗陋的,她应该是拿到针工局花钱寻人重新给改过了,极是贴身,将腰身勾勒得玲珑有致。而且领口开得极低,略微一弯腰,便露出若隐若现的一片素白来。她每日都是极细心地擦了粉和胭脂,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头上戴的绢花应该是专门用熏炉香熏过的,从跟前一过,香气袭人。

月华觉得也真是难为她,陌孤寒都从不踏足自己的清秋宫,她这样用心地装扮,无人欣赏,也只便宜了那些小太监。

------------

第六十章 好运将至

月华平素生活简单,闲暇了就坐在榻上绣花,一坐便是半晌,下人们不用伺候,忙完了自己手头的差事,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几句。那乔祝心高气傲,不屑于搭理宫里的其他宫人,倒是经常与那些小太监们厮混在一起,听几个小太监巴结着夸奖她,言行有些孟浪。

月华虽然不苛待下人,但不是个没有规矩的,看着有些碍眼。

“皇后娘娘,依奴婢看,您还不如寻个借口,打发了她与太监做菜户,既圆满了那蹄子的心愿,也免除了祸患。”香沉气咻咻地开言道。

做菜户或者对食,宫里不禁,早就有之。宫女与宫女,宫女与太监,只要自家主子点点头,便可以搭伙过日子,后半生有个照应,在这紫禁城里不会太孤苦寂寥。

听说前朝有个嫔妃,为了拉拢敬事房的太监,好在绿头牌子上做个手脚,就将自己跟前的一个宫女赏给了那个太监做菜户。只是敬事房里的太监日日掌管着皇上云雨,淫、心最重,将那宫女折磨得生不如死。

那宫女发了狠,一声不吭,咬牙忍了两个月,在给那嫔妃梳头的时候下了狠手,将一根金簪直接插进了那嫔妃的喉咙。虽然人后来救过来了,但是前朝皇帝觉得她手段腌臜,直接弃了。

月华从那里才知道,这做菜户一定要宫人跟太监情投意合才行,不能做这种损荫德的主,因此听香沉一说,便有些沉了脸。

“那乔祝虽然心野,但总是没有犯过什么大错,怎么能这样处置?你作为风仪女官,一定要记得,赏罚宫人须公平公正,有例可循,万不可以自己的喜好度量对错。”

香沉有些焦急:“皇后娘娘教训得极是,香沉都记下了,只是这种事情要防患于未然才是,等她爬到咱的头上,也就晚了。”

月华知道她的担忧不无道理,缓了语气道:“这样的黑脸便是要秦嬷嬷去做,你就不要多嘴了,免得她以为你容她不下,给你暗中使绊子。”

下午时,月华从几个小太监跟前过,便将秦嬷嬷叫到跟前训话。

“咱宫里的那几个小太监为何身上都一股子脂粉气?他们面皮是正嫩的时候,应该还不至于擦脂抹粉,怕是跟咱宫里哪个不要脸皮的丫头厮混。你作为掌事嬷嬷便留个心思,好生敲打敲打。虽然他们只是阉人,但是也是半个男人,女儿家应当自重,不可过于轻浮。你知道本宫是忌讳这些的,查实下来,便赶出宫去,免得将来惹祸,闹出腌臜事来。”

秦嬷嬷早就对于乔祝的言行有所耳闻目睹,只是收受了她的银两手短,所以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月华怪责下来,少不得装腔作势到跟前训导一番,又敲诈了一块银子,然后禀报给月华知道,也只搪塞说是小太监偷拿了乔祝的胭脂来擦。

月华没想到秦嬷嬷竟然这样袒护,心里有些窝火,怒声斥责道:“小了偷针,大了偷金,他们虽然只是偷了香粉胭脂,那也是不可饶恕的,本宫便亲自主刑,打几人一顿板子教训教训,也好杀一儆百。”

秦嬷嬷大惊失色,知道这板子下去,小太监们捱不过,肯定会喊冤,赶紧出声求情道:“几人平素都是规矩的,大抵也是跟乔祝相熟,开个玩笑吧?”

月华紧盯着秦嬷嬷看了片刻,只看得她心里发毛,方才正色道:“看在秦嬷嬷的面子上,本宫也便罢了,只是秦嬷嬷可要好生训诫他们一通,懂些规矩和廉耻,免得将来你我管教不利,都要吃瓜酪。”

秦嬷嬷听她话里有话,忙不迭地应下去,少不得义正言辞地训斥告诫几人一番,收敛自己的言行,乔祝也不例外。

月华引以为戒,暗中叮嘱香沉,时刻盯紧了下人,松紧有度,不可过于和善,也不要太严厉苛待,掌握好分寸火候。下人们背地里说些闲言碎语也就罢了,但是千万不可以议论主子,犯了宫中大忌。管教下人时,也要小心,千万不要被秦嬷嬷当了棒子使,得罪人的事情自己尽量少做或者不做。还要留心栽培一些忠厚可靠的帮手与耳目。

林林总总,苦口婆心,手把手地去教。

第二日,天气骤变,听说边关的游牧民族便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们要赶在大雪封路之前,侵犯长安边关城镇,掠夺过冬所需的棉花,粮食,布匹等。那些人骑在马上,跟随着天空流浪的云彩,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就像鞭稍上垂挂的铃铛,神出鬼没,令人极是头痛。

月华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会同她讲起战场上的事情,虽然那时候她只是懵懵懂懂的孩子。

所以月华知道,那些边陲的西凉人究竟仰仗了什么。他们常年的马上生活,使他们有着彪悍的体格,精湛的骑术,和狠辣的刀法,他们的游击战术,令长安的军队防不胜防,一筹莫展。

上一篇:乾隆后宫之令妃传下一篇:灵台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