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保卫战(12)

作者:百媚千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侯爷愈加没了脾气,低声下气地陪着笑脸哄:“哪样都依你,你来做主就是,我不再插嘴总好了吧?”

廉氏这才破涕为笑:“侯爷可莫这样说,您是一家之主,总要您来说了算,也免得将来小两口生气斗嘴了埋怨我这舅母瞎了眼睛。”

侯爷如释重负,连连颔首:“好好好!那就是我做的主。”

廉氏便喜滋滋地盘算:“那男方家离这里远,我们总不能上赶着去提亲。待我征求过月华的心意,便让周婆子辛苦跑一趟,知会男方家里来个主事的到京城里来,商议定了就立即提亲下聘,一路将月华迎娶回去,也免得舟车劳顿地来回折腾。”

常乐侯哪里还敢插半句嘴,只殷勤地陪着笑脸:“无论成与不成,这月华丫头的嫁妆是要提前准备了,免得到跟前手忙脚乱。四妹走的时候,虽然将军府不算阔绰,那田产铺子也不少,这些年里积蓄下的银两足够月华丫头风光大嫁了,也算是圆满了四妹的心愿。”

廉氏皮笑肉不笑地盯着镇远侯:“这嫁妆么,我这个做舅母的自然不会亏待她,不过侯爷若是算账,我们便好生算算月华丫头这一年的吃食开销,您老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为就那点银两够花销么?更何况,这些年来,生意每况愈下,莫说苦苦支撑,好多铺子那都是在亏损运转,您老天天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廉氏没完没了地数落,常乐侯完全败下阵来,几乎是灰溜溜地逃出了正屋,连饭都没有吃饱。

一出院子,侯爷正遇到从月华院子里出来的常凌曦。凌曦见了自己父亲,却并不亲热,只冷冷清清地行个礼,便转身欲走,被侯爷叫住了。

常乐侯看看她过来的方向,和颜悦色地问道:“你这是刚从月华那里出来?”

凌曦点点头:“昨日便听丫头们说起,月华身子不舒坦,所以去看看她,陪她坐着说了一会儿话。”

“那她如今可好些了?”

常乐侯问起的时候,满脸殷切与担忧,就像一位慈祥和蔼的父亲。但是凌曦却丝毫并不领情,觉得有什么用呢?他除了在自己跟前长吁短叹还能做些什么?敢收拾了那嚣张歹毒的廉氏,做得这侯府的主吗?

“本来便不舒坦,再摊上糟心眼子的心事儿,父亲觉得她能好么?”

凌曦性子软,但是唯独在常乐侯面前有些任性,说话绵里藏针。

“胡说八道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喜事。”

凌曦讥笑一声,想起适才月华一脸的云淡风轻,却是故意扭曲夸大了说话:“她哭得眼睛都肿了,几次差点都背过气去。不是因为爹娘要将她嫁出去,而是身不由己,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都做不得主,任母亲随便发落个人家,脾气秉性都不知道。”

她这是在替月华说话,更是在为自己控诉!她适才便是这样义愤填膺地将月华好生一顿数落,忧心忡忡地抹泪儿,好像她才是砧板上那块待价而沽的鱼肉。

最后倒是月华反过来安慰她,将她乍起的毛一点一点捋顺,笑语嫣嫣,淡定自若,笑得就像窗外秋风里蒸腾的暖阳一般,融融的,不像夏日那般炽热,也不像冬阳那样勉强。

常乐侯果真也只是叹了一口气:“你母亲这次给月华挑拣的人家果真是用了心的,家世人品听说都不错,我下午再差人去向那媒婆打听打听,总是会慎重。”

凌曦闻言冷笑一声,满是不屑:“媒婆的嘴也是可信的吗?爹爹就是这样将女儿们一生的幸福挂在别人的一张巧嘴上?自己都没有想到亲自四处打听打听?可莫像孩儿一样,差点许给一个短命鬼。”

常凌曦一句话,便令常乐侯呆愣在原地,被辩驳得哑口无言。

这便是两人之间的隔阂!

------------

第十二章 出大事了

此事事出有因,怪不得凌曦对他这样冷清,说话也夹枪带棒。常乐侯更是因为当初不分青红皂白,甩了她一巴掌而后悔不跌。

此事源自于两年前廉氏给常凌曦寻的一桩混账亲事。

当时凌曦面对着对男方家的未知六神无主,心里又忐忑,便寻了月华哭诉。月华与她交好,用自己体己银两偷偷贿赂了给侯府送菜蔬的小贩,让他帮忙仔细打听对方境况,才知道原来男方竟然是身上缠了人命官司。死者家里也是有靠山的,不依不饶地想要上告,纵然再多的赔付也不肯私了。所以男方千方百计地攀了侯府这门亲事,想借大理寺少卿常至信的势头摆平此事,保住一条性命。

那廉氏也不知道究竟是真的不知,还是装傻充愣,竟然就一口答应下来。

凌曦母亲是常乐侯正儿八经的原配夫人,去世得早,才抬了廉氏做续弦。凌曦自小没有娘亲庇护,是个软弱性子,向来任廉氏和常凌烟揉捏,就连庶女凌洛也敢仗势欺负她。但是那次就发起狠来,闻听男方家里心急火燎地过来下定,她冲进厨房寻了一把菜刀,大闹前厅,咬牙切齿见人就砍。

她当时披头散发,目眦欲裂的狠厉模样,吓得对方立即落荒而逃,这桩婚事方才作罢。

自那以后,她才尝到了反抗的甜头,横竖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寻常小事上懦弱也就罢了,事关终身的大事,那就是要拼了性命。

廉氏那次也被吓到了,在房间里嚎啕大哭,直嚷嚷着后娘难做。常乐侯不明情由,只道凌曦不知好歹,一个耳光下去,彻底断了他在女儿心中最后的念想。还是多亏月华周旋,气恼之下口不择言的凌曦才没有吃大苦头。

府里人背地里都怪责她不懂事,直到两个月后,那男方家里吃了官司,被发落秋后问斩,人们不明就里,只道是凌曦死去的娘亲卜算出男方是个短命鬼,所以附体搅乱了这桩婚事。

侯爷后知后觉地惊出一身冷汗,心疼女儿前程,与廉氏吵得天翻地覆,然后又再次灰溜溜地败下阵来。从那以后,恼羞成怒的廉氏对于凌曦的婚事不闻不问,她成了嫁不出去的老闺女,与常乐侯之间的隔阂也日益加深。

常凌曦说完以后就福了福身走了,头也不回。常乐侯愣怔在原地,想了半晌,竟然难得地出府去到那媒婆处,重新将男方家的情况打听了一个仔细。

媒婆得了廉氏的叮嘱,自然是将男方家吹得天花乱坠,常乐侯才觉欣慰,提出要男方亲自前来京城相看。婆子喜滋滋地一口就应了下来。

常乐侯又去寻了两位相熟的朝中同僚吃茶,按照周媒婆所言的情况旁敲侧击地打听。那两人回忆说今年开春赴保定府上任的官员里的确有这样一户人家,为人正派,家境殷实,尤其是家中独子更是好学上进,惊才绝艳,十五岁上便中了举人,将来定是人中龙凤。两人皆赞不绝口,常乐侯这才彻底地放下心来。

这门亲事在府中沸沸扬扬地传扬开,众人皆道月华的运势来了,这可是擎着灯笼也难寻的好人家。

虽说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廉氏仍旧极“宠溺”地亲自去了月华的院子,将这一喜事眉飞色舞地告知了她。男方家里无论是家世还是条件都无可挑剔,依照月华的条件可以说是高攀,她若是说半个不字,那就真是落人口实,不知好歹了。

月华只是勾着头,一再地低声嚷着不想嫁,想多孝敬舅父舅母几年。

廉氏和蔼地拍着月华的肩,也是一副母女情深的做派,笑言几句就起身回去张罗。

周媒婆亲自起身去了保定府张罗此事,廉氏给足了盘缠,看来只要对方中意,这桩婚事就差不多铁板钉钉了。廉氏开始给月华准备嫁妆,说是两地来往不易,男方家里按照生辰八字来讲,八月正是大利月,肯定也急着迎娶,没有太大变故的话,新郎官就直接将月华带回保定府了。

嫁妆里最为讲究的,是陪嫁的被褥,几铺几盖,被角要缀几枚铜钱,需要挂几串板栗红枣花生,那都有说道,半丝马虎不得。最为讲究的,还是这陪嫁的被子不能自家人做,需要请儿女双全的全福长辈过来穿针引线,雪白的被里,一根长长的红线,不打结,不剪断,从头引到脚,寓意白首偕老。

民间有习俗,七月不做被,害怕妨织女,将来夫妻陌路。但是廉氏心急将月华打发出去,早早就备下了一应凤戏牡丹绸缎被面,絮好棉花芯,挑个双日,请了本家几位子女双全的全福奶奶前来帮衬。

上一篇:乾隆后宫之令妃传下一篇:灵台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