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慢慢过去,随着春暖花开,明晃晃的阳光将百花染出姹紫嫣红,盎然春意给了人生的气息,再沉重的悲伤也会被时间淡去,圆明园里的阴霾总算渐渐散开,红颜身边有儿女姐妹相伴,有腹中胎儿待产,弘历对她无微不至,皇太后也不再处处刁难,她实在不该把自己放在悲伤之地,脸上也总算有笑容了。
四月初,因郡主身体不适,如茵请来何太医,发现儿媳妇是有了身孕,做婆婆的自然十分欢喜。关于儿媳妇产育的事,询问了何太医一番话后,他便说要去书房向傅恒请安,如茵没当一回事,随口便应了。
可是没多久,福康安来找如茵,说有些事不便在大哥这边讲,如茵嗔怪儿子神神叨叨,带着他回了房,却听福康安对自己说:“额娘,往后大嫂有什么事,您别找何太医了。”
如茵奇怪道:“怎么了?何太医不好吗?我们家这些年,都是请何太医的。”
福康安道:“方才我在阿玛的书房里找书,往书架里头走了,阿玛好像忘记了我在里面,何太医来了后,我本想出去打声招呼,可阿玛却对何太医说,往后不要常来府里,若是您找他的,也让他派其他大夫来。还问何太医,那几位照顾五阿哥的老太医怎么样了,我听何太医说,那几位老太医都获了罪,被辞官罢免了。阿玛说,他会派人照顾那几位,让他们将来衣食无忧。”
几位照顾永琪的太医被罢免的事,如茵是知道的,可没想到傅恒会要派人照顾那几位,这算什么意思,是他仁慈?还是他心有愧疚?
“额娘,这事儿我另有看法,您要不要听?”少年郎一本正经,脸上还没退去青涩模样,活脱脱还是个孩子,可眼底里的目光,怎么就不同了。
“你说。”如茵心里惴惴不安。
“看样子,五阿哥的病没那么简单,从阿玛和何太医的对话来看,若是那几位老太医在医治过程中故意做了些不该做的事,若是阿玛指使的……”
如茵慌张地捂住了儿子的嘴,压着声音叮嘱他:“胡闹,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母子俩静了片刻,如茵松开了手,可福康安却继续道:“阿玛现在有些慌乱呢,他竟然忘记了我就在书房里,额娘,您该提醒阿玛把这件事忘了。再有那几位老太医,若是真有什么,就不该留在这世上了,留着就是祸害,大丈夫做大事,当断则断。”
如茵的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都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儿子,可兄弟几个,只有福康安是这样的,是缺失的那十年在儿子心里种下了什么吗,他才几岁,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儿子,你答应额娘,再也不要提起这件事,你要相信你阿玛,他可能真的是把你忘了,但他绝不会慌乱,无论什么事,他都扛得起。”如茵微微颤抖着,抓着儿子的双臂道,“福康安你答应额娘,在你长大成人之前,任何事都和你不相干,看到的听到的,都藏在心里,不许对任何人说,甚至是额娘。”
“我想对额娘说,除了额娘,我谁也不说。”福康安道,“额娘,我答应你。”
“好,你是乖孩子,额娘信你。”如茵深深吸口气,忙又问,“那后来,你阿玛想起你来了吗?”
福康安摇头:“阿玛和何太医一起出去了,儿子就来找您了。”
如茵松了口气:“你阿妈要是再把你想起来,你就说自己先走了的,他应该不会多问,我们俩都把这事儿忘了,哪怕不得不放在心里,也不要放在脸上。”
福康安答应着,反是他见母亲依旧满脸不安,对如茵道:“五阿哥久病缠身,康复本就不易,额娘放心,若是皇上有心追查,五阿哥不会这么快就下葬,哪怕验尸也要验上一阵子。”
“你别说了,儿子。”如茵越发不能承受福康安不合年龄的成熟甚至冷酷,她怎么生了这么个小怪物出来。
------------
第706章 人参(还有更新
这些话,若是福灵安或福隆安来告诉如茵,她就要谨慎考虑是否和傅恒说清楚,好在是福康安,虽然是个小怪物,可如茵明白这孩子比哥哥们更可靠,他绝不会再告诉任何人。如茵不担心她和傅恒会有尴尬,只担心这孩子发展下去,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代酷吏,可眼门前的事她都顾不过来,还管得了将来吗?
而如茵答应过长子,倘若荣亲王府出了事,她会在之后多多去照拂,毕竟福灵安一个年轻男子,实在不宜到一屋子守寡女人的地方去。可眼下愉妃在王府,就用不上如茵,她不常去王府,除了派下人打听消息外,就是从郡主口中得知一些事,自然郡主知道的消息,都是福灵安说的。
天气渐暖,红颜分娩在即,皇帝的心情比永琪刚走那会儿好了许多,何太医说皇贵妃母子平安,更是让他无比期盼红颜腹中的孩子。天地一家春中已是做好了万全准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谨慎,外头纷纷传说,皇贵妃若再添一个皇子,成为中宫是迟早的事。
人们仿佛早就忘记了,在紫禁城翊坤宫里,还有那位并没有收到废后旨意的皇后,可是没有了册宝,她又不再是皇后。大清开国以来,顺治帝曾废皇后,但当年是明明白白将博尔济吉特氏降为静妃打入冷宫,到了当今这儿,却这么不明不白地悬着一件事,好像皇帝只是在等所有人把这件事忘了。
红颜分娩前的日子,如茵几乎天天进宫来探望,富察福晋早就被皇帝特许可随时进入内宫,宫里也无人敢有非议。这一日如茵带着红颜说想吃的从京城市面上买的点心来,到天地一家春时,舒妃正着急地在门前徘徊,一见是她就着急地迎上来,唬得如茵问:“姐姐生了?”
舒妃却道:“我哥哥病了,得了和永琪一模一样的病,家里吓死了,求我派几位太医去,我正等着何太医来呢。”
如茵道:“怎么没人来告诉我。”
舒妃急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至于你,必定是富察府的门他们不敢走,就算要求你和傅恒帮忙,也要通过我来说吧。”
说话间,何太医被请来了,三人一同进了屋子,大腹便便的红颜躺在美人榻上,对何太医道:“麻烦何大人为舒妃娘娘安排几位太医去纳兰府,最好是在治疗附骨疽上有经验的人,皇上那儿自有我去交代。”
这是不为难,只是眼看着永琪一命呜呼,舒妃心里害怕,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还说:“要用什么药,只求别省,什么鹿茸人参,太医院若不好开销,只管问我拿了银子去市面上买。”
何太医忙道:“附骨疽是因为寒邪入里化热,阻于经络,治疗应以滋阴清热、祛邪通络为主。鹿茸性烈本极少入药,而人参虽常用,也绝不适合此症。娘娘且放心,附骨疽并非恶疾,只要调养得当,康复有望。至于荣亲王一例,娘娘恕罪,臣并非当时的主治大夫,臣不敢妄加断言。”
舒妃答应着:“我知道了,立刻知会家人,别给哥哥用错了药。”
可如茵变了脸色,虽然她努力遏制,还是被红颜看出来了,红颜问她怎么了,如茵借口天热有些中了暑气,红颜忙命何太医瞧瞧,而如茵本就为了那些事心火旺,何太医劝她进几味清俊的药膳即可。
离开圆明园,如茵先去了趟纳兰府看望堂兄家人,提了舒妃和何太医的嘱咐,她还没走时,果然太医院就来了人,而堂兄的症候要比永琪好很多,都说性命无忧,但是否真的性命无忧,且要等一段日子。如茵突然觉得,倘若堂兄没了,至少说明这病真的不害性命,可是她怎么能盼家人去世,当然是希望堂兄能尽快好起来。
而她怎么也忘不了那天丈夫莫名其妙地对人参的抵触,傅恒在养生之上虽然粗枝大叶,可向来自己给他吃什么他都毫不犹豫地往嘴里送,那天突然这么反常,口口声声地说人参不要再进家门,他心里一定有鬼。可丈夫心里有鬼不要紧,如茵就怕王府的人醒过神来,追究这病既然不害性命,为何永琪还是死了。
如茵惴惴不安地观察了几天,发现王府里一切正常,没有人寻死觅活地要为永琪讨个公道,毕竟那病真真实实地在他们眼前,没日没夜地伺候了几个月,眼瞧着回天乏术,她们早就累了。
如茵暗暗舒口气,而他的丈夫,明明彼此一个眼神都能看出对方心里有什么事,但这些天,傅恒不是在一起时回避自己的目光,就是假借忙碌在书房休息。如茵知道,丈夫不是因为自己异常而逃避,是他本身在逃避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