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生气了吗?”贵妃很直白地问,柔弱的笑容看着叫人心软,她道,“海妹妹并没有要哄皇上高兴的意思,是臣妾要她来帮忙,她半个字没有提要臣妾为她在您跟前邀功。”
“几块点心,朕不会想那么多。”弘历道,“但此刻你每一句话都向着她,这么多年,朕还是头一回听见。”
“这么多年,妹妹对臣妾体贴入微。”贵妃直言不讳,“这绿豆糕,本是听说太后这几日惦记着,臣妾才央求妹妹来帮忙。这些年,也是妹妹看着太后喜欢讨厌什么,都立刻来告诉臣妾,不然臣妾那么笨,更加要惹太后嫌恶。”
“为了她,连对太后的大不敬也挂在嘴边,太后亏待你了?”弘历的话听着唬人,却悠闲地喝了口茶,贵妃见他这般,心里定了。
她知道皇帝对自己,并非单单的美色之好,年轻时热血冲动,把一眼相中的自己收在身边,或许是因为这张脸,但天长日久地相处后,皇帝喜欢来她身边,就是为了听几句心里话。
贵妃本没有这样的胆子,之前病了一场以为自己要死了,见到皇帝后说了些肺腑之言,皇帝彼时动容的神情就被她记在心里。但那次仅仅在鬼门关走一遭,有幸重回人世,之后难得见一面,贵妃试探着说一两句真话,哪怕是不好听,甚至是说太后挑剔自己,皇帝都没翻过脸,反而饶有兴致。自然贵妃也是仔细小心地拿捏着,一两句点到即止。
这是她绝不会告诉外人的事,连海贵人也不知道,在所有人眼里,她做个病弱的美人就好。四阿哥百日宴时,瑞珠曾劝主子赴宴,说皇帝对她的情意如何,主子自己最明白,一点不假。
弘历望着贵妃,可脑中却想着另一个人,他并不厌恶贵妃为海贵人邀宠,姐妹之间有这份情谊,在深宫里本是难得的事,但贵妃的真话在他看来也渐渐有了讨好迎合自己的味道,再往后怕是所谓的真话,也要费心去听。
“前阵子,朕被人质问做的一件事是否有意义,是否能让当事的人真正高兴。”弘历仿佛忽然来了兴致,说道,“那样的话,朕好久不曾听了。”
贵妃心里略紧张,面上笑着问:“是哪个大胆的奴才,又或是朝廷大臣?这话,臣妾可不敢说。”
皇帝见她自认不敢说,倒也是一分真,便笑道:“只是个不懂事的小人儿,你不必知道是谁,不过对朕来说,这一句醍醐灌顶。”
“皇上的话听着,看来臣妾是无缘相识了。”贵妃心里明白,皇帝对她还没有失去耐心,可这两句话已经在挑明,她今天做的事,他不喜欢。这世上有比自己更真诚的人,可天知道,对帝王真诚,是要把脑袋捧在手里的,只能说那一位不怕死。
皇帝的脸色沉了半分,贵妃以为自己让帝王不悦,却不知他另有心思,说道:“的确无缘相识,毕竟朕心里还有更重要的人要在乎。”
贵妃呆呆地听着看着,皇帝的话颇叫人费解,他分明很有倾诉的欲望,可压抑着什么也不说明白。贵妃自问,什么是更重要的人?皇后娘娘吗?
皇帝手里轻轻敲着墨竹折扇,面上是宁静的神往之色,没有了年少时的热血冲动,高贵妃清清楚楚记得皇帝当年搂着自己山盟海誓的许诺,虽然现在她身为贵妃这辈子到顶了,皇帝虽不曾辜负她,可他再也不会搂着自己,说那些叫人怦然心动的话。
“既然皇上还有更重要的人要在乎。”贵妃鼓起勇气,面上是平和的神情,“皇上可要记着这句话,切莫辜负了那位重要的人。”
弘历爱听这一句,不仅不恼,更欣然含笑:“朕知道。”
贵妃见皇帝握着墨竹折扇不放,她晓得这东西出自纯妃之手,便道:“纯妃院子里的荷花要开了,皇上不过去瞧瞧?”
弘历有些懒得动弹,此刻吴总管悄然进门,苦笑着说:“皇上,嘉嫔娘娘在外头等着,说要请您去看看四阿哥。”
贵妃笑而不语,皇帝瞧着她,摇了摇头道:“大暑天的,让她回去歇着,去韶景轩把折子送来,朕不想挪动。”
“瑞珠,为皇上整理书案。”贵妃应声吩咐身边人,又与皇帝对望,彼此会心一笑。
门外头,嘉嫔与吴总管又好生磨了一阵子,见里头的人真不打算见自己,只能气呼呼地离了。吴总管掏出帕子擦擦额头上的汗,心里正暗暗啐一口,见到远处嘉嫔忽然停了下来,仿佛正与走来的一行人说话,他眯眼仔细瞧,竟是皇后身边的红颜。
这边红颜带着两个小太监奉皇后之命,来送贵妃一些东西,遇上嘉嫔他们也是恭恭敬敬行礼。可嘉嫔心情不好,甩了个脸就走开,她虽然不客气,红颜还巴不得别说话,等她一走开,就带着人继续往贵妃的殿阁来。
吴总管一面看着红颜走近,一面算计着如何应对,最后定下心,见到红颜听她说明来意后,就不等通传,径直把人带了进去。
皇后是因贵妃的绿豆糕,送来一些东西算作回礼,吴总管带着红颜进门时,皇帝刚刚在书桌前坐定。折子还没送来,他随手翻一本经书,贵妃端着茶还未走到书桌边,门前突然有人来,皇帝和她都朝门前望过来。
弘历乍见红颜,眸中微微一亮,恰好贵妃顺手摆下茶碗要去应对,转身的一瞬仿佛看到了什么,但是再回过头看,皇帝已经平平如常。
“贵妃娘娘送的绿豆糕,公主十分喜欢,说明日一早还想吃。”红颜笑盈盈地说着,“主子派奴婢来问问,贵妃娘娘这里可还有富余,主子拿这海岛血燕和您换绿豆糕。”
贵妃受宠若惊,笑道:“皇后娘娘真是要折煞我了,一点点绿豆糕值什么。”说着便吩咐瑞珠去准备,她们闲话几句,皇帝安静地坐在书桌后看着,等瑞珠送来准备好的绿豆糕,红颜拿了要回长春仙馆复命,行了大礼正要告退,皇帝忽然开了口。
弘历说着:“这东西吃多了不消化,和敬脾胃弱,不要只管哄她高兴,娘娘见她爱吃难免疏忽,你要从旁提醒。”
红颜忙应着:“奴婢记下了。”
贵妃前阵子的膳食,每天由皇后预备了派红颜来送,一来二回也算熟悉,她一直知道这小姑娘喜庆,一张笑脸看得人心里发甜,此刻好心情地看着红颜离去,忽然心里一咯噔,想起方才匆匆一瞥皇帝的眼神,她倏地转过身,偏偏又错过了什么似的,皇帝显然是匆匆低下了头。
贵妃心里咚咚直响,皇帝面前往来宫女无数,她有这样不安的感觉,还是头一回。
吴总管将红颜送到门前,笑着说:“天热,你路上小心,往后有什么事,也只管来找我。”
红颜欢喜地答应着,带着绿豆糕就走了,她这么简单的应对,反叫吴总管心里不明白,到底是红颜太聪明已经看透一切,还是她真的那么单纯,压根儿没听明白自己的用意?
------------
第82章 怎么配得上(还有更新
酷暑随着纯妃门前的荷花开败而逝,七月流火,太阳已不再毒辣辣地烘烤大地,圆明园中多草木山水,更比寻常处凉快一些。妃嫔们被暑热闷在屋子里整个夏天不大走动,如今园子里已常常可见倩影晃动,倒也热闹起来。
但不论寒暑,园中宫中的关防不可忽视,侍卫们这一整个夏天都没再见到娴妃娘娘到处逛,念着是否天气太热人家怕晒伤了如雪的肌肤,可现在凉快一些了,常遇见什么贵人答应,娴妃娘娘的身影却再也没出现。
六宫之中,皇帝这个夏天算得上雨露均沾,有头脸的几位谁也没冷落,就连嘉嫔也遇上几日的好,更不要说昔日盛宠的娴妃。可这个人太过深居简出,连纯妃都时常领着三阿哥到长春仙馆或凝春堂请安,娴妃一直推脱中了暑气,躲在屋子里不见人,一晃便是两个月过去。
七月初七乞巧,从先帝开始每年都在西峰秀色由皇后主持,是只请宗室皇亲热闹热闹的家宴,到八月十五前便要回宫里,一并伺候几位太妃太嫔共度佳节。
今日六宫至长春仙馆请安,皇后便要说家宴的事,妃嫔座次上,独有娴妃的位置空着,皇后不禁问:“娴妃的身子,还是不大好吗?”
她们聚居在九州清晏,本该互相照应,可娴妃几乎不与谁往来,皇后这一问,竟无人能回答。倘或问的是贵妃,海贵人还能说上一说,但贵妃此刻好好地坐在一旁,连她也不知道娴妃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