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宫之令妃传(250)

待何太医赶来,当着皇帝的面再次为红颜诊治,确认令嫔娘娘无事,皇帝才真正松了口气,可又故意地问:“不用开什么药,让她吃来安神?”

何太医一愣,皇帝继续道:“良药苦口,近来天寒令嫔手脚冰冷,你开些方子让她吃。”

红颜知道皇帝故意的,忙对何太医道:“大人且退下,皇上是关心我,但并不需要。”

何太医忙躬身退了出去,红颜这才转到弘历身边,老老实实地说:“是臣妾不好,皇上别再生气了,原是想博您一乐的,哪晓得惹您生气。臣妾真的没事,您看手明明是热乎乎的,怎么就凉了?”

她把柔软的手掌往皇帝的手里一塞,虽不如帝王的手火热,也的确称不得冰凉,比起旁人来,红颜的手一直是暖暖的,要说昨晚侍寝的陆贵人,那才是真正的手脚冰凉。

“再有下一次,朕……”

“没有下一次,没有了。”红颜嬉笑着撒娇,皇帝到底散了眉头,挽过她道,“朕今日都无心早朝,你说你?”但见红颜一脸紧张,显然对妃嫔而言,谁愿让皇帝为其耽误朝政成为红颜祸水,弘历自知失言,忙道,“你好好的,自然一切都好了。”

红颜舒口气,自知往后更要处处小心,比起惹祸,她更心疼眼前人对自己的担忧和紧张,可心里又是满满的,暖和地依偎在皇帝胸前道:“昨夜一闹,臣妾和舒嫔的关系更近了,往后皇上少了一个烦恼不是?越发觉得,与宫里人好好相处,对自己有好处,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大家和和气气地才是呀,像愉妃娘娘那样人缘好,自然福气也好。”

“朕自然支持你,但是遇见嘉妃……”

“皇上,臣妾说句公道话,昨夜当真不是嘉妃娘娘的不是,虽然她先动手有失体统,可舒嫔与臣妾冒犯在前,上位的娘娘教训下位的妃嫔,也是宫里有的规矩。”红颜正经说道,“臣妾不喜欢嘉妃,可有理说理,这件事还请皇上不要怒气冲冲地去责备嘉妃,若能小事化了就再好不过了。”

“你也冒犯嘉妃?”皇帝奇道。

“臣妾当时也在,即便没说冒犯的话语,不阻拦舒嫔也是错,但舒嫔也不是心存恶意,不过是以为四下无人和臣妾说说闲话而已。”红颜忽然觉得,自己好像给舒嫔带去麻烦,极力地解释维护着,好歹听得皇帝一句,“朕知道了,看在你的面上,一切都算了。不会为难嘉妃,也不会去追究舒嫔,只是你往后要更小心,太后万一问起来,她如今才对你好些。”

“是,臣妾知道了。”

见红颜乖巧不已,又叫弘历舍不得责备,摸摸她的脑袋说:“真打坏了如何是好,本来人就傻。”

二人之间自有说不完的甜言蜜语,皇帝将午膳也传去了延禧宫,而皇后和愉妃则为了昨夜的事要来给太后一个交代,因牵扯到魏红颜,太后果然念叨:“果然哪里都有她的事。”

太后曾经还盼着舒嫔入宫后能分散皇帝对魏红颜的心,盼着出身高贵的舒嫔能为皇帝生儿育女,结果白白培养了一场,她竟是看走了眼,满心以为端庄贤淑的千金大小姐,竟动不动会和嘉妃动手,实在闻所未闻不可思议。

“臣妾听吴总管的话说,皇上的意思是希望小事化了,嘉妃的伤也没什么要紧的,她这个人就是咋咋呼呼的,太后娘娘您知道。”愉妃温柔地解释着,劝解皇太后,“您看在八阿哥的面上,就算了吧,腊月里图个喜庆呢。”

太后颔首应诺,不久后愉妃离去,她对皇后赞道:“愉妃是个可靠的人,可惜早几年不入弘历的眼,不然这样妥帖能干,早就能为你分忧了。”

皇后心中暗暗想,愉妃若早些年就被皇帝重视,出身加上恩宠再加上五阿哥,如今必然是在贵妃之位,而她一旦仅次于自己且一切周全,就该成为太后的眼中钉了,太后此刻说这些话,不过是因为愉妃的前路走不远,她才说得轻松。

自然皇后不会点穿婆婆的心思,反是太后问她:“金氏性格乖戾脾气暴躁,除了一张脸长得好,一无是处,这样的人到底做什么留在弘历身边,还为他生下两个皇子。你看这一回回地惹是生非,你们也不嫌麻烦。”

嘉妃这样嚣张跋扈的人,能顺风顺水到如今,的确是宫里人好奇的事,况且她可是当初在四福晋怀着公主时勾引四阿哥的人,皇后竟有如此胸怀容忍,每每出了什么事,便成了女人们闲话的谈资。

然而皇后从没把嘉妃放在眼里,就是纯贵妃那会儿和皇帝卿卿我我带着定情信物到处招摇,皇后都一笑了之,又何况一个以色侍人的嘉妃。

至于皇帝,喜好美色之余,亦处处在乎皇后,早就与她商量过关于金氏的存在。对皇后来说,有这样一个女人丢在后宫,谁出头她就和谁过不去,她们只管闹着,撕破脸皮皇后给她们请太医,伤好了,且继续撕。

自然皇后不会对皇帝和太后说得如此直白,只是皇后有她驾驭六宫的道理,她至今没打算做先辈那样贤惠圣明的皇后,那些不被她放在眼里的女人,只要在她脚底下,做什么都成。

嘉妃的事,皇后又应付了几句,便说起女儿的婚事,过了正月一切都要忙碌起来,皇后已是满心期待,太后带了几分伤感道:“如珠如宝的孩子,这就要嫁出去了。但愿我能长寿些,看着永琮将来娶妻,也不知哪家的娃娃,等着来做你的儿媳妇。”

皇后笑而不语,太后笑道:“是不是希望从你们富察家出个女娃来相配?”

------------

第273章 富察家的势力(还有更新

皇后含笑:“且随缘,莫说眼下没有年纪相仿的孩子,便是真的有合适的,也要您和皇上还有永琮自己瞧得上才是。”

太后却是道:“若是有合适的孩子,自然皆大欢喜,但额娘也想提醒你,如今有传言近亲联姻不利于子嗣,康熙爷的孝懿皇后就是例子,你将来要好好为永琮考虑。”

“多谢皇额娘提醒,儿臣记下了,可永琮还不满周岁,现在还早呢。”皇后温和地应答着,心里则揣摩,看起来太后似乎不希望孙媳妇将来从富察家出。

婆媳俩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嘉妃和令嫔、舒嫔的过节,太后也不打算管,腊月正月且图个喜庆吉利,说些闲话,皇后便跪安了。

华嬷嬷送客归来,见太后凝神想着什么,便问道:“主子还在为嘉妃和舒嫔的事烦恼?”

太后摇头道:“她们不值得我费心思,是方才与安颐说起永琮的将来,想着富察家怕是要出第二个皇后,届时这家世门楣之高,大清再无第二家。昔日康熙爷的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和佟佳氏三大家族,也及不上。”

嬷嬷不语,太后则继续道:“富察一族若是忠心,是弘历之福,可若……”

“娘娘,这话再说,可就过了。”华嬷嬷知道,太后是想说,万一富察家野心膨胀,不安于眼前,将来做出大逆不道的事,皇上就会有麻烦,可这种事光说出来就足够叫人心惊胆战,真有什么,可就要变天了。她唯有劝道,“皇上英明神武,自然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这恐怕也是皇上重汉臣的缘故,富察家虽鼎盛,但您看如今朝中势力均衡,并非富察氏一家独大,皇上也是有思量的。”

太后颔首道:“是我多心了,这话若说出来,弘历与安颐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变故。罢了,我何必操这份心。”

华嬷嬷暗暗舒口气,可太后旋即又道:“但你也说,皇帝重汉臣,可到如今那些汉人还成天想着把我们赶回关外,他们若得势,将来会不会扶持汉家妃嫔所生的皇子?纯贵妃和嘉妃,可都是汉人。”

华嬷嬷道:“嘉妃娘娘祖上是朝鲜国人,汉大臣们恐怕也看不上的,倒是纯贵妃……”

太后摆手不语,显然是不满意苏氏和她的孩子,而华嬷嬷不得不说:“您怎么就想到这些了呢,七阿哥好好的,皇上自然要立嫡皇子的,那些汉大臣的老祖宗们也是立嫡立长,他们有什么可说的。”

“阿弥陀佛。”太后后悔不已,“我这是在胡思乱想什么。”便忙要华嬷嬷搀扶她去佛堂诵经,消除这一番口业。

且说皇后离开宁寿宫,便派人传话,命令嫔和舒嫔午后去启祥宫向嘉妃请罪,昨晚的事总要论个对错,既然昨晚是舒嫔恶言在前,位份又低于嘉妃,就算吃亏也要她们来承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