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宫之令妃传(21)

而两人商议的功夫里,宁寿宫中也有了决定,太后最终答应由她出面教训嘉嫔,但皇后却很明白地说,她并不打算让嘉嫔承担多大的过错。

“四阿哥才满月,若是生母有了恶名,小阿哥就要背负一辈子。而妃嫔作恶传到前朝,终究是皇上失了颜面,为了皇上着想,臣妾想这件事小事化了,让嘉嫔知道厉害轻重便是,不必要她在众人面前失去尊严。”皇后言语平淡,一切为了皇帝,“皇额娘吓吓她,也就罢了。”

这样的话,太后无法理解,直到皇后退出去,华嬷嬷才揣摩着说:“奴婢以为,宫里有一个胡搅蛮缠的人,对娘娘来说,未必不省去很多事,娘娘根本没把嘉嫔放在眼里,由着她也不过是利用罢了。”

------------

第52章 掌事宫女

太后略见不悦,蹙眉问道:“照你说来,皇后的心思深着呢?”

华嬷嬷好生劝:“您一向说,皇后安好便是六宫安好,娘娘若是真有心思,反是您的福气,这六宫交给娘娘,您可高枕无忧。怎么说都是儿子媳妇,只要皇上高兴了,您还在乎什么呢?”

太后揉着额角,颔首叹息:“正是这个道理,昔日德妃娘娘就是如此对待各家儿媳,不论是十三爷十四爷,还是先帝,无不家宅安宁。倒是兄弟里头家中不太平的几个,到后来运数都不怎么样。罢了,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不为他们操心,还为哪个。”

华嬷嬷松口气,便道:“奴婢这就去请嘉嫔来。”

太后一时目光生冷:“来了让她在外头站着等我,一两个时辰再进来不迟。”

这边厢,皇后已回到长春宫,自然要将红颜叫到跟前,没想到她却先呈上来傅恒送的东西。

外臣岂能与内宫侍女私相授受,傅恒果然是自小出入宫闱,仗着帝后宠幸,就忘记了规矩。不得不感叹红颜的谨慎,而这小丫头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都叫人满意。

“原是我让他找来,本就要赏赐给你,想是男人家大大咧咧,他没吩咐仔细,那些人就直接送你那儿去了。”皇后一笑了之,果然将膏药赏赐给了红颜。

红颜这才安心,但皇后立时又道:“袭击你的人已经招供,是宝珍主使要害你性命,她是死是活,都与这紫禁城再无关系,而长春宫里缺了掌事宫女,我如今也瞧不中别的人。”

“可是娘娘……”红颜嗫嚅,难道要被千雅说中,她要完完全全代替宝珍吗?

“只是你年纪小阅历少,入宫堪堪半年,便是我信得过你,旁人也不能服。”皇后含笑道,“往后就由千雅代替宝珍的位置,你和她最默契,依然留在我身边,我不想再费心思去挑人了。”

听见这话,红颜心中一松,脸上禁不住露出笑容,她脑袋上还绑着止血的白纱,这一抹带着病容的笑,竟别有一番美。

皇后凝眸相看,再看她手里捧的匣子,忽然明白了,佳人如斯,难怪弟弟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这件事折腾一上午,多多少少传入宫闱,因皇后一句话,没有让嘉嫔当众丢脸,可她被太后叫去罚在院中站了两个时辰,之后又不知道说了什么,出来时失魂落魄的颓败模样,和午膳一起传入各宫,成了膳桌上的笑话。

可午膳后不久,皇后正在窗下挽着女儿的手写字,千雅苍白着脸色闯进来道:“娘娘,前朝传来消息,马齐大人去世了。”

皇后的手一颤,一大团墨将女儿才写下的字涂黑,和敬十分乖巧一言不发,皇后定了定神,松开了女儿的手,吩咐道:“去皇祖母那儿,皇额娘晚些时候再来找你。”

公主离开不久,内务府的人便来请旨抚恤之事,吴总管也从养心殿来,说皇帝请娘娘节哀。来来往往许多人,都是为了马齐的身后事,却有一个客人十分奇怪,娴妃匆匆而来,皇后看不懂她为何眼中含泪。

------------

第53章 娴妃

娴妃出身辉发那拉氏,家族显贵,世人常称那拉氏,是皇帝在宝亲王府中,唯一一位直接被纳为侧福晋的妾室。比起贵妃高氏从侍妾抬上来,比起纯妃、海贵人昔日格格的名分,她的地位在当初仅次于嫡福晋。

可是新君继承大统,入宫后她的地位,却生生比贵妃高氏矮了一截,高氏一族在朝堂如同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娴妃母家是满洲旧贵,反而使不上什么劲,背后没有支持,在宫里不得不屈居人下。

曾经的侧福晋那拉氏,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夺去王府里王爷最多的宠爱,可如今她依然最年轻,依然容颜如花,境遇却和往日大不相同。

常有人说,娴妃若是争一争未必不能出头,偏偏这样一个出身高贵又才貌双全的人,甘愿在翊坤宫中受冷遇,没有一点争强好胜的心思。

且说听闻马齐故世,娴妃来长春宫致哀,但其他人不过几句客套的寻常话,娴妃却眼中含泪,似动了真情。

皇后看得奇怪,细想一想,唯有记得昔日富察家与那拉氏一族往来密切,娴妃幼年常在府中与女眷玩耍作伴,皇后出嫁早与她相处并不多,可家中嫂夫人提起娴妃,都不陌生。此刻也只能觉得,娴妃是念旧情。

娴妃离开时,红颜刚从太医院归来。红颜自认伤情不重,不需要夸张地绑着白纱,得到皇后应允自己跑了趟太医院,处理好了伤口问了如何用药,急着回长春宫当差。

因门前都是翊坤宫的人候着,红颜便站在路边等娴妃先行,见暖轿缓缓抬起,众人从眼前走过,她又往墙根上贴了贴,忽然听到暖轿里传出一句:“给家里捎句话,让他们往后一定要好好辅佐大人。”

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话,红颜只是好奇娴妃怎么急着这会儿说,她听过则已便要回去当差,而坐在暖轿中走远的娴妃,却痴痴地发着呆,心中一声声念着:“傅清哥,如今马齐也走了,富察家该由你来当家才好。”

待暖轿回到翊坤宫,才落地,就有消息传来,说皇帝抚恤富察家,富察家族人都进宫谢恩。娴妃听得双眼放光,只可惜乾清门外她轻易去不得,一入宫门,她一年也见不到那个人几回,又未免惆怅。

贴身的宫女道:“娘娘家的兄弟怕是也要到长春宫谢恩,早知道咱们晚些走了。”

娴妃双眸又见莹润,不甘心地摇头:“便是留下,我也不能随便相见,那是在皇后跟前,如何使得。”

果然不多久,皇后母家几位同胞兄弟入宫谢恩,可并没有靠近说话,他们只是在宫门外叩首听旨,立时就要离去。旁人也罢,傅恒惦记着红颜,没想到竟然真的让他见到了,跟着王桂出来传皇后话的宫女便是红颜,看到她安然无事,总算定了心。

而红颜也在人群中看到傅恒,这是她的救命恩人,可惜平日无法相见,今日这种场合见了,她连一个感谢的微笑都无法传递。

------------

第54章 不必记住

然而红颜自以为无法向富察大人表达谢意,却不知与傅恒仅仅一瞬的四目相对,已足以让他欣喜异常。动了情,所在乎的人一颦一笑,都是心底最珍贵。

富察家的人谢恩离去,毕竟是臣工家的丧事,赐予哀荣已是帝王之恩,紫禁城里没必要跟着哀悼。如今宫中好容易从二阿哥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盼着春暖花开,宫里能添一些喜事,而宫中的喜事,子嗣之外,就该是皇帝迎新人。

但养心殿中一直没有动静,华嬷嬷受太后所托打探皇帝的意思,皇帝似乎暂没有纳新人的想法,毕竟后宫初立不过三四年,旧时身边的人尚未好生看看这紫禁城的风光,早早纳新人来,怕要寒了人心。

华嬷嬷与太后道:“皇上到底是念旧的。”

太后却叹:“但他也不能不为子嗣着想,这话听来无情,可帝王家何曾有情?”

话如此,太后最担心的便是皇后,她如今膝下只有一个公主,倘或皇子上再无所出,将来的路不好走。太后是眼睁睁看着先帝孝敬皇后如何度过失去儿子的余生,她自以为安颐,很难再遇到一个如自己对待孝敬皇后那般,真心对待安颐的姐妹。

这边厢,皇后宫里的宝珍,尚未有处决,本该照规矩去办,到底是皇后宫里的人,上头且吩咐小事化了,就由着长春宫扣押,一直无人来带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