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宫之令妃传(119)

红颜上前行礼,才听二人说,他们来瀛台也有一年了,这里地方虽小,一切规矩礼仪并不比紫禁城里差,只是人少是非少,打理起来更容易。方才前头有人来禀告,说管事的太监病倒了,两位太妃商议,往后瀛台里大小事务,都有红颜来操持,包括紫禁城来的各种人的请安,文武大臣的请安,都有红颜去应对。

温惠太妃笑道:“我年轻时,随德妃娘娘操持六宫的事,那时候娘娘要照顾患病的皇上,自己也有了年纪一些事力不从心,我便从旁搭把手。懂得虽不多,但还能教你一些,红颜你就慢慢学吧。”

寿祺太妃笑悠悠道:“你显然不是能享清福的命,哪里像我,一辈子不用为任何事操心。”

玉芝嬷嬷将瀛台大小事务的账册全部交给了红颜,让她自己先琢磨琢磨,红颜不明白为什么突然要她来管这些事,只等玉芝嬷嬷送温惠太妃回去,她才被寿祺太妃叫到身边,含笑问道:“今天皇帝来过了是不是?”

红颜抿着唇,双颊飘起红晕,渐渐地连耳朵脖子都红了,眼中秋波盈盈,小心地点头道:“太妃娘娘……您别怪皇上。”

太妃眯眼笑着,轻声问:“你是不是一直都很想见他?”

红颜恨不得把脸埋起来,可是又想好好回应太妃的询问,盯着一张红透了地脸颊:“臣妾每一天都想念皇上,虽然不是隔着千山万水,可知道兴许是一辈子的分别,心里就不好受。可是臣妾也心甘情愿跟在您身边照顾您,红颜是真心的。”

“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太妃从不怀疑红颜的真心,但是她道,“以色侍人不能长久,你那么美,在旁人眼中皇帝就是被美色所迷惑。即便弘历不单单是喜欢你的模样,可你不能只有这张脸和这副心肠。你没有家世背景,没有真才实学,就算岁月老去弘历也依旧喜欢你,可未来你在他身边的日子,终日无所事事,你将无法理解一个帝王的辛苦和江山天下之重,你总有一天会被其他人比下去,不是弘历不要你了,到时候是你自己先觉得配不上他。”

红颜很认真地听着,显然太妃在为她的将来打算,而这些话,都是意味着她魏红颜总有一天要重新回到紫禁城,可她内心何尝不是这样期盼,但她不是想回紫禁城,她只是想回到皇帝身边。

“慢慢来,如今六宫之中,只有娴妃能为皇后做些什么,将来你回去,若是能帮上一二,不仅仅是帮皇帝,也是对皇后极大的相助。”太妃郑重其事地对红颜说,“我不知道你和皇后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了,可你注定不会得到太后喜欢,你不能再与皇后对立,我相信以皇后的性子,她还会选择继续信任你。红颜啊,你想回到皇上身边,就不能白来瀛台一遭,我并不是带你来避难的,从决定出走的一刻起,就希望你能有回去的一天。”

“娘娘……”

“可我担心弘历多情寡义,他真把你忘了怎么办?果然我自己带大的孩子不会看错,他是风流多情,可认准的事认定的人,到底不会轻易放开,到底是把他盼来了。”太妃似乎早就有算计,且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展着,她挽着红颜的手道,“孩子,我能帮你,大抵也就这几年了,你自己要好好珍惜。”

紫禁城里,因十月的太后大寿,今秋重阳也未举办晚宴,皇帝在宁寿宫请安后,回养心殿处理一些政务,傍晚时分就转去长春宫,这会儿正摆晚膳,千雅喜滋滋地来说:“恭喜皇后娘娘,傅恒大人家的福晋生下小公子,大人派人进宫报喜了,母子平安呢。”

皇后一颗心落回肚子里,默默念了声佛,睁眼见弘历微微含笑,她嗔道:“皇上要给臣妾的侄儿,赏些什么?”

弘历笑道:“你要什么都成,你的侄儿也是朕的侄儿,这孩子倒是挑了个好日子。”

皇后看他一眼,打发宫人下去,独自伺候在膳桌旁,为皇帝布菜后,小声问:“皇上是觉得重阳节的日子好,还是红颜的生日好?”

弘历一怔,筷子举在手里没动,见皇后悠闲自若地去远处一品热锅子里涮羊肉,他才道:“朕今天,去了趟……”

“别说了,叫人听见。”皇后却拦下,将羊肉送到皇帝面前,嗔笑,“你心里想什么,我还会不知道?只是别张扬,叫人传出去,好容易在那清净的地方,又给她招惹不是。这一年我也想好了,哪怕到那天你把人忘记了,我也会去把红颜接回来,退一步说,也要把温惠太妃接回来。这件事儿你若信得过我,到时候就交给我,由我来出面,皇额娘那儿也由我去交代。”

弘历怔怔地看着皇后,皇后指了指碗里的食物:“凉了,别糟蹋了。”

“安颐,朕却从未做过什么,能让你高兴的事。”弘历满面愧疚,他知道妻子是真心的,可是这真心的背后,必然是她的无奈和悲伤,她只是一心一意成全自己。当年的错早已经过去,也许正是皇后的错,才有了后来与红颜的两情相悦。

“一年前的事,也不知你查没有查,必定是不能让太后失了颜面,查明白了也就是太后冤枉红颜,是不是?”

皇后什么都看得透,又为弘历盛一碗汤,云淡风轻地说着残酷地话:“但不可否认,这宫里有人不安份了呢,如今有了五阿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小阿哥小公主,纵然我无能,我也盼着皇上子嗣兴旺。但是皇上也要保护我,不能让任何人动摇我伤害我。”

“谁敢伤你?”弘历眼中有杀气,这是他的真心,孝顺如他,却因为妻子而对母亲另有了看法,为了皇后连太后的地位都可以动摇,何况别人。

“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皇后道,“我嫁给你之前,家人就再三教导,历朝历代没有那一代的后宫是太平的,我要有绝对的驭人之术,可我还是希望,因为有你,我能高枕无忧。”

弘历道:“朕此生辜负你太多,可也只有朕能伤你,别人若有邪念,朕定斩不饶。”

皇后傲人一笑,将一切握在手中:“那也不必那么激进,后宫一些是非,也并不都是坏事,这世上有恶人才会有好人,全天下若都是好人,又该如何定义一个‘好’字?弘历,只要你心里有我,就足够了”

------------

第145章 寿宴(还有更新

皇帝心有愧疚,妻子能提出什么要求,他反而安心,却不知对皇后而言,是心中淡淡的悲哀。

曾经的富察安颐,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如今的皇后,失去了昔日最完美的光环,光芒万丈的她,身上多了一处阴暗面,而那阴暗面正不断地扩大,甚至有一天会将她吞噬。

霜降虫鸣,重阳节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十月,是二阿哥故世的季节,亦是皇太后的圣寿,一年一年为了二阿哥之故,皇帝一直没能好好尽孝,今年趁母亲五十大寿,为她办下隆重的庆贺盛典。

减税大赦造福于民的事自不必说,宫廷夜宴,更是四方来朝八方来贺,金银器皿、翠玉杯盏,珊瑚珍珠堆成的寿山光辉夺目,一场寿宴耗费千万银两,只为皇帝一份孝心。

康熙爷在位时,对孝庄太后及嫡母亦是孝顺有道,但彼时大清初定不久,内乱外扰不断,纵然皇帝有心,也曾举办寿宴,但孝庄皇后绝不会让孙儿如此破费。先帝则因继位不久生母便故世,养母和嫡母更是早逝,于几位太妃做如此奢华之事,她们也不敢生受,当今皇太后这一场寿宴,才真正是将皇室尊贵推向了鼎盛。

承恩赴宴的贵族大臣不少,但真正能到御前露脸的屈指可数,太后高坐上首,也没有精力见每一个人,大多是聚拢了在座下叩首贺寿,就一同离去。反是太后看见什么人,会将他们留下说几句话,亦是莫大的光荣。

自然如太后娘家的族人,皇后娘家的族人,都会被邀请到御前敬酒说话,这会子是皇后的族人前来,富察家枝繁叶茂,一家子人就能把大殿挤得满满当当,太后和蔼可亲,与几位福晋说过话,就把傅恒小两口叫到跟前。

纳兰如茵在重阳节上为富察家生下大胖儿子,到太后寿宴正好出月子,此刻还带着几分孕中的丰腴,可因原本就瘦弱,瞧着刚刚好。

太后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这样瞧着才有富贵相,从前太瘦了,往后傅恒加官进爵,家宅越来越大,你里里外外一个人操持,不容易。原本你们一家子住在一起,妯娌之间能有个照应,我倒是觉得傅恒自立门户靠自己不是坏事,就是将来家业大了,他在外头一个劲儿地为国为民,把你留在家里辛苦,也不见得会心疼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