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懒得母亲劝肖澜的父亲离开,他不同意,得要留在医院,要找什么杨教授要说法。
阿杰离开病房的时候,不忍劝几句,“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们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吗?”
“关你什么事,”肖澜的父亲一肚子窝火,没处撒,正遇到阿杰,他立即冲上前去。
一把将阿杰差点推到,阿杰后退几步,也来了脾气,没什么好言语,“你再闹,就等着领你女儿的病危通知单吧!”
“领就领,人死了也是你们治死的,”肖澜的父亲作势一拳就要向阿杰抡过去。
幸好阿杰年轻,反应快,及时避开。
肖澜的父亲又想扑上去,一个身影一把拉开阿杰,肖澜的父亲扑了空,差点摔倒。
“你——”肖澜的父亲正要张口大骂,抬眼却看到一个中年男人。
他慈眉善目,一副与人为善的笑容,让人的怒火顿时消失。
“你是谁?”肖澜的父亲态度极不好的问。
“我是他的老师,”杨教授转身看了看身后的阿杰,“阿杰,年轻没错,年轻可不能气盛,你是个医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对患者家属生气,更不能动手。”
肖澜的父亲看杨教授人和善,也没了嚣张的气焰。
“你女儿那天呼吸困难,就是我用水果刀给她做了气管插管,你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杨教授态度谦和,属于他的中年男人的低沉之音,如同一汪清泉,浇灭了剑拔弩张的火焰。
肖澜父亲一听,眼前之人就是杨大夫,立即觉得自己占了理,上来就理论,“谁让你给我女儿做那个的,还让她住了最贵的病房。”
杨教授和蔼的笑几声,“你不是想知道为什么吗?正好,今天也巧了。”
他转身招呼了身后的一拨人过来。
在制止阿杰之前,和杨教授一起来的还有一拨人。
他们有的穿着朴素,有的拿着话筒,有的还举着摄像机。
杨教授开口,“说来也巧,上个月我也救了和你女儿一样的一个病人,当时也在病房,也是用水果刀。”
事实上,杨教授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直接割开病人的喉咙,给人做气管插管已经有三次了。
只见杨教授当着摄像机,说了自己上一次在病房给人做气管插管的经历。
他说,做完后,他到卫生间漱口的时候,吐出来的都是血,在那之后的一个小时里,他都没敢咽唾沫。
不到20分钟,那个患者就走了一回生死线。虽然整个过程非常紧张,但是他当时已经昏死过去,对这些一无所知。没打麻药的情况下,喉咙被别人割了一个口子,他也是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
如果再按照常规,拿着手术刀一步一步进行,那什么都来不及了,病人就会死过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用刀或者不管什么利器,切开病人的环甲膜。
在场的人都震撼了。
他在摄像机前,很淡定的讲述着这一切。
一边,衣着朴素的病人也激动的接着杨教授的话讲。
手术之后他恢复的很快,他一直想当面感谢自己的救命恩人,直到手术后的第三天,他才亲眼见到了杨宗贵大夫。
当他醒来时。
他的妻子说:老公你认识他不?他就是救你一命的杨大夫。
杨教授:挺好的,现在他的反应都非常好。
患者说:我当天这是活了,如果我当天要是救不活的话,那杨教授担的风险肯定是不小的。
患者说的太对了,杨宗贵的做法确实是太冒险了。
而且那天他根本就不值班,如果不冒这个风险旁人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来。
其实,医生的工作压力其实非常大,因为你每天面对的都是人命关天的事,而且最怕的就是出现医疗事故。这么说来,杨宗贵用水果刀给病人做手术,万一人救不活的话,这事恐怕就麻烦了。
杨教授对着镜头说:“当时想不到这些,以后才想到。一些医生和朋友们说,当时你要是救不过来,这个病人可能就缠在你身上了。这又不是你值班,这不是自己找事么?但是当时作为一个医生,这种想法没有,我觉得每一个医生都会那样做。他们也说了,你拿这么个刀救人,要是救不活,患者家属不告你么?后来想一想,告的话也没办法。
我的爱人也是一名医生,她知道我割喉救人的事情后也很担心。
我爱人问我:我说那要是患者死了,家属和你打官司呢,我说那我就得认了。当时我就没想那么多,根本就没有机会想那么多事。”
在场人听的热泪盈眶。
一个记者甚至留下泪水,她接着杨教授的话,对在场人,也对镜头说:杨宗贵教授说的朴实,没有豪言壮语,可是说出来让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这就是医德,真正体现出了一名优秀医生的责任感。
记者又问:“当时您就一点也不怕吗?毕竟是用刀割喉咙的事。”
杨教授说:“这种情况作为医生,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什么问题,还会这样做的。耳鼻喉科医生对这块解剖非常非常熟悉,心里也非常有把握去进行这个操作。”
记者不禁感叹:“您可真是艺高人胆大。我听说你给患者喉咙上割开的口子只有6毫米。”
用一把水果刀就能切的这么精准,实在不简单。
患者家属又过来补充:“当时王大夫在那种情况下紧急处置,我觉得非常让人敬佩,这个大夫的医德非常好,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对病人做的处置,我觉得医术也是非常高超的。”
当着镜头,大家越说越激动,看来对这样惊心动魄的事,在场人都记忆犹新。
肖澜的父亲看到患者、患者家属,还有记者都对杨教授赞誉有加,他顿时没了气焰。
退出人群中间,躲去了人群后面。
杨教授看见肖澜父亲的样子,不禁一笑,“先生,我从医15年,在病房里遇到这种事就三次,在手术室数不胜数,从第一例到现在,没有一个患者因为这件事和我闹过,大家都知道这是保命的大事,也都保持包容的态度。”
“看到那面墙上的锦旗了吗?”杨教授指着护士站旁边的一面墙说:“那是我们整个耳鼻喉科室最大的动力。”
秦苒抬眼望去,之间一面墙都是红彤彤一片,全是锦旗。
肖澜的父亲臊的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一句话也说不出。
“至于你说的最贵的病房,的确ICU是最贵的病房,一天几千都算少的,但你有没有去看过咱们ICU的护士,”杨教授语重心长,“她们三班倒,没有周六周日,有些都30岁了还没谈过对象,我女儿就是ICU的护士,作为一个父亲,看着她每次值夜班回来都要睡半天,连饭都不吃,只顾着睡觉,我心疼啊。”
一边的凌佳然早已泪流满面,“杨老师一家人都奉献给了医院,还要被人这样不理解,我好难受,”凌佳然看向秦苒,“苒苒,我觉得我们一开始学医,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第51章 女人——武器
秦苒没想到,凌佳然竟然会联想到这个问题。
事实上,她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然而至今都不得结果。
大家散后,肖澜的父亲没再闹,负气的离开,只留下句话说:肖澜的医药费他是不会付的。
之后便离开了,带着肖澜的母亲一起。
不过肖澜的母亲临走时,偷偷往秦苒手里塞了一千块钱,她用眼神示意惊讶的秦苒不要做声。
秦苒点点头,收下钱后,目送他们离开。
这样一场闹剧在肖澜父母离开后终止。
当天下午,肖澜的病情没有恶化,而是渐渐好转,秦苒放心不少。
这样一来ICU也不用去了。
然而她回到泌尿外科的时候,并没有见到钟致丞回来。
她一眼看到医生办公室的纪康,立即追上前去,“纪康,钟致——钟老师怎么没回来?”
纪康看到她原本就想躲,然而没躲开,支支吾吾说:“可能——回家了吧。”
“回家?”怎么可能?秦苒不信,“这还不是下班时间。”
“我——我不知道,”说完,他像躲瘟疫一般闪开秦苒,跑出了医生办公室。
秦苒赶紧追出去,纪康早已不知所踪。
她拿起手机给钟致丞打了电话,一直提示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