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沉吟道:“也不知是谁,和咱们荣国府有如此大的仇恨。”
先前没细想,但现在想想,宝玉被拐时已经将近十岁,且不说模样已经长开,只要是见过宝玉的人,再见到他,自然会认得出来;而且宝玉也是个记事的孩子,像这样的孩子是养不熟的。
故意把孩子往那种见不得人的地方卖去,做着送往迎来的生意,只怕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恶心他们荣国府。
也不知道他们荣国府何时得罪了这么一个人,竟然用起这种下作手段,而且还把气出在孩子身上了。
林如海也沉默了许久,贾赦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想到了,而且想的比贾赦还要更深一层,可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荣国府是得罪了何人?会用如此狠毒的手段!?
林如海最后叹道:“早晚会知道的。”
宝玉毕竟入过小倌馆,金陵又是富庶之地,这事早晚暪不过人,只要那人露了头,他们再顺藤摸瓜,总会找到那人的。
不只是林如海和贾赦,就连黛玉也跟着好奇起来了。
朝堂上自有规矩,所谓祸不及妻儿,除了抄家之外,一般而言,大伙都有一定的默契不对妇人孩子下手,究竟是什么人会不管这不成文的规矩对个孩子下手了?还是……什么深仇大恨?
莫名的,黛玉一瞬间竟然浮起了王子腾的脸。
黛玉失笑,摇了摇头直接把这个可能性抛到脑后,王子腾虽然够狠够毒,不过宝玉怎么说都是他的亲侄子,以王子腾的性子,不会对宝玉下手……吧?
且不说对幕后之人的忌讳,一过了午后,贾赦便迫不及待的拉着薛二爷出门了,那知道两人还未走到门口,便见到贾雨村得意洋洋的带了好些官差与士兵过来。
只见黑鸦鸦的少说也有数十名官差与士兵,人人腰挂长刀,气势凶狠,一瞧便知道来者不善。
薛远微微皱眉,拱了拱手,陪笑道:“贾大人这是何意?”
以贾雨村的身份,带上一两个官差开路陪行算不得什么,不过带上这么多人……就分明是来找碴的了。
“薛二爷。”贾雨村皮笑肉不笑的拱了拱手,“我这也是没办法的,有人密告贵府窝藏逃犯,在下自然得来查上一查。”
他瞧向薛远身边的贾赦,笑道:“不知这位是……?”
贾赦冷傲的冷哼一声,“老夫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
“普通人!?”贾赦这桀骜不驯的态度越发让贾雨村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
这薛家可是金陵里数一数二的富豪,除了是皇商之外,还有不少人说的隐隐绰绰的说着薛家靠着海盗发家,这薛二爷也是个海盗头子。
虽不知真假,但这要是真的……
想到能从薛家身上咬下一块肉,贾雨村的眼眸间流露出一丝贪婪之色,他狞笑道:“是普通人还是海盗,可真真不好说了。”
且不说这薛家本就不干净,既使是假的,他也想要办法打成真的。
有着南安郡王撑腰,贾雨村无所畏惧。
“来人!”贾雨村喝道:“搜查薛家,把这人给我拿下!”
薛远心下一沉,连忙阻止,不过贾雨村这次是狠下心来,说什么都要薛家好好的出一次血,当下,一群官差如狼似虎的闯进了薛家,把薛家翻了个底朝天。
不只是身处内院的薛王氏和薛宝钗、薛蟠母子三人被官差给请了出来,就连本在客院中休息的平康帝等人也被惊动到了。
平康帝冷着一张脸,不客气的直接让夏德全把人给打出去。
活了一辈子,还是头一回被人当成贼,那怕在落难之中,他也着实不能忍啊!
贾雨村远远的瞧了一眼‘强人’,顿时呆住了,“太……太上皇!?”
一瞬间,贾雨村顿时懵住了,如仙不是说了这薛家里有海贼聚集商量大事,怎么是太上皇呢?
第140章 叔王遗人
无论是平康帝还是贾赦,都没有把贾雨村当一回事,不过……那是在正常情况下,而如今……正好很不幸的处在不正常的情况之下。
随着贾雨村发现他们的行踪,果然引来了南安老郡王。
南安老郡王不客气的带兵直接把薛家给包围了起来,整整一整队的军队将薛家团团包围,连只苍蝇都出不去。
南安老郡王带着少数心腹进了薛家,他瞧着脸色灰白的平康帝,心中说不出的快意,随意的拱拱手道:“老臣见过太上皇。”
“南安!”夏德全喝斥道:“你竟然敢犯上作乱,不怕诛九族吗?”
南安老郡王冷笑,“夏大人,枉我一向都认为你是个聪明人,都到了这种时候了,再跟我谈什么九族之事,不觉晚了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既然已经做下,就不可能后悔。
平康帝冷声道:“那怕你握有江南一带的军权,但要和整个大晋朝相比,终究是不如,朕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事!?”
故然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南安老郡王这样做,不过是自寻死路,南安虽有军权,但大部份是水军,不长于陆战,更别提这些年来他也没少削减南安手里的军权,以南安现下的军力,要造反还着实不够看了。
况且徒明炆已然继位,即使他死在此处,与大晋朝也无碍,只是可惜了磊哥儿这个孩子。
在新帝已立,军力不足的情况下,此仗还未开打,平康帝便已看见结局,亏南安还自负自己是个聪明人,但平康帝着实不明白,南安为何要自寻死路。
“不错!”南安老郡王点头道:“真要造反,我这点子军力还不够看的。”
南安老郡王倒真没什么造反之意,真要造反,他几十年前就做了,不会等到现在,他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让整个大晋朝乱!
“不过……”南安老郡王混浊的眼眸精光一闪,“江南一地便占了全国七成的粮食,要是江南乱起,江南断粮,到了那时……大晋朝还能是大晋朝吗?”
一但大战,江南一地大伤,没个几年是缓不过来的,可全大晋上下的人民,能够挨得了多久的饿?
到了那时,不必他出手,大晋自乱!
平康帝眼眸微缩,厉声道:“你这是在玩火!”
“玩火!?”南安老郡王放声大笑,他声音微低,“当年王爷要是听我的劝,这王位那会轮到你!”
和林如海他爹不同,当年叔王起事之时,南安可是有掺上一脚的,本来他是建议直接在江南搞风搞雨,只要江南一乱,大晋也势必会跟着乱,到那时他们再起事,必定能事半功倍。
但王爷不忍心让江南百姓受苦,便阻止了他的建议,直接在京城起事,结果事败被杀。
一想到这事,南安又是心疼,又是气恼,心疼王爷太过良善,不够狠决,也恨自己不够勇敢,不敢跟着王爷起事。
南安冷声道:“我真真不明白先帝,王爷样样比你强,为什么先帝偏偏要传位给你,而非王爷,瞧瞧你手上的大晋!只知内斗,不是跟兄弟斗,就是跟儿子斗,要是王爷继位,绝对不会像你这么糊涂!”
更可笑的是平康帝竟然隔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当年江淮水灾是他做的手脚,这一门子心思全都用在对付自己的儿子了。
平康帝脸色微白,整个人气的直打颤,“你……你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南安都一把年纪了,和他一般可说是风烛残年,甚至比他还大上几岁,随时都会走,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这可与当年叔王叛乱之时不同,当时无人得知叔王的真实身份,还道他是皇室中人,再加上叔文在大晋朝中一直有着贤良之名,这才有着几分机会。
但南安老郡王非皇族中人不说,再则他年纪老迈,即使得了皇位也坐不了几日,其膝下独子更是出了名的纨,标准的扶不起来的阿斗。
平康帝着实想不明白,南安老郡王为什么临老还要搞事?既使他不怕死,难道他不怕祸延子孙吗?
“既使你不怕死,别忘了你妻子与孙女还在京城。”
将在外,家眷留京已经是习俗,南安老郡王虽然带着儿子留在江南一带做他的土霸王,但其母亲南安老太妃、南安太妃,甚至是小郡主都还在京中,南安老郡王要是真造反了,南安家的女眷必先遭累。
南安老郡王冷声道:“她们也享了多年的福了,也享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