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个崽(208)

为何这些蔬菜他们都没吃过,难不成是府里的采买都没买?

这些都是安觅从她二哥给搜刮的种子里找出来生长周期短的蔬菜,二哥也考虑到古代的环境,都是能留种的。

“魏卿,这些菜朕未曾听说过。”承光帝自然不会认为宫里负责采买的没有买。

“回皇上,这些菜是臣上个月初刚播种种出来的。”魏景和道。

“上个月种下,现在就能吃?魏侍郎,本王最近对农事颇有心得,若是种菜这般容易,我大虞百姓也都富裕起来了。”勤王道。

“那是王爷没碰上,不代表没有。”魏景和淡淡地说。

勤王冷笑,“这么说来,魏侍郎这菜还是天底下独一份了?”

承光帝一点也不想听勤王愤愤不平,他问,“这菜似乎不是大虞原有。”

魏景和作揖,“回皇上,这是内子带来的。”

众人:……突然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了呢。

这魏侍郎到底是什么运道?他们也想要这样一位贤内助。

承光帝的目光落在安觅身上,“魏夫人且说说。”

这也是魏景和让安觅跟着一块献礼的原因。

安觅福了一礼,清柔悦耳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回皇上,臣妇当初因为放心不下孩子,半路折回的路上发生意外,只剩臣妇一人,幸而得遇一金发绿眼之人。他身上就带着这些种子,臣妇亦不知他哪来的。前些日子玻璃意外造出来,臣妇见这些泡过水的种子已经发芽就干脆用玻璃造了间暖房,死马当活马医,将这种子播下去。”

安觅不得不庆幸魏景和给她安了个海外身份,什么都推给海外准没错。

众人:……

为一包发芽的种子造一间玻璃暖房,是不是本末倒置了?也只有魏景和这样唯妻命是从的人才会同意!

楚国的人从魏景和又拿出见都没见过的蔬菜开始就关注着,安觅说话的时候更是竖起耳朵听。

玻璃这两个字眼在他们到大虞后就没少听说。听闻是魏侍郎无意中造出玻璃,而后将作坊送给妻子当聘礼,如今京城里就开了家玻璃专卖铺。

这也叫他们更加断定这魏景和一家三口不简单。

“金发绿眼之人,莫不是妖魔鬼怪?”有人说。

安觅看过去,发现说话的是瑞王。她道,“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与我们不一样的人种,他们说的语言也不一样。”

所有人听了都不由得好奇起来,好奇这世上,在海的那一边竟然还有不一样的人种。

承光帝倒是没想到玻璃还能有如此用处,原来这玻璃在上个月就造出来了,这魏景和倒是真敢。

“好!如此,我大虞的餐桌上又多了几样蔬菜。魏卿送的这礼深得朕心!”承光帝龙心大悦,他一点也不想叫楚国探得海外的丁点消息。

承光帝叫人把菜抬下去清洗了分下去让大家都涮来尝尝,然后目光落在一块和爹娘站出来献礼的小福娃上。

对,承光帝如今真觉得平安是个小福娃。

瞧,此时捧着一束白花站在那里,乖乖巧巧,安安静静,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他,好像就等着他问话似的。

“平安,你也有礼要献给朕?”承光帝放柔声音笑问。

在座的皇后还有妃嫔见了都暗暗吃惊,哪怕是对最小的三皇子,皇上的声音都没这么温柔过。

她们忍不住再次打量那个小孩,上次魏夫人带他一块入宫谢恩,她们也是惊艳于小孩的精致和乖巧,如今再看,只觉得这孩子不单生得好看,还有福气。

因为承光帝,大家的目光又都投向平安。

他手里拿着一小捧雪白的花束,花束枝干枯黄,棕色的壳里包着洁白丰盈的花瓣,像橘子一样,圆圆的,更似一朵朵小白球。

第109章

这是魏景和当初想着连根带叶留起来到时献给皇上看的,魏家就仔细选了最好的留下来,安觅听说后就干脆做成花束让崽崽献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平安看了看爹娘,得到爹娘鼓励的目光,他点头,把花束递出去,用稚嫩的小奶音说,“棉花暖暖的,送给皇上。”

这是承光帝收到的最真挚最朴实的祝语,他相信这话是孩子自己说的,没人教。

长这么大,从太子到皇帝,还从来没有人说给他送温暖,没想到如今坐在这九五之尊的位子上还会被一个孩子戳中了内心的柔软之地。

承光帝忍不住起身亲自下去接过那束花,这可把大殿上的人给惊得。这小孩何德何能,竟能叫皇上亲下御座接礼!

承光帝原本也只是因为这孩子的一片赤诚,等拿到花,见这花束包得层次分明,就连枯枝败叶都有种别样的美。等凑近了看,他才发现这花好像不是花。

他用手捏了捏,软软的,还捏到里面还有硬邦邦的小颗粒。

承光帝看了平安一眼,把壳剥开,掏出花团,每瓣花团里有五至六颗种子。

等手心里填满花,揉了揉,他发现手心有点暖!

暖!

承光帝瞠目,这孩子送给他的当真是暖,能叫天下百姓都暖暖的暖!

“来,告诉朕,你为何叫这个做棉花?”承光帝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问平安。

“因为软绵绵的,就是棉呀。”平安还伸手戳了戳花束上的棉花。

承光帝觉得说得还真对,可不就是软绵绵吗。

他看向魏景和,“魏卿,你同朕说说这花。”

魏景和拱手,“回皇上,臣把它叫做棉花,当年内子带平安回来时带了张被子,去年搬家时,家母见那床被子里头都打结不成样了就打算将其拆开扔掉,哪知里头竟会有种子。家母取出来种在庄子上,因为也不知这种子还种不种得成,种出来又是什么样的,臣就未曾上报。”

镇国公的位子在前头,听说平安献上的是棉花,战老夫人就了然了。

魏家送年礼的时候就有给怀远的羽绒服,棉衣棉被,可以说,因为魏家的信任,他们早一步得知这御寒物的存在,当时老国公不知该有多激动,棉花一推广开来,大力种植,往后边关苦寒之地的将士也能穿上暖和的棉衣御寒了。

他们都知道这又是一大功劳,献上是迟早的事,所以都没有声张,这也代表着魏家对他们的信任。

怀远听到魏叔叔这么说,眨眨眼。

魏奶奶今年不单给他做了去年答应给他做的羽绒服,还给他做了棉衣和棉被,原来这是要给皇上的。

承光帝忽然想起去年怀远入宫时曾跟皇子们说过一嘴平安家有棉被,说的应该就是那一张?

这是魏景和和安觅商量好的说法,他们既然敢拿棉花来送礼,自然没想过要瞒住承光帝今年种出棉花的事,那么只能在去年就已经发现了种子,而没有什么比推到她身上更合适的了。

“皇上,魏侍郎是说这花可做棉被?”右相激动地问。

原以为这只是一束普通的花,小孩拿来儿戏的,万没想到又是一利国利民之物!

能当棉被就意味着能取暖,如今大虞有红薯,听闻年后还要昭告天下那个叫土豆和玉米的两样农作物,如此一来,百姓不愁饿肚子了,若是又有了这个叫棉花的御寒,若能广泛种植,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就不只是夸夸其谈!

都是见识过几年天灾的人,也见过大虞如何摇摇欲坠,哪怕再有私心的臣子,听到即将能看到一个叫大虞百姓吃饱穿暖的太平盛世,很难不热血沸腾。

承光帝见大家都盯着手上的花看,让周善传下去叫他们一同瞧瞧。

大家都知道这棉花的可贵,看得可小心翼翼了,有的文官拿着这束花爱不释手,还当场作了诗。

除了御寒外,这花单欣赏也不错,原来这世上干枯的花和枯枝败叶也能这么美。

楚国使臣也有幸欣赏了把,原来这就是有大福运之人,随随便便一束花都是利国利民之物。

“国师,如此说来,这功劳应该算谁的?”楚国二皇子看向那一家三口,能叫御寒的农作物啊,若是这福星当初落在楚国,不出十年,楚国也能强盛过大虞吧?

楚国二皇子真是悔极了当初派来抓人的人为何不将错就错把这孩子带回楚国。

可惜了。

楚国国师看了眼,轻声呢喃,“原来如此,福运相连。”

魏景和又从箩筐里拿出一副手套来,“皇上可戴上试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