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在1972(79)

等回了屋,吃了一顿热乎饺子,苏慧兰就开始整理那些钱、票,准备把它们单独收起来,然后放到空间里,等过完元宵节就寄回去。

这一大把钱和票当中,钱约莫有个十来块,大部分都是花花绿绿的票,有粮票、油票、肉票、糖票、棉鞋票、布票,副食品票,总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齐全的很!

最让她无语的是,里面竟然还有两张月经带票!

她一度差点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后来还是苏奶奶看她举着那两张票半天没动静,忍不住问了一嘴。

结果听完孙女一说,老太太就直拍大腿:“唉呀妈呀,奶咋把这事给忘了!你这过完年都十六了,奶估摸着你也快该来了!这东西是得提前准备上了!”

然后就一脸高兴的跟孙女商量:“兰啊,你看还是人家想的周全!奶琢磨着别的票咱不拿,但这东西还真缺的慌,要不咱就收了吧?实在不行,咱到时候塞点别的票顶上!”

苏慧兰有点懵,不是,她奶难道不觉得两个大男人兜里装着这东西有点不对劲儿吗?

她就问她奶,苏奶奶听完就笑了:“傻丫头,咱东北都是女人当家,哪个男人兜里能揣着这么多票?这一看就是两个干部家里的媳妇给准备的!俺估摸着兴许是人家两位家属知道了咱家这情况,有心放里头的,齐书记和孙社长也没看,就囫囵着一把都给咱了?”

苏慧兰顺嘴问道:“奶奶,您觉着两位领导给咱这么多票是为了想照顾咱家?”

苏奶奶叹了口气:“俺就是这么猜的!这事其实也不是一回了,七一年春天咱这儿林场刚改公社那会儿,有两个干事,哦、也是解放军,下来大队了解情况!”

“你五爷爷和志国大伯为了照顾咱们,特地把人领到咱家,人家一听说你大伯家里的情况,明明就吃了一碗苞米面粥和两个烤土豆,人家就给俺留下了两块钱和三斤的粮票!”

“那苞米面才九分钱一斤,两个土豆都不值一分钱,两块钱那能买多少粮食啊!奶知道,咱是碰上好人了!可那时候你大伯家的债还没还清,日子过得苦,奶仗着一张老脸就把钱收下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兰啊,你成了正式的老师,你大伯家去年上秋也把钱还清了,咱就不能再仗着别人好心拿这些钱和票了。”

苏慧兰听罢点了点头,原来奶奶当年也得到过公社领导的帮助,虽然苏慧兰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猜测,觉着可能是干部们想给予一定帮助,不过……

她看了眼桌上被她整理好的那一摞子票证,即便是出于想对她家提供帮助,这个数目也实在太多了!况且,他们家如今在队里已经不算最困难的了。

苏慧兰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那边苏奶奶却已经拿起那两张月经带票喜不自禁道:“不是奶眼皮子浅,奶在商店看着过,人家卖现成的那就是比咱自己做的板正,料子也精细!回头奶就用布票给这两张票换下来……”

说完,又忍不住问苏慧兰:“对了,你说咱直接把这两张票换下来是不是不好啊?俺估摸着他们可能自己心里也没数,但是不说又好像占人家便宜似的……兰啊,要不然你寄信的时候捎带脚提一嘴?”

苏慧兰:“……”

苏奶奶这头惦记着想留下两张月经带票,却又有些不好意思,陷入为难,却不知另一边的孙社长头也大了!

他从下面大队回来,进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厨房里,端出自家媳妇给他留的饺子,一口一个狼吞虎咽!

可没想到不一会儿,他媳妇就跑到厨房把他给堵在门口,上来就问:“老孙,咱屋里我放写字台抽屉里那些票呢?”

孙社长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儿心虚,嘴里的饺子都不香了,最后抹了抹嘴,佯装一脸无所谓道:“哦,我拿去用了!咋的,有啥事啊!”

媳妇忙催问:“用到哪儿了?”

孙社长脖子一梗,眼珠子一瞪:“老子爱用哪儿、用哪儿!还得啥事都跟你汇报是咋的?李翠同志,作为公社领导的爱人,你别这么抠搜的,要注意提高思想觉悟!”

媳妇气的直跺脚:“孙大鹏,你说啥呢,我是那种人吗!平时你拿咱家东西给这个、给那个,我啥时候说过一个‘不’字!就是有啥事,你能不能先提前跟我说一声!”

“今天你拿走的那些票里有两张月经带票,是人邻居王大娘托我给她孙女好不容易换到的!”

“啥!”

孙社长一听就傻了,呆呆的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喃喃道:“个败家娘儿们,老子让你坑死了,这票往一块儿放干啥,我这成啥人了!”

他媳妇可没心思听他发愁,还在抱怨道:“你知不知道,这票又多难弄到!咱们林场里只有拿了‘先进’的妇女同志,年底才能按奖励得两张这个票!就说王大娘他们家,人就为这点事都等了半个多月了,前儿你们爷儿们还吃了人家一大碗豆面卷子!你们吃的倒是香,可回头叫我拿啥给人家!”

这话倒把孙社长听住了!

他是主抓林场这边采伐和运输木料的,平时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小事还真没在意过!

忍不住脱口问了句:“那你们平时用啥!”说完还下意识往自家媳妇腹部以下、大腿以上的位置看了眼。

这句话加上这一眼直接把他媳妇弄的愣住了,等反应过来立时闹了个大红脸,上去对着他后背就是一顿捶,边捶、边骂:

“孙大鹏,你瞅啥呢!你个不要脸的!让你瞅、让你瞅!”

孙社长坐在那儿,乖乖任自家媳妇捶着,心里木木的想着:这东西听着挺不好弄的,说不定还能有点用处?……他要不就假装不知道吧……反正他以前是没脸皮,现在是脸贼厚,他就当、就当没这回事好了……

苏慧兰一点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凑巧的事有那么多,初一那天她奶还跟她念叨要留下两张月经带票,没想到初三晚上她就来月经了!

初三下了场大雪,下午大伯和二哥来帮她们扫院子,她也跟着一起干了点活儿,结果扫完雪回屋就觉着小腹一坠一坠的难受,她起先也没当回事,等晚上上炕的时候,才发现裤子弄脏了!

苏奶奶紧张坏了,不准她下炕,又给她熬了一大锅红糖姜汤,连夜帮她赶做了两条月经带。

“兰兰啊,这俩先对付着用,明儿一早奶去给你买月经带去!”

苏慧兰自然不肯:“奶,算了,都一样用!这今天才下了这么大的雪,道肯定不好走!等过几天我好了,咱再去!”

一说到雪,苏奶奶又愁上了,开始“数落”苏慧兰:“你说你这孩子,那自己要来事咋不知道呢!还跟你大伯他们在外头冻了一下午!这姑娘家第一回 来事情,可一定要注意了,要是着一点凉气,那以后就要遭大罪了!”

老太太说着,又赶忙下地端了一大碗红糖姜汤:“再喝一碗,一定得把这股寒气赶走!”

苏慧兰无奈:“奶奶,我不刚喝完一碗吗?这再喝今晚还不得尿炕!”

苏奶奶却不依:“尿炕也得喝!听话,现在多喝点,那总比以后遭罪强”

苏慧兰没办法,只好接过大碗,咕咚咕咚喝光了。

这一晚,苏奶奶一直没怎么睡,到后半夜还起来生了一炉子火,就怕屋里太冷冻着了孙女。

可能是昨晚那一大锅红糖姜汤起效了,苏慧兰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神清气爽,小肚子也没那么难受了,就想起来给苏奶奶帮忙做饭。

谁知苏奶奶说啥也不让她动弹,非让她接着在炕上烙着,把饭菜都给直接端到了跟前。

这还不算,老太太囫囵着吃了碗饭就急着去了志国大伯家,问大奶奶讨了一把黄芪回来。

他们这儿黄芪多,大伙儿除了挖回来卖钱,就是拿来泡酒,偶尔也有姑娘、媳妇们自己吃。

“黄芪、生姜、红糖,最好再想法淘弄点红枣,给她炖一锅,叫她连着喝两天,保准下回来啥事没有!”

大奶奶知道了咋回事,就特意嘱咐苏奶奶,然后又让柳枝大娘再拿点红枣,让苏奶奶一并带回去。

苏奶奶没让柳枝大娘动:“家里有点干枣,俺约摸着够用了!”

等把苏奶奶送走了,大奶奶还跟自己儿媳妇感慨:“看看,日子过得多快啊,小闺女一眨眼就成了大姑娘,能嫁人喽,这嫁妆也该置办起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