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为我马前奴(71)

作者:秋色未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遍读下来,方楚楚终于满意了,笑眯眯的,嘴角边又露出两个小梨涡:“嗯,不错,学得挺好,看过去比我是要强一些。”

贺成渊轻轻地咳了一声,问道:“茶壶可以取下来了吗?”

方楚楚懒洋洋地歪在椅子上:“取下来吧,来,给我倒一杯茶,我口渴了。”

贺成渊动作已经十分娴熟了,倒了一杯茶,双手奉上,还不忘安慰方楚楚:“你别担心,我会嘱咐你父亲和大姑,别让你再学什么顶茶杯了,你韵致天然,在我看来,举手投足都是极美的,比那些矫揉做作的女子强多了,何必多此一举。”

方楚楚两只小爪子捧着茶杯,眨巴着眼睛:“可是,连你家的丫鬟都觉得我仪态不美,她们天天嫌弃我,说我这这这也不好、那那那也不对,我真的那么糟糕吗?”

四个宫女腿一软,“噗通”一下,齐齐跪在地上,叩头如捣蒜。

贺成渊沉声唤道:“张熹。”

张熹“嗖”地一下进来,毕恭毕敬地躬身:“殿下有何吩咐。”

贺成渊面无表情地看了看地下的宫女,淡淡地道:“带她们下去,告诉她们什么是规矩,另外换两个懂事的丫头过来伺奉。”

“是。”

侍卫进来,把四个宫女一起拖出去了。

方楚楚蹬鼻子上脸,越发嚣张起来,她瞥了贺成渊一眼:“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你家的规矩太大了,我爹和我大姑才会那么紧张,我现在有点儿后悔了,我可以退亲吗?”

“不能。”贺成渊神色冷肃,“我家的亲事,你要是退了,那是杀头的大罪,万万不可。”

“至于规矩这件事情,好说。”他目光一转,望向张熹,用威严的语气发问:“东宫的规矩是什么?”

张熹恭敬地道:“在这之前,太子殿下的话就是东宫的规矩,在这往后,太子妃殿下的话就是东宫的规矩。”

贺成渊颔首:“说得不错。”

张熹再接再厉:“小人明儿就把这规矩写在牌子上,立在东宫的大门边,让大家把规矩学起来,绝不敢有违分毫。”

贺成渊再颔首:“可。”

张熹谄媚地一笑,利索地告退出去了,还体贴地把门给带上。

贺成渊微微一笑:“你看这样可还行?”

方楚楚惬意地抿了一口茶,终于放他一马:“行叭,那就按这个规矩办,挺好。”

贺成渊不动声色地一点挪过去:“你刚才练了那么久,现在腿疼不疼?肩膀酸不酸?要不要我给你捏捏肩膀捶捶腿?”

这个人不怀好意,偏偏还能端着一幅严肃镇定的模样。方楚楚咬着嘴唇不说话,笑得两眼弯弯的,她的眼睛明媚得仿佛春光一般。

贺成渊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又挪了一点过去:“让我伺候你,捏一捏,如何?”

方楚楚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哼”,算是同意了。

——————————

老半天了,方楚楚和贺成渊还在花厅喝他们的茶,没有出来,方战有点不安,他纠结了一阵子,还是忍不住过去。

刚到花厅外,方战就听见里面传来方楚楚的声音,她好像在叹息、又好像在呻.吟,声音中带着一股慵懒而愉悦的意味。

“啊,好舒服,阿狼,你可太能干了……”

而守在门外的东宫侍卫眼观鼻,鼻观心,宛如泥塑木雕,唯有张熹,看见方战过来,脸上堆起了殷勤的笑容:“方大人。”

方楚楚又发出了软绵绵的声音:“啧,轻点、轻点,太疼了……”

方战的脸都绿了,顾不上礼数,大步过去,推开张熹,一脚踹开厅门,怒吼道:“你们在里头做什么?”

第44章 帝京词19 被你打伤,要解开衣服看……

方楚楚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看过去无辜又可怜:“爹,您怎么了?”

方楚楚和贺成渊都跪坐在罗汉榻上,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规规矩矩、端端正正。方楚楚的小腰板还挺得很直。

贺成渊在给方楚楚捏肩膀, 大约是为了方便, 方楚楚的头发全部挽起来了, 用那根珐琅蝴蝶簪子在头上盘成一个高高的发髻, 露出了她雪白的脖子, 贺成渊的手指搭在她的肩膀上, 方楚楚的脸微微地仰着, 一脸享受的模样, 都要美到天上去了。

这两人已经订下了婚约, 如今这情形, 说起来,似乎没有过分逾越, 却又透着说不出的暧昧。

方战张口结舌,“你、你、你”了半天, 才憋出话来:“方楚楚, 你胆子太大,怎么敢让太子殿下伺候你。”

方楚楚眼睛眨了眨:“哦,爹你的意思,是要我给他捏肩膀才对吗?”

她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阿狼!”

贺成渊心领神会:“那不敢,我伺候楚楚是应该的。”

方战的脸都黑了。

贺成渊见方大人气得不轻,只好遗憾地收回了手,客气地问道:“方大人,我手劲不错,要不要给你也捏一下?”

方战差点跪了, 他惊恐地倒退了几步:“不、不,小人不敢。”

不待贺成渊再说话,方大人果断地转身逃出走了,就当什么都没看到吧。

贺成渊微微一笑,低下头,对方楚楚柔声道:“很舒服吧,要不要继续?”

——————————

这一天,靖海侯方凭登门拜访。

方家兄弟本来已经反目,自从方楚楚被钦定了太子妃后,方凭三番五次上门求和,方战原先不愿理会,但方凭直接跪在了大门外,长拜不起,口口声声称“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求大哥宽恕弟弟。”

方战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却不过这情面,只得放了方凭进来。

方凭也狡猾,在方战面前什么都不说,只说方战在外这几年,老侯爷的种种情形,尤其说到老侯爷在病中声声呼唤长子,却只有方凭一直守在病榻前。

方战听得愧疚不已,潸然泪下。

这说来说去,就把方战的心说软了,只好把从前的不快都抛开不提了,兄弟两人面上又和好如初。

今天,方凭过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妙龄女子一同前来。

那女子年约二八,容姿秀美,她低着头跟在方凭的身后,神态恭敬,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

方凭笑着指了指那女子,对方战道:“这是母亲娘家的一个远房侄孙女,小字胭脂,年前从余杭老家过来投奔母亲,都是亲戚,不分疏近。来,胭脂,给表伯父见礼。”

裴胭脂盈盈下拜,口称:“拜见大伯。”

这亲戚关系有点混乱,方战也搞不清楚,忙称不敢,令裴胭脂起身。

裴胭脂却不起来,只跪在那里,用娇柔的声音道:“求大伯收容奴。”

方战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何意?”

方凭暗骂裴胭脂心急乱说话,赶紧赔笑道:“大哥莫惊,且听我道来,胭脂在家是个能干的,心也灵、手也巧,她又不愿吃闲饭,听说大哥家最近喜事将近,想来是缺人手的,故而想过来做个粗使丫头,无论是伺候大哥还是楚楚,都是使得的。”

这些日子来,试图攀龙附凤的人简直多如过江之鲫,方战早就见怪不怪了,他淡定地道:“盛情心领,那很不必,昨天东宫才拨了两个婢女过来,伶俐得很,我家现在不缺人手。”

方凭不慌不忙,继续笑道:“胭脂有一样好处,却是旁人比不上的,她家祖上曾是宫中的御厨,家传手艺,做得一手精致糕点,当真是人间至味,不是我夸她,现如今,长安城中最有名的杏花楼点心也未必比得上胭脂做的小饼。”

这裴胭脂因生得貌美,家中父母觉得奇货可居,别出心裁地花费重金请了师傅教了她这一手制作点心的功夫,指望将来把她送到富贵人家去做妾,凭这个博取主人家的欢心。

如今她既已长成,裴家父母就把她送进京城,托付远房的姑祖母裴氏给她寻个人家,而裴氏老夫人还尚在思量之中,却有长信伯赵英亲自登门,劝说方凭将裴胭脂送到方战家中。

赵英与方凭原本也有过来往,不过那一天特别和蔼,与素日的气颐指使大是不同,他的一番话语说得也特别赤诚。

“现如今,谁不想攀附上你兄长家,我近日因事开罪了太子,只愁找不到门路叫人求情,你家现有这个机缘,何不为将来谋划一二。这小女子若能讨得你家侄女的欢心,将来你家侄女嫁入东宫,少不得要把她带进去,那岂不是跟着一起登天了,自然少不得你们的好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