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宫名(16)

作者:东门枌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皇后又道:“内宫局尚宫何在?”

尚宫陈氏,尚仪潘氏,尚食吴氏,尚寝张氏,尚服徐氏,尚功黎氏六位一齐上前,复跪道:

“秉承皇后旨意,不敢有违。自当管教女御,竭尽辅佐殿下。”

郭后见此才甚为满意,更得意的望了眼太后……

刘英拿着令牌跑到北宫门时,东侧已有交战。竟被突如其来的陆羊子拦下,刘英来不得发问,陆氏便只说:“快去救陛下,小心蓝夹侍人!”说完也闪躲去了。

刘英乘一匹快马,一人一马飞驰向北。风风火火,黑袍加身,衣装云行。刘英快马扬鞭不到两个时辰就见到王营,风尘仆仆对溪而浣,素钗取之,洁净湎之。

令牌一路无阻,见到陛下。皇帝诧异之下也显喜色,刘英秀发及腰,面容洁净,一身黑衣难掩英气,如出水芙渠,不似洁净,更显脱俗。

刘英忙行礼:“臣妾自知不配侍奉陛下,又惹得皇后娘娘不待见。本想以死殉国,但又想最后再见陛下一面,妾即便是死也要死在陛下身边。”

皇帝心软,只唤爱妃,便将刘英一把拥入怀中。刘英不经意忽见旁有一宫人眼神炯异,袖口翻出蓝色花纹,恍惚想到陆羊子所说的“蓝夹侍人”,随即便见他袖中藏有匕首,尚未开口,那人趁机高抬大呵:“狗皇帝!去死吧!”

刘英不顾思索旋身为皇帝挡去,四下惊呼。立刻有太监韩时等押住那刺客,侍卫也冲了进来,一剑便将其捅死。

刘英在王营醒来,幸好未伤及内脏,陛下坐在她身旁尚未察觉。只听见战事已平,秦国公主加封护国公主,还有便是等刘英伤好后再回宫。

经此一事,夹在二人心中的隔膜尽数如烟散去。

半月来,皇帝对刘英呵护备至。刘英觉得如果不是自己被弃数年也一定会再将自己的真心托付眼前的这个男人,再将善心对待宫里每一个人。可将她把自己的命都作为翻身的筹码时,她也就不会再为任何人留一滴泪。

刘英静静地躺在龙榻上感受着这世上最尊贵的布料,心中一想法令她恐惧。

从前,我托心于皇帝,后来我尊崇皇后,再后来我附从太后。我费尽心力辗转委曲于世间三个最尊贵的人,妄想在这最尊贵的地方活下去,可都失败了。日后,我只会靠我自己也只能靠我自己。想罢,攒紧了金线密织的棉被,眼神显示出从未有过的决绝。

景元三年早秋,万事平定。齐王及家眷被押解进京关入先帝皇陵悔过,不日便尽数自裁,祁睿始料未及。齐国太后司马氏抗拒入京未出齐地就被兵甲刺死,可怜昔日宠惯后宫的贵妃今日死的凄惨,江水为引孤地为坟。

秦国公主赵思皎加封后又恩赐宫中居住,徐太后又涨了气焰,如今尚仪尚服两局都被她掌控愈发权势滔天。

皇后因为战乱之时未及时顾及太后,又屡屡违逆皇帝也彻底失去帝心,被幽居宫中,等同软禁。对外只称染疾不许任何人探视,就连其母魏国夫人也被褫夺了诰命封号。

刘英与陛下同乘回宫,满宫皆惊。刘英一身素衣长裙,只上刺刻的纹理复杂,皇帝捻着她的手朝满宫嫔妃过来。

萧德妃多嘴多舌,目光短浅说刘英目无宫规,更无却撵之德。皇帝反而申饬了萧氏,还将二皇子转交给杨贵仪抚养,大皇子养太后膝下,更是将她迁出慈明殿,住到毓德宫去了。一时再无后妃敢造谣生事。

刘英封三品昭容的头一天就去看望徐婕妤,只是她病的更重了,仍想见那谢生最后一面。

秦国公主正在一旁给太后捏肩,潘尚仪一旁做些细微功夫。“她还真是好本事,眼看着皇后倒了,哀家能清净些时日。现下……哎,真真是养虎为患,那日还不如顺手带了她避难。”太后有些懊恼。

潘尚仪便过来恕罪,道:“太后息怒,当时都有箭雨射到宫里来了,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才速走。是刘氏自己蠢笨,误了时段。”

太后回想刘英高昂回宫的样子,心中仍有顾虑说:“只怕再不能掌控她了,只盼不要成为大敌便好。”

秦国公主让太后放宽心,与她同坐说:“母后莫慌,凭她如何,皇兄不可能封她为皇后吧。万事自有儿臣。”这时徐太后才略带忧虑的定了心。

刘昭容重返兰林殿,心境却再不似往日了。殿中依皇帝吩咐又翻新了一遍,耀耀生光,金碧辉煌,有侧殿倒压皇后主殿的气势。

一时女官诸人皆来拜贺,太后甚为不悦,心中更是将刘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应付一阵,刘英退入内殿。湘帘垂地,悄然无声。安欢儿,陆羊子皆在一旁,二人又大拜贺喜。

刘英经历了这番波折,只是容颜未改,仍是眉蹙春山,眼颦秋水。

她打量完四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才道:“二品庶妃,一品贵妃。本宫倒不曾沾染上呢。”

安欢儿开解:“娘娘圣眷优渥,还怕没有位至贵妃的一日吗。”陆氏也称是。

刘英道:“只是眼下,皇后虽倒,但始终没能将其连根拔起。况且从前之事,我终究还是疑心德妃。”

安欢儿机敏道:“这个好办,娘娘如今地位非常,原先您在慈元殿的一宫人绿衣也想要求见您呢。”

刘英道:“不急,此时徐太后那边定是也猜忌着我,免得被她拿住了生事。只嘱咐绿衣悄悄办事。再者,宫里不还是有杨贵仪和吕顺仪同我平起平坐吗。”人皆有些垂色。

刘英又想起陆羊子那日宫门提点,心中纳闷便想问。陆羊子神色迥异,也料到刘英会有此一问便称急推脱了。自后,刘英更不好再问。

由着宫里新来的丫鬟觅荷,贻清等说些故事便又糊弄了半日。一切,过于风平浪静,似乎和刘英想的不太一样。

次日,杨还芷与萧佳人才来拜贺。萧德妃望着满宫如同仙境,瞠目结舌:“还是昭容妹妹有福气,最得陛下欢心。”全然忘了那日诋毁之事,还面如桃花笑意如风。

杨贵仪与刘英算平级,微微欠身,笑道:“姐姐能回来妹妹真高兴。”说罢便上前去想握住刘英的手,刘英却皮笑肉不笑缩了回去,一时杨还芷好生无趣。

德妃满不在意又说:“姐姐啊,若能得妹妹指点一二也不至于如此。”刘英懒得与这蠢妇周旋,心中也清楚沈昭仪一事少不了她推波助澜,只尚明确她是罪魁祸首。扳倒德妃已势在必行,多说反而无益。

反而望向还芷:“我记得大皇子似乎未曾寄养在姐姐这啊,德妃娘娘怎的来了。妹妹可知?”

杨贵仪见势靠拢过去,说:“许是德妃娘娘不记事了吧。”二人便掩嘴装模作样地笑了起来,德妃气的半死又惧刘英如今恩宠,不敢说什么只得离开。

萧氏走后,刘英马上转入内殿,珠围翠绕,体态婀娜。

杨氏想一同进去叙话,刘英旋即右手扶钗,冷漠至极:“你怎么还不走。”杨氏这才明白刘英并不曾原谅她,只是和她做戏气走德妃。

岂料杨不贵仪顾宫仆众多,立马半跪下来,目光已有泪花说道:“求姐姐原谅妹妹,妹妹初入宫庭实在怕事,那时又有了身孕才顾不得姐姐。”

“你这是干什么。”刘英心中不忍,想着她也有难处。又觉得如今与太后闹翻更要人帮衬便扶她起来落座内殿。

刘英心中又觉得自己过于心计,原谅杨还芷也是仗着她还有用处罢了,便又将头上一对镂花镶红宝石撰蝶的钗子给杨氏戴上,才称姐道妹起来。

话说德妃回宫气哼哼,显容不解德妃位高于昭容何必任她欺辱。德妃做了亏心事自然怕刘英察觉,然而皇帝对她一贬再贬,让她开始害怕是否皇帝有意提拔刘英到更高的位分。也不理显容,心中只想着本分些时日躲过这风口浪尖和他人的炙手可热。

可事与愿违,这德妃搬入毓德宫主殿后,恰巧李怡儿又住在其侧殿。苦了李氏日日晨昏定省,德妃死性不改又是没日没夜的找茬,李美人一行被整的人仰马翻。

可李怡儿也不是省油之灯,从前才被皇帝做了棋子遣了徐婕妤,如今便又去皇帝面前哭诉说德妃刁难,导致德妃又被皇帝抓了话柄,好一顿教训。说她为妃不慈,错置封号,褫夺了封号正为萧妃,才真正安分下来。萧氏只得暗自夜泣。

上一篇:王妃不干了下一篇:缘何知我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