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太子(4)

作者:枝呦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说完又有些害怕。

百善孝为先,她如此说,已经违背了孝道,怕是太子殿下会生气,但她又不敢说谎话。

太子殿下确实愣了一瞬。

但想的却是:果然是天赋颇佳,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丢弃不了愚孝,可折乌,当断就断了。这般的人,好好打磨,未尝不是一把好刀。

是老天送给他的刀。

太子殿下满意极了,眼睛又不自觉的弯了弯。

但他说话做事极为端着,虽然心中满意,语气却还是冷冷淡淡的。

他只看着书,似乎全身贯注,云淡风轻的道:“随你便……那就不想。”

好像这事不值一谈,丝毫不在意的模样。

折乌就觉得太子殿下实在是个顶好的人。她抱着红叶李木头,更加拼命的雕起花来。雕的多了,她还像模像样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殿下,奴婢觉得若是在这花上加点颜料,许是能更好。”

太子殿下手上正拿着查来的顾元培身世看,听见这话,微微点了点头,“去找桑启领些玲珑翠来。”

折乌不太懂:“玲珑翠?”

太子殿下心情正好,耐心的跟她解释道:“是一种颜料。”

这样啊!

折乌红了红脸,她飞快的下了马车,去找桑启,“殿下说,找您领玲珑翠。”

桑启手就顿了顿,“殿下这是要作画?”

折乌摇了摇头,“我给殿下雕了些花,想用些颜料涂上去好看一点,殿下就说用玲珑翠。”

桑启这回有些真心疼了。

玲珑翠啊!

那可是蜀州进贡来的,一年才能得一小盒。

殿下对折乌,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说句难听的,就算折乌是宠妾,也不敢这么糟蹋的。

他心中狐疑抬头……却见小丫头眼里满是期待,笑眼弯弯,脸上的肉因着多了几分,就算现在还有些瘦瘦黄黄,却已然看的出,若是白净些,再胖一点,也是一个美人胚子。

——殿下不会是真看上她了吧?

桑启心中鼓声敲打起来,手上却不敢耽误,依旧是笑着,开了箱子,将玲珑翠给她,“晚上用饭的时候,你来找我,我带你去李爷爷那里吃顿好的。”

李太监早就想跟折乌拉拉关系,托了桑启好几次说项。

这是桑启第二次叫她去李太监那里用饭了,再拒绝怕是桑启心中不痛快,折乌点头,“行啊。”

桑启就去找了李太监,“说是晚上来,李爷爷,你帮着我好好看看,这是个什么路数。”

李太监年近五十,吃的盐多,走的路也多,即便桑启受宠,可却不敢得罪他。桑启虽然被太子殿下器重,可年纪还小,多跟着李太监学一点,就少走一点弯路,于是对他尊敬的很。

李太监笑眯眯的,捧着个大肚子,一边备菜一边道:“这回真领走了玲珑翠?”

桑启点头,“可不是,我这心里直打鼓呢,你说殿下是不是……那个意思?”

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头弯了弯,再对着碰了碰,看着有些猥琐。

李太监呸了他一声,“我看你是胆子肥了,主子的事情也敢在背后说嘴。”

桑启嗐了一声,“这不是太惊讶了么。”

李太监心中也惊讶。

太子殿下这个人,讲究的很。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老人还是知道的。吃饭的碗,喝茶的杯,都有自己的讲究。若是这碗他不喜欢,就是饿着,他也不吃饭。

这人么,也是一样,这么些年,自他十六那年拒绝了太后娘娘送的侍妾之后,就没碰过女人。太后娘娘逼着问,他就说看不中,看不中,就不碰。为了这事,太后娘娘是愁坏了,到处搜罗美人儿,可就是没一个人入了太子殿下的眼。

后来若不是太医说太子殿下病弱,不宜过早行房,怕是太后娘娘就要用药逼着太子殿下“纳妾”了。

李太监想到此处,叹了一口气,“这人的命啊,真是说不定。”

若是太子殿下那么多京都美人没看上,就看上了这么个乡野出身的丫鬟,那怕是哭的人就多了。

桑启也觉得是,他吃掉一粒花生米,眼睛转起来,“若是真成了,对咱们也挺好的。”

李太监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别的主子还要想尽办法去奉承,这个“折主子”现在就能奉承了。就这一路上的情分,以后求个情什么的,都是好的。

他笑了一声,“你小子,也别太肯定,万一殿下只是新奇,过几天回了京都,又变了呢?”

桑启啧了啧,“那于你我也没什么损失。”

反正是无本的买卖。

李太监也跟着啧了声,走过去,用勺子舀了一勺花生米嚼,转了话题,“我昨日送去的枣糕,殿下可喜欢?”

桑启点头,“肯定喜欢,我去收拾的时候,盘子都是干净的。”

李太监昂了昂头,“那是,我做出来的东西,殿下无不爱吃的。”

吃了几勺花生米,正要走回去继续布菜,就见前面一队侍卫领着一个衣裳全是泥的人往前走,李太监瞧了,“这谁啊?看着怪狼狈的。”

桑启看了眼,赶紧站起来,“看衣服应该是地方官员,来拜见太子殿下的。”

“李爷爷,我先走了,怕是待会殿下要叫我。”

李太监摆摆手,“去吧。”

桑启下了李太监的马车,往太子殿下马车那边赶去,途中问了个相熟的侍卫,“这是哪里的官员?什么身份?”

那侍卫也正奇怪,“济州的。可咱们已经过了济州地带,马上要回京了,怎么这个顾县令突然追了上来?”

桑启皱眉,“顾县令?”

侍卫点头,“听他自己刚刚说,叫顾元培,济州梧县的县令。”

第4章 冤屈和见解

顾元培跪在地上,给太子殿下递上血书。

血书里是一桩冤案陈词。

他声泪俱下,“殿下,济州知州闵信肆无忌惮,当街强抢民女,那女子性子刚烈,一头撞死在大街上,为众人所知。”

“谁知这女子的父母是梧县人,连夜赶往济州城讨公道,却被诬陷成了匪徒,活活被打死,幸而临去敲登闻鼓之前,写了这诉状,求人送与下官做主,下官依法查案,却遭闵信追杀——”

“殿下,护着臣的侍卫拼死送臣离开,臣才能将这血书,送到您的面前,殿下——”,他说到最后,激动的拔高声量,昂头哀求:“殿下——求您为那死去的一家子人做主啊,别让他们下了阎王殿还是一身冤屈无处诉!”

一阵风吹过,吹起路上的泥沙,在他的脸上转了一圈,更显狼狈。

顾元培自觉情绪到位,将一位不畏权贵,即便有生命危险,却依旧要为百姓奔走的官员形象展现在太子殿下面前。

这段话,他练习过很多遍,派他来的四皇子齐安都说了,他说这段话的时候,眼神好似绝望中看见光明,声音略带哭腔而颤却坚定,简直让人闻之落泪,见之伤情。

但——

太子殿下站在风中,身姿笔直,衣袖随风而起,青丝飘起几缕在空中忽上忽下,神情清冷,高高在上看了他一眼,缓缓的走了一步,嘴里吐出了一个字:“滚。”

顾元培没听清。

因之前练习之时觉得太子殿下会答应他的请求,所以,他自动的将这个“滚”字,听成了“好”,颇为开心的往前爬了爬,热泪滚滚:“殿下——”

太子殿下冷哼:“孤让你滚。”

声音不大却清冷异常,眼神睥睨。

顾元培终于觉得不对了:“……?”

“殿下?”,他喃喃道:“微臣冒死——”

“阿乌。”,太子殿下又走了一步,全然不看跪在地上的人,“走了。”

折乌这才背着装小石子的背篓从太子殿下身后现了出来,“是。”

方才她在涂玲珑翠的时候,太子殿下不知为何心情好的很,吃了好几块藕饼,随后便带着她下马车消食。殿下在前面走,她依旧是要背着篓子捡石头的,可捡到一半,这个人就被带到了殿下的面前。

折乌能感觉到,只一瞬间,太子殿下的心情又坏了。

殿下真是个喜怒无常的人。她内心感叹了一声,然后又压抑不住的甜甜笑起来。

殿下叫她的小名了!

他之前都没叫过她的名字!

因着他叫了“阿乌”两个字,折乌觉得自己全身都充满了力气,她甚至有一瞬间觉得自己还长高了一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