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太子(146)

作者:枝呦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折乌能准吗!她就是死也不肯给银子,那姑娘在衙门上有些关系,守在外面的官兵就直接进了门,要将人给抓了去,折乌彼时想打架又不敢打,最后在府衙里说自己是个姑娘才得以证明无罪。

后来,虽然府衙里的官兵被一锅端了进了监狱,但是这事情被北直隶的人说了无数遍,折乌被嘲讽的头都抬不起来。

她以后就再也不敢管闲事了。

不过这事情此时被贺铭这般一说,折乌就反驳不出来,她确实有些看不出来,姑娘家是好还是坏。

于是她落魄而回,跟太子殿下寻求安慰,“哎,殿下,您说,我也是好心,他不领情。”

太子殿下正看着折子,闻言笑起来,“阿乌啊,你没有做媒的本事,就不要做嘛。”

这几天不是说自己忙的很吗,那怎么还这般的闲去给人家做媒?可见还是不忙的。

折乌就叹气,“蔓姐儿的事情,说到底,我也是占着责任的。”

她挺喜欢蔓姐儿的。这中姑娘很少见,不过,这中姑娘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喝几口小酒自己吞。折蔓和贺铭就挺般配的。

太子殿下就走过去,“你还是先忙活了自己的婚事,再管别人吧。”

折乌就嗯了一声,呆呆的坐在一边,还在想折蔓的事情。她还想到了蕊姐儿。她道:“殿下,您说,我要不要去看看蕊姐儿?”

太子殿下好奇的看了她一眼,“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想到要去看折蕊?”

折乌也不知道,她就是觉得,将来蕊姐儿可能会过的比蔓姐儿更苦。蔓姐儿再怎么说也是侄女,那是折家的人,可是蕊姐儿不是,她是许氏生的,是许氏养的。

折乌越是风光,越是被众人所知,因为当年闹的那出事情,折蕊就越要被说道。将来说不定,还会跟她放在一块比较。

太子殿下见她这般,摸了摸她的头,“你这人,怎么还突然矫情起来了?”

折乌就道:“殿下,这不是矫情,是不想心里留事情,我良心未泯嘛。”

行吧,看就看去吧,只要她觉得好。还良心未泯?太子殿下被她说的笑了。

***

折蕊没有选择整日逃避在家里,而是去了灵山书院。五年过去,灵山书院里面来来走走,全是新的面孔。

折蕊在甲字院里。折乌当年虽然在灵山书院里面读书,但是对甲字院其实并不熟悉,当年因为韩先生跟栗莲花的矛盾,她是连甲字院的门也不爱进。

太子殿下就说她其实是爱记仇的。

“心里都有一本账,记仇的时候自己不记得,倒是现在明白了?”太子殿下替她穿好衣裳,“你记仇,人家也记仇,咱们跟定北侯家算是有仇的,说不得折蕊就要对你不客气,你可知道?”

折乌就笑了。“殿下,我不过是去看看她,也不是要跟她亲近,她要是不恨我,我放心,她要是过的不好,我也睡的着,我问心无愧。”

太子殿下便牵着人出门,继续坐上那辆马车。他去上朝,她去灵山书院。

“好快啊。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折乌打开车帘子,发现外面好多铺子都换了,还看见了一家“折氏药铺”,这是折蔓的铺子,跟着韩先生一起做的。

韩先生的身子还没好,折乌回来的时候,她又咳嗽出了血,每每这时候,折乌都恨不得再砍四皇子一刀。

所以这次回来的时候,韩先生就没跟着一起,成婚的时候也就不在这里了。折乌就想,要是日后韩先生一直不能来京都,她就带着孩子们去看她。

总是要让韩先生看看她的儿子女儿们的。韩先生说,将来要是她生了孩子,想给孩子取个小名。

“就是大名我也想让先生取名字的。可是先生说,大名轮不上她,太后娘娘且等着呢。”,折乌吃着果子,小声的道:“先生说,要是男孩,太后娘娘一定会取个名字叫齐封,要是姑娘,就取个名字叫齐玉。”

太子殿下笑起来,“是,太后娘娘确实是念叨了半辈子了。”

如今,她是万事都不愿意跟折乌起冲突。

“既然她这么想要孙子,咱们就成全她吧,殿下——”,折乌蹭过去,还道:“最好一次到位,到时候就生一次。”

太子殿下坐在马车里,随着阳光撒下来的碎点光芒去摸她的头发,光流在她的哪里,他的手就随着过去,然后道了句,“到时候,孤想着,还要给你单独加条律法。”

折乌迷茫的抬起头,“什么?”

“怀孕和生孩子的时候,可以休养在家的律法。”

哦,这个啊。折乌又重新躺下去,“殿下,希望到时候不是我一个人可以用上。”

两人小声的说着话,马车停下来,是灵山书院到了,折乌就下了马车,还是依旧从丙字院进去的。她一来,接替韩先生的先生刘先生就到了。

折乌跟她打过招呼,被她带着先去看丙字院的姑娘们。她穿着常服,姑娘们也没见过她,她在门外看着里面的人在那里拉弓射箭,突然有些感慨。

她对刘先生道:“您知道吗?刚开始我来的时候,里面就只有三个人。”

她跟刘天玉,刘瑞云,后来又加了折蔓。

没想到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人了啊。初初看过去,起码有三十几个人。

刘先生就道:“折将军,你从战沙场的事情,是每年都要跟她们说的,她们这些孩子啊,就拿着你做标榜呢。”

折乌就有些不好意思,她哪里能做标榜呢,她摇摇头,“我是凭着一股气力去的,她们要是想上沙场,还是要去北直隶训练训练。”

刘先生就噎了噎,其实她说的是客套话。大家虽然都羡慕折乌,但是也没想过上战场。

折乌见了,才知道自己理解错了,她就道:“先生莫怪。”

刘先生笑起来,“将军不用致歉,我知道将军的意思。在我的心里,将军已经做成了无数姑娘家想做的事情。只是前路遥遥,我们并没有将军的优势,这里的姑娘们,也是不愁吃穿的,她们将姑娘看做标榜,是想拥有你的勇气。”

折乌点头,“我知晓的。”

她们也没有碰见一个太子殿下鼓励她们。

刘先生问她:“你可要进去说几句?”

折乌可不要。她觉得有些没有必要,她跟这里的姑娘们,道不同不相为谋,她说出来的话,反而是害了她们。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她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当年准备走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将来会后悔的念头和准备。她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才去的战场,她们不是。

折乌就轻悄悄的道了句,“算了,走吧。”

正要走,就见一个姑娘迎面走来,梳着妇人的头发,像是这丙字院里的姑娘。她看着刘先生和折乌,迟疑的道了一句,“折乌?”

折乌就停下来,“不知这位先生是——”

那妇人笑道:“你不记得我了?”

看来是认识她的。她摇摇头,“不好意思,我走的太久了,而且我不太记得别人的脸。”

懂。妇人道:“你在丙字院里读书的时候,我在甲字院,不过我现在是丙字院的先生了。”

原来是这样。折乌点了点头,笑道:“做丙字院的先生,不轻松吧?”

她们是最调皮的。骑马要先生盯着,射箭也要先生盯着,不然一个不小心,就要出乱子。

妇人道:“是,不轻松,但是我算是得偿所愿了。你应该是不记得了,我当年想来丙字院,家里人不让。”

这般一说,折乌突然想起来了。她还记得当年有个姑娘要来丙字院,但是栗莲花还去威胁过她家里的人,最后不了了之了。

妇人笑道:“后来我嫁人了,便立刻来做了先生。”

这可真是,真好。

折乌便恭喜她,“得偿所愿,便是人间一大喜事。”

于是两人分别,刘先生道:“想不到你们还有这番的渊源。”

折乌:“先生,当年并不像现在这般的平静,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背着弓箭来丙字院的时候,就拉坏了韩先生的弓。”

刘先生笑道:“我知道,这事情还传着呢。”

“我当时可吓坏了,后来带着太子殿下来书院里面还弓,就遇见了丙字院要被撤掉的事情。”

刘先生唏嘘道:“如今,竟然已经过去了五六年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