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太子(114)

作者:枝呦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太子殿下好气又好笑,只能任命的听她一边唠叨,一边陪着她挑选其他的礼。果然,挑礼的时候,她嘴巴就不说话了,而是开始肉疼。

都是好东西,还是她自己的银子买的,她挑挑选选,唉声叹气的又加了好几件礼,这才眼不见为净的扭开头,“殿下,咱们回去用晚膳吧。”

用完了晚膳,太子殿下就拉着她背书。此时,折乌就彻底没心情去想太后娘娘说的话了。她是偷了懒的!

不过,她也有自己的下策。比如,殿下要她背的书,她背到一半记不得了,便要去如厕。

“喝了太多的茶水。”

太子殿下便要停下来等她,她就慢慢的躲在后面放恭桶的地方,蹲到太子殿下生气了,她才捧着肚子喊疼。太子殿下就道:“你如今是学了一身的坏毛病。”

折乌就是不出去,“还是疼。”

太子殿下总不可能进去将她拎出来吧。果然,殿下就道了句:“明日再抽查你。不过,你胆子这么大,想来不介意增加几篇史记吧?”

折乌欢喜的脸就落了下去,瞬间就出来抽了书跑,哼哧哼哧的跑回隔壁宅子,唉声叹气的挑灯夜读,哪里还有时间想自己有用没用——管她有用没用,先背完了书再说。

第二天,她头晕眼胀的早早起来,跑到殿下的床前将人叫起来,然后伺候着殿下穿衣,一边帮殿下打着宫绦,一边将最后一句话背完。等到太子殿下在她的额间亲了一下,她才满血复活,去刘家找刘家姐妹去了。

今天,她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件事情,便是将下定的礼提前送去给刘天玉,不然等到三月十五春猎走了,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去的时候,刘瑞云也在家中,如今是她和姐姐一起管着家里的账本,正在跟仆妇们对账。

见了她来,就让她坐在一侧等等,“你吃点心,我还有的忙呢。”

折乌就嗯了一句,“你们如今管的明白么?”

据她所知,刘家两个姑娘可都不是算账的好手。刘瑞云白了她一眼,“我们不行,可是池妈妈会。”

她都跟家里说好了,到时候她离开家里出嫁,是要把池妈妈给她的。

刘天玉就看了她一眼,“你自己也学一学——”

话还没说完,刘瑞云就对着姐姐吼了一嗓子,“你还说!都说了一天了,我这不是学着的嘛!”

红脸急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姐妹两个不对付。折乌就看了眼,继续吃自己的东西,果然,只见刘天玉瞪了刘瑞云一眼,丝毫不落下风,“你嚷什么嚷!自己脑子笨,一点账目都算不明白,还嚷上了?”

刘瑞云见她生了气,便立马怂了下来,“阿姐,我就是急了嘛。”

然后重归于好。这就是至亲姐妹了。

折乌从前不羡慕,可是如今看见她们这般,倒是心中有些向往。于是道:“你们再不快点,我就要走了,还要去韩先生那里呢。”

刘瑞云就立马道:“快了快了,马上就好。”

好不容易等着两人算好了账目,三人这才开始谈及这段时间的事情。刘瑞云还问起她兵营里有没有可以介绍给折蔓的人。

折乌是不敢再说人选了,她摇头,“北直隶,你们也知道的。”

那当然知道,因为有了秦将军和韩将军的提拔,家世一般的倒是多,可是家世好的,折蔓又难寻。

“韩先生也说难。”,主要还是蔓姐儿自己,刘天玉道:“且如今定北侯家的亲儿子出了事情,蔓姐儿这个侄女的婚事,便没前阵子那么着急了。”

于是又将折朔的事情说了一变,“宗子平说,应该是有人踩中了他的性子,坑了他一把。”

折乌想起了那个爱护蕊姐儿的少年,摇摇头道:“那下回,我再去看蔓姐儿吧。”

定北侯家的事情,她能不沾,就不沾。送完了礼,说完了话,折乌就起身告辞,“那我便去韩先生那里了。”

两个刘姑娘送她出门,“到时候我们得空了,就去北直隶见你。”

三月春猎的时候,刘天玉和刘瑞云不去。

折乌依依不舍的点头道别,然后骑上马,去了韩先生家里。

第二件事情,便是要跟韩先生家里的三个侄子好好打一架。之前,他们只是比试了力气和招式,可是还有其他的兵器却没有比试过,也没有互相交流过。

有韩先生在旁边看着,折乌下手就不敢太重,总是悠着点,韩家三兄弟是跟她打过两次的,哪里不知道折乌这是留了手,他们不满道:“我们又不是病秧子,打几下又出不了什么事情,出手便是。”

虽然是无心之语,可是病秧子三个字却是将折乌惹了,出手果然不留力道,将三个人揍的鼻青眼肿。韩先生在旁边看着叹气,“别打了,不然春猎的时候,怕是就要好不了了。”

折乌便收了手,然后走的时候,还朝韩先生这里顺了些果子走。

韩先生赶着她出门,“赶紧走。”

折乌就将她拖到一边,“先生,您觉得太后娘娘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呢?”

韩先生就看着她笑,“是个慈和的人,但是你惹到她了,她就化成利剑了,扎的你身上全是伤口。”

她还颇为幸灾乐祸,“自从你被太子殿下看上,却被送去了兵营里后,你就是她的眼中钉了,算是惹着她了。”

折乌不由得叹气,“她会对付我吗?”

韩先生摇头,“太后娘娘最擅长的不是对付人,而是让人自己出局。”

折乌抿着唇,好一会儿才道:“先生,我不会出局的。”

韩先生就让三个侄儿送人,“跟着去太子府里拜见下太子,免得被别的什么脏的臭的人拉了去喝酒。”

折乌就小声的问:“谁请你们喝酒去了?”

韩忠道了句,“是肃王世子。”

原来如此。

她就难以置信的道:“如何还敢登门!”

韩义嘿了声,“人不要脸了呗。”

折乌便带着三个人往太子府里走,然后看着三人,心里又升起一点点的自豪:瞧,她也不是全无用处,她这个身份,来交好韩先生一家,最是合适不过的。

然后还没想完呢,就见前面一个书生好像在被打。

折乌皱了皱眉头,她看见了折朔。

折朔好像在劝架。那个被打的书生他应该认识,不过打人的人,他应该是压制不住,还被人嘲笑了一番。折乌往那边看,韩家三个人便也跟着看,韩孝憨憨的道:“想不到京都也有这种人。”

韩义讥讽:“就是京都,这种人才多啊。”

折乌多多少少觉得韩义对京都有点歧视。不过刚刚打人的少年转了转身子,她倒是看清了对方的脸——她还认识。这不就是她第一次去北直隶,被她揍的不行的公子哥之一么?

她想了想,还是催马过去,“折兄。”

折朔觉得自己今日真是倒了大霉。明明是他将名额给了出去,可是母亲却不经过他的同意,直接去了先生那边说道,结果自己又被先生叫过去说了一番,大概意思是,虽然他只参与了一段时间编书,但是最后,书上的名字,也会写上他的。让他回去好好的跟母亲谈一谈,以后就不要再去国子监找他了。

折朔简直抬不起脸!他道歉再道歉,并说明不用属自己的名字,结果反而惹得先生不高兴,当着他的面,严厉的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就一直行事不定。既然没跟家人商量好,就不要擅自将名额给出去,既然已经给了出去,就要安抚家人,既然已经没安抚住亲长,得了这署名之利,便不要再擅自推三阻四,不然,你今天推了,明日你的母亲再来,先生我难道还要再给你加一次?”

折朔被说的一脸惭愧。还好先生也算是知道他的性子,并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叹了一口气,“署名我会给你留下的,你先回去吧。”

折朔晕晕转转的出门,就见着李兄在旁边等他,道:“阿朔,我知道这事情是我连累你了。我如是有骨气,便也不会要你的这个名额,只是我实在是太想要修这本书了,所以,你说给我,我便也不拒绝。”

折朔苦笑,“李兄,你不用介怀,我给你的时候,就没想过要收回来。”

他叹了一口气,“先生说的对,我真是一点事儿也做不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