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要走的。
她就瞬间不高兴了,然后又觉得自己过分。
——殿下把路给她铺平了,殿下一个人承受住了所有的压力,她还矫情。
折乌就感性极了。她突然一把将殿下抱起来,轻而易举的将殿下放在了榻上,然后一头就扎进殿下的袖子里面,又兀自伤心去了。
突然被抱起的太子殿下恼羞成怒。习惯被钻袖子的太子殿下目光又温和起来。
还是个孩子呢。他想。
想风就是风,想雨就是雨。黏糊他的时候,恨不得长在他身上,做起自己的事情来,又十分干脆果断的离开。
恁的……无情。
这般想过一瞬,太子殿下就被自己的矫情弄笑了。他拍拍折乌的头,“累了一天了,快去睡。”
折乌摇头,“还要殿下陪一会。”
太子殿下严厉极了,“快去睡。”
贪念美色要要美色同意,折乌的美色不允许她贪了,便只能悻悻而回。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然后一咕噜爬起来,抱着被子就往殿下的床上翻。
太子殿下被她这般莽撞的翻到了一边,穿着里衣连忙起来推了推人,“阿乌!”
折乌才不管哩!她闭着眼睛,学着打了一声鼾。
太子殿下被气笑了。
然后又被自己的行为弄笑了。
怎么人家跑他床上来,他反而像个小娘子般不好意思了!
太子殿下就冷哼了一声,“睡便睡吧。”
他躺下来,将被子盖好,也不管折乌打鼾不打鼾了,将灯吹了,“明早你就继续吃萝卜吧。”
种了那么多萝卜,不吃可惜了。
折乌就鼾也不打了,黏糊过去,一只手伸进殿下的被子里,掏出个小缝隙,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了进去。
她十分正气的道:“殿下,你身子弱,一个人睡着多冷啊!我热的快,暖和,我给你热热就回去。”
瞧瞧,瞧瞧!这又是跟谁学的没皮没脸的话!
但人家这回十分守承诺,扒拉着他吸了一会,又啃了一会下巴,便乖乖的抱着被子回去了,不留下一点儿的念想。太子殿下酥麻了一片,最后还要吸着冷气冷静下来,实在是颜面尽失。
他第二天便不理折乌了。盯着人吃了一筐子萝卜下去,吩咐桑启不准给她吃肉,然后让她教三本书的见解过去。
折乌听完后倒是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昨晚那般放肆,殿下会罚她抄十遍史记呢!
如今只是交见解,还好还好。
她就放下心来,邀请殿下去隔壁宅子看看。
“都挪了好久了,但是您都不让我去看看。”
虽然只隔着一道墙,但是折乌还真的后面没去看过了。她只知道大概的格局,里面如今布置成了什么样子,还真是不知道。
太子殿下道:“那你便先去看书练箭,等孤下朝回来,就陪你去看看。”
折乌乖的很,点头,还专门送殿下到了大门口。眼见殿下登上了马车而去,直到马车走远了,才敢回去。
结果一回去,就见桑启在指挥人搬书。
厚厚的书!
折乌瞬间就觉得不好了。她慢吞吞的问:“这是什么书啊?”
桑启可一点儿也不敢笑,绷着脸道:“是殿下要给您的三本书。”
书是真的三本书,但是这书却很厚很厚,比十几本书合起来还厚!
折乌翻了翻,发现还是史记。不过这回,是邻国大金的史记。
她倒吸了一口气,开始翻阅起来。不过翻着翻着,倒是发现这史记书里面,倒是不光记载了大金的历史大事,还有一些风俗明情。书的笔者倒是都姓沈,前头是由一位叫做沈明臻的沈家先人将大金史书译了一遍,还加上了自己的见解。那见解非凡,竟然用了“养羊论”来形容大金的迁移之路,实在是巧妙。后面,又由他的子孙,一位叫做沈汀的后人补录,补录的大多数是风俗和市井故事。
折乌突然就想起来了,首位镇国公,也就是沈家的祖先,就叫沈汀。
她啧了一声,将书合上,不愿意看了。
她如今对沈家有想法,有芥蒂,有自己的小情绪。
好不容易等到殿下回来,便恶人先告状:“这书不好。”
太子殿下敲她的头,“你日后要对战的是大金,这书里记载的东西是最全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什么好不好的?”
折乌想想也是,便只能继续捡起来。不过,这么厚,看完了得要多久啊?
太子殿下就伸出了一只手,“孤看完这本书,大概用了五个月吧。”
折乌倒吸一口气!五个月!五个月她都能继续练习好几种暗器了。
她最近在学袖箭,这真是个好东西,戴在手上,藏在袖子里,打架的时候偷袭最好了!袖箭的种类多,她不仅要学会用,还要学会如何装,这就要又要学袖箭是怎么做好的,这般学来学去,是最费时间的。但折乌这方面天赋异禀,一个月学一种,韩先生夸她是天纵奇才。
天纵奇才此时看着书苦恼的很。于是头晕脑转的拉着殿下去看宅子,这才清醒了些,也开始露出笑脸了。
宅子里早就不是当初来看的那般空旷和朴素了,太子殿下已经让人布置好了,她的房间里雅致大方,床的旁边倒是没放屏风了,而是专门打了架子,放的是武器。鞭子锤子大刀弓箭,应有尽有。
她乐的不行,跟在她身后的晴云也很欢喜。
秦娘子倒是也会跟着来,而且,两人的屋子还是连着的。屋子里什么都有,也都按照一等侍女的标准去的,而且因为人少,又恐怕是因为奉命布置的人想巴结她,将她和秦娘子的屋子布置的挑不出错处,但是处处透着舒心。
周二树今日也跟在后面,他对屋子倒是没什么要求,也没什么感触,只是对自己能跟着折乌出来大受鼓舞,什么事情都争着做,可来一趟隔壁宅子能有什么活呢?他就开始扫雪了。
折乌就在里面喊他,“别扫了,咱们过了年才来住呢。”
扫完了,万一过年后再下雪呢?那也忒亏了。
第84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
折乌在里间走来走去, 处处都很满意。不过如果能再添置一些东西就更好了。
她兴致勃勃的对殿下道:“角落里再放个大缸吧!”
里面养几条鱼,平日里可以当做是闲情逸致赏赏,养肥了就吃!这般一想, 便觉得自己简直是绝顶聪明的人,为了显得更有智慧一点,她叮嘱殿下:“摆四个吧,一个角落一个,缸尽量大点。”
一缸里就能多养几条鱼。她着实是个务实的人。
太子殿下闻言就庆幸自己幸亏是没有将这屋子交给折乌布置, 于是脸一冷,端着姿态吓唬她,“不准再添置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孤的允许,也不准你乱搬这屋子里的物件。”
怕好生生一间屋子又被她搬的不堪入目。
不搬就不搬吧。折乌不敢跟太子殿下硬杠, 只能暗戳戳的把私库里的一箱金子挪到了床底下放着。
太子殿下眼睛瞪了瞪, 叹了一口气:算了,那金子总算在床底下,败絮其中看不见。
折乌被发现了也不怵, 理直气壮的很:在太子府里,床底下也是有她的金子的!
如此在新宅子里转了一天, 折乌心满意足的回去睡着了, 倒是晴云, 周二树和秦娘子三人趁着主子歇息, 凑到了一块商议。
周二树猛然得了这么个新身份,对晴云和秦娘子很是百依百顺。有秦娘子在这里,晴云便什么话都听她的,于是秦娘子给新宅子的事物划分任务,周二树就一个劲的点头。
秦娘子说的都是对的,晴云忙不过来的他都干。他还道:“小的今日看了, 后院跟着厨房那里,已经是留了三块地出来。到时候小的问问姑娘,看她想种些什么。”
他是给折乌种地出身的,时时刻刻不忘记自己的本分。
秦娘子人好,不给他那么多活,反而道:“你就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既然殿下只给了咱们三个给姑娘,那就是这宅子只干三个人的活就够了。”
若是新宅子什么都有,那折姑娘不回太子府可怎么办?
只给了三个人,那就是只伺候着人就好了。
她小声的指指晴云:“她是近身伺候的,照顾姑娘起居。”,然后再指指周二树,“你是近身伺候的太监,平日里帮着跑跑姑娘家不好出面的事情。你机灵,多打听点消息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