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走后,李元吉把炭盆搬走,屋子里终于好受些。
没一会儿李世民又来了。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国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和李建成算是仇人。
当初秦王府有许多谋士,房玄龄对李世民提议早点杀死李建成。李建成就跟李渊说,李世民身边小人很多,把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暂时弄走了,李世民身边只剩下长孙无忌一人。
长孙无忌认为房玄龄说的是对的,不久后组织了玄武门之变。
现在徐蛰以李建成和李承乾的双重身份见他,他自己是无所谓的,可是要演好扮演李承乾的李建成,是个技术活。
徐蛰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捂着嘴巴学李元吉咳嗽起来,咳得没完没了,腾不出嘴来说话。
李世民知道他是装的,还是得上前,做出担忧的样子,拍打他的后背,并对李元吉说:“还不快倒杯水来!”
李元吉转过身去撇了撇嘴,倒好水断过来,就见大兄像是能看懂他的心思似的瞪了他一眼,赶紧低眉敛目,老老实实站到了旁边。
徐蛰喝完水又咳了一会儿,错过了喊长孙无忌舅舅的时机,也省下了在长孙无忌面前叫李世民父亲。
他虚弱地偏过头去,闭上眼睛。
这是装病之前的剧本,他目前正在和李世民吵架。
李世民无奈道:“高明……”
长孙无忌道:“太子殿下何故如此?”
徐蛰没有说话。
长孙无忌继续道:“陛下关爱您,恐怕除了您之外,再没人不知道了。陛下的作为对错与否,臣不便评判。这一片爱子之心,却是掺不得假。”
李世民觉得,如果这里坐着的不是他,而是原本的那个李世民,肯定会倍感赞同,引大舅子为知己。
徐蛰哑着嗓子道:“孤生来便是太子,谁都不会在意,孤愿不愿意做这个太子。”
长孙无忌叹气:“是啊,这或许就是命运吧。农夫生来便是农夫,一辈子种地为生。妓院里妓子怀下的孩子,生来也为娼妓,又能怎么办呢?这世上有些事,总有人要做的。”
徐蛰没想到长孙无忌口才这么厉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长孙无忌再接再厉,“总有人要做太子,将来掌管天下,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您呢?”
“几个兄弟……哪个不想当太子?”
李世民正饶有兴趣地看着兄长应付大舅子,忽然就发现气氛凝滞了。兄长正看着自己,长孙无忌也很惶恐害怕的样子。
他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这里的李世民对玄武门忌讳很深,要是他听到这种话,肯定要发脾气翻脸的。
兄长难道发现他在看热闹,特意给他挖了个坑?
不能够啊,他自认为隐藏地很好,帝王之气不怒自威,喜怒不形于色,哪里能轻易被人看透?
想归想,李世民还是沉了脸,“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第70章 治世浮华(12)
李承乾废太子之前,长孙无忌从未在储君之位上发表过见解。后来李承乾被贬为庶人,他倒是积极上书,坚决反对立李泰为太子。
长孙无忌没有给过李承乾助力,也没说过承乾坏话。放在别人身上,这是中立,但他是李承乾的亲舅舅,可以解释为避嫌,也可以解释为,他对李承乾不看好。
徐蛰顶撞了李世民,长孙无忌立刻闭嘴。
刚才那番话都是看在李世民的面子上讲的,他自己不学好,别人再怎么着急也没办法。
李世民皱眉看着徐蛰,既愤怒又舍不得对他撒气。最后深深叹了口气,“你好好休息吧,有什么事情,等病好了再说。辅机,我们走。”
李元吉跟着出去送他们。
不一会儿,李元吉回来了,大大舒了口气,“李世民这些年皇帝没白做,我看着他都发憷。”
“这便是权势的魅力所在。”徐蛰说,“该来的都来了,让人把东西扯下去吧。”
李元吉喊了宫女过来收拾屋子,徐蛰从床上起来,两个人去了隔壁房间。
“刚才李治来了,正巧在宫门口遇到李世民,李世民说他年纪小,会过了病气,没让他来,直接把人带走了。”
“也好,省下应付了。”
李元吉问:“怎么不见苏氏过来?还有李象,年纪也该不小了吧?”“说不定是拿不准该不该来,正派了太监宫女过来打听呢。”徐蛰把自己和苏氏的事情跟李元吉说了一下,“也多亏了李承乾在意身上残缺,不然想要解决和后院的麻烦,还要你背负污名。”
如果没有这个事,最下乘的选择,就是像原本的李承乾一样,整天跟太监乐人在一起胡混。
李元吉说,“污名就污名,我是不怕的。只是这样未免太委屈兄长了。”
徐蛰笑了,“承乾要是知道你这么说,肯定会忍不住骂你。”
占了人家的身体,白活一世也就算了,还嫌弃他腿瘸。
“骂就骂呗,他确实拖累了兄长。追根究底,还是李世民的错,生下的种各个身体孱弱……”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停了下来。
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事已成定局,说再多也不能改变。而且大兄现在就是李承乾,说李承乾不好,就是说大兄不好。
徐蛰摸摸他的头,“好了,以后会好起来的。”
李世民回宫后,东宫那边对外宣称太子需要静养,闭门谢客不再见人。与此同时,太子病重的消息愈演愈烈。
又等了几日,徐蛰依然不见好,太医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说是即便太子能熬过来,身体也伤了根本,大不如从前,不能再劳心伤神,腿脚也可能比不过以前。
李世民无奈之下,只能和朝臣们商议改立太子的事情。
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因为徐蛰“病重”,李元吉不好给李泰送猫,就先养着。没想到就算他没有再收留别的猫,猫舍里的猫还是越来越多。有几只成年的猫偷偷□□了,一开始只是肚子微微胖,直到后来才发现是怀孕了。
李元吉好生气,又不舍得把猫打掉。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猫怀孕,还挺新奇的,纠结之下又跑来找徐蛰,絮絮叨叨地说猫的事。
徐蛰耐心听他讲完,最后道,“如果能离开这里,咱们到南边去,买个院子,自己养几只猫也不错。”
“可以吗?”李元吉从来没想过,还能离开皇城。
大兄现在名义上是李世民的儿子,以后肯定是要封王的。李世民不一定愿意让他去封地,说不准就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只要孤想,就能做到。”
李元吉的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希望。
新太子的人选还没有确定,徐蛰必须低调行事,哪怕在东宫也不能随心所欲。朝堂上的事情,他不方便探听,也让下属收敛行为,做出与世无争的样子。
李世民肯定希望他彻底与朝堂断了联系,但是真这么做了,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偷偷摸摸地来,被查出来就有罪名,最保险的是跟他讲明白,把所有的顾虑都放在明面上。也幸好李世民是个讲道理的君主,换做其他人,想都别想,肯定不会答应。
徐蛰身边信得过的,交过底的只有李元吉,也没心思发展别的心腹。李元吉头脑没比以前长进多少,但是改了擅作主张的毛病,也收敛了傲慢,没那么冲动了,让他出门外交很合适。
李元吉也很高兴能帮上忙,每次出门都兴致勃勃,回来的时候就像只大狗狗,跑到徐蛰面前求夸奖。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李世民开始教导李治,并且打压李泰那边的势力,储君虽没有定下,朝臣们都有了默契,不再提此事。李泰的《括地志》编完,得到了口头夸赞,还有一些金银财物,一点实质性的权力都没得到。
李泰这才发觉,当初“不之官”的特权不是什么好事。
徐蛰的“病情”也渐渐稳定下来,只是依然闭门谢客,在宫中休养。
这天李元吉怒气冲冲地回来,一进门就屏退众人,坐在桌上给自己灌水。
“怎么了?谁惹你了?”徐蛰在家闲着没事,弄了几根拐杖,拄着拐走慢一点,基本看不出腿上的残疾。他慢慢坐到李元吉旁边,温声问道。
李元吉五官都快皱到了一起,最后放下杯子,忐忑地看着徐蛰,“大兄……”
“嗯?”
“你早就知道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