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猫系反派的日常(72)

作者:王浩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称心睁大眼睛,“大、殿下!”

徐蛰拍拍他的肩膀,希望他沉住气。

李世民一来他就感觉出来了,这位也是其他时空过来的,就是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一下子三个外来者,看来这里的世界意识相当薄弱,排斥性不会太强,可以动用的能量也比其他世界多,徐蛰没什么好怕的。不过若是能借着外来者的身份引他关注,得到他的认可,世界意识也会承认。

总不能白来一趟,空手而归。

连重生都接受了,李世民早就知道这里有地方和自己记忆中不对,听到徐蛰说原主杀死了息王和巢王的孩子,也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

他对李建成没有太多恶感,听他的意思,也没想争夺大位,往日的兄弟情分都是假的不成?就不能给他几分信任,兄弟两个好好地相处?他直接摆明身份,而不是顺势认下太子的身份虚与委蛇,是厌倦了权力纷争一心求死,还是对他尚有几分期许?

吐露实情的念头在心里转了一圈,迅速压下了这个念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也不能确定他说的就是真的。万一是承乾为了逃避惩罚,特意编出来欺骗他呢?

“称心的事,朕可以不追究。”李世民道,“你所言太过匪夷所思,如何让朕相信?”

“随你。”徐蛰对称心道,“你下去吧。”

“殿下……”

“安心,孤心中有数。”

称心走了之后,徐蛰回到榻上,看了两眼李世民,“你很闲?”

与他相处地越久,李世民越觉得熟悉。这不是承乾在他面前会有的样子,就算徐蛰没有自证身份,也信了七八分。

李世民道:“你身体一向不好,先不要上朝了,安心休养,过几日……朕再来看你。”

李世民离开后,东宫活了起来。

徐蛰在榻上眯了一会儿,又有人传话;“殿下,房大人来了。”

“哪个房大人?”

“少师房玄龄房大人。”

哦,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之一。

处处都是仇敌,也不知道元吉能不能沉住气——称心就是李元吉。两人只来得及互相告知身份,详细的情况一概不知。徐蛰不打算让他在李世民面前暴露,李元吉妃子进了李世民的后宫,还生下了孩子,李世民对他感官复杂,容易出事。

李世民对李承乾寄予厚望,从陆德明、孔颖达,到后面的李纲、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杜正伦、魏征都是他的老师,还有李百药、张玄素、岑文本等辅臣,加起来人数都够组队玩蹴鞠。

其中大部分都是追着李承乾骂,李承乾很厌烦他们,不过房玄龄是个例外。

四年前长孙皇后病重,李承乾很担忧她,想请求大赦天下给她积德,也是为了挽留她性命的无奈之举。但是长孙皇后没同意,李承乾不敢跟李世民上表,就偷偷和房玄龄说了,房玄龄带领诸位大臣上奏,终究得以推行。

虽然没能留住长孙皇后,也算是承乾的一片孝心。至少回忆起来,不会留下遗憾,这是他面对死亡,唯一能做的事情。

房玄龄今年六十一岁,比徐蛰记忆中年迈很多。他的腰背已经弯曲,头发和胡子都变得灰白,但是看起来精神矍铄,眼神坚定,是个很有主意的人。

徐蛰道:“您怎么来了。”

“臣听闻殿下今日抗旨不尊,惹恼了陛下。臣既身为太子少师,便身兼教导太子的责任。殿下行事无状,老臣有何颜面去见陛下?”

“先生请讲。”

徐蛰请他入座,全程都懒洋洋的,房玄龄也颇感欣慰,他已经太久没听太子好好说过话了。

前几年长孙皇后病逝,太子又大病了两次,足疾愈发严重。年轻人爱骑马狩猎,现下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闷在宫里,脾气越来越大,行事也更加出格。

如果杜如晦还在,太子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可惜杜如晦已经去世十年……

房玄龄开始点评他最近的所作所为,越说越痛心。册封李承乾为太子的诏书里写着“早闻睿哲,幼观《诗》《礼》”,这孩子不止是李世民的心血,也是他们这些老臣的心血,怎么突然就长歪了?

他说着说着,忽然察觉到太子不再应声。

“太子殿下?”

徐蛰闭着眼睛没动静。

“太子?”房玄龄上前推了推。

徐蛰费力睁开眼,“嗯?”

房玄龄忽然反应过来,那句“先生请讲”的后一句话:早讲完早散。

合着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听!

徐蛰打了个哈欠,语气还算温和,但是依然懒洋洋,“先生讲完了吗?可是累了?要不要停下来喝口水?”

房玄龄真想骂他一句朽木不可雕,可是该说的刚才说的还少吗?平白惹自己生气。

“不必了!”房玄龄道,“天色不早,臣也该回府,殿下好自为之。”

“先生慢走,孤腿脚不便,就不送了。”

房玄龄走了之后,耳边忽然清净,徐蛰竟然有点睡不着了。

李承乾的记忆往外冒,房玄龄官至宰相,算是位极人臣,却是个怕老婆的。他这么着急回去,是不是家里还有门禁啊?

再想想刚才那个严肃刚直的老头子,徐蛰禁不住笑了一下。

这时有太监过来询问:“殿下,时候不早,可要用膳?”

“嗯。”徐蛰想了想,“让称心也过来吧。”

厨房里应该是一直备着饭的,徐蛰说完,饭菜立刻被端了上来。

不一会儿套着称心壳子的李元吉也来了,“太子。”

徐蛰让其他人都下去,独留下他自己,“元吉……”

李元吉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声称呼喊出,仿佛又回到他们亲密无间的时候,“大兄。”

两个人正要进行深入交流,又有太监在外面高声说;“启禀太子殿下,张玄素大人请见!”

李元吉低声笑道:“太子如今还真是繁忙。”

“哼,多亏李世民用人有方。”

张玄素就是李承乾老师团里骂的最厉害的,他今年刚凭借规劝指导太子,获得了银青光禄大夫和太子左庶子的职位。

第61章 治世浮华(3)

灯芯修剪了许多次,天边泛起鱼肚白,李世民看着窗外发呆,面前堆了满桌案的卷宗,若是翻开一看,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与息王李建成有关。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把东西收拾好,才发现自己已经熬了一整夜。

“陛下还请保重身体。”田琮适时端了碗尚且温热的参汤过来。

要是换成以前,都是皇后在侧做这些事情。有皇后在,一定能把大家劝住,不会叫他熬这么晚,在太子的事上也能说上话。

李世民端起参汤一口喝完,“走吧。”

他来到这里之前是贞观二十三年,身体已经很不好,别说熬夜到天亮,就是稍稍劳心动怒,都会头晕目眩。现在是贞观十四年,九年前的他,身体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喝完参汤后也不是那么倦怠,尤其是看到殿门前贴着的两张画像之后,更是精神一震。

门上画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两个得力爱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昨日徐蛰曾说,字玄武门之变后,他夜夜梦魇,怕息王和巢王的鬼魂前来索命,现在看来是真的,而且闹得很大。不然他作为一国之君,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有损威严的荒唐事来?

“门上的画撤了。”李世民说。

“是。”田琮指挥着下人把画摘下来。

李世民回寝殿,被人伺候着更衣洗漱。可惜他没能再早一些来,如果能再见一眼观音婢就好了。这个时间,观音婢逝世四年,杜如晦逝世十年,秦叔宝逝世两年。李纲、萧瑀等重臣也早已不在,剩下的臣子也已经老迈。太子,唉,太子……

李世民坐在卧床上愣了一会儿,问田琮:“赵王近日如何?”

田琮心里纳闷,好端端地怎么想起来问赵王了?但还是答道:“回陛下,赵王一切都好,奴婢听闻赵王殿下近些日子在练字,贵妃娘娘还夸他大有长进了。”

赵王李福是李世民的第十三个儿子,今年只有六岁。去年被册封为赵王,并且过继给了息王李建成。因为他年纪太小,仍然养在宫里,由生母照料。

李世民愁啊。

他兄长和三弟的儿子都死了,只剩下自己过继过去的孩子。如果那个人真的是李建成,得气成什么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