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的科举之路(4)

作者:花开缓缓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想着来之前老婆子的话“帮忙送个人还行,要借钱可是没有的啊,这读书啊就是无底洞,这钱借出去可就拿不回来了。”

唉,无论怎样也是亲大哥,想想当年每回从镇上回来总是记得给他们兄弟几个带些零嘴,还手把手教他们认字。等到他大哥在幺儿这儿受了挫,他们这些当兄弟的还得好好劝着点。

沈煊是不知道他二爷爷心中复杂的心思的,眼看都要到镇上了,也不知道徐秀才人怎么样,据说古代先生可是一个不满意就打手板的,他爷爷虽然也严厉,但是他少有偷懒,也算机灵,又是亲孙子,他爷爷也就做个样子训斥一下,免得他骄傲了,还没朝他动过手呢。想想也是忐忑的很

好在没给他多少胡思乱想的时间私塾已经到了。

第5章 徐秀才

到了徐秀才家门口,他爷爷先是递了拜贴。不一会儿,大门打开,便看到一个看起来四十余岁的中年文士快步走了出来,身穿着白色长袖儒士服,头带文生巾,清瘦的身材显得很是文雅。

那文士先是对着沈爷爷微躬下身子道“沈叔,有劳您在外等候,是侄子的不是。”

“是老朽来的突然,这怎能怪你。”

沈煊随着爷爷被请进了门。客厅里只听爷爷道“这次贸然前来,便是为了我这个孙儿,他在读书上还算有些天赋,便想拜去侄儿你的门下。”说着便是一声叹息:“你父亲和我都折戟在了秀才这道坎上,但老沈膝下还有你这个出息儿子,也该没有遗憾了。”

“沈叔真是折煞我了,区区秀才,哪里算是出息呢。”

然后对着沈煊道,“这便是令孙了吧,看着是个懂事的,沈叔福气还在后头呢。”

又问道“不知书读到了哪里?”

“四书五经已经学过了”

哦,徐秀才惊了一瞬,便道“我且问你几句?”

“乐民之乐者”

“ 出自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沈煊快速答到“乐民之乐者,民亦 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释义如何?”

这句话意思是国君以老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是孟子对齐宣王的柬言。

徐秀才点点头又接连考教了好几句,见沈煊回答流利,而一些超出范围的,也干脆摇头答不会。心下满意,面上不露,只对下人道“先带世侄下去吧。”

等沈煊出去后,徐秀才对沈爷爷贺道,“世侄甚是聪颖,您老教又的好,以后我可又多了个伶俐的弟子。”这便是要收下的意思,沈爷爷喜道

“聪!聪颖实在算不上,不过有几分刻苦罢了。”

“沈叔不要谦虚了,小小年纪便能如此自持,总是错不了的”

这边沈爷爷跟徐秀才叙旧,另一边沈煊便见到了未来的师母王氏还有孙子徐洲。

只见仆从跟王氏说了几句,王氏便冲他温和的笑道“这便是沈世侄吧,长的真是精神”旁边徐州紧接着喊到“沈世叔”

沈煊便赶紧上前拜道“伯母,徐士侄”许是看出他不自在的样子,王氏便让徐洲带到他院子里转转。

徐州看起来比他还要大两岁,已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徐秀才独子早逝,徐州自小便是徐秀才亲自教养长大的,学问自是不错,待人接物很有一套,起码跟他没一会儿就聊开了。徐州还给他科普了镇上的情况,主要是可供游玩的地方还有哪家书店书籍最是齐全等等,临走前甚至还约着有空一起去踏青。

走的时候还早,爷爷先带他去买了砚台和笔墨,充做拜师礼。还不是最上等的,也一下子就去了将近五两银子,心疼得他倒抽一口冷气,再次意识到这古代贫家子读书的不易。

一年光是束脩便是二两银子,加上上笔墨纸砚的花费,更甚者还要给师长送各种节礼,再加上买书的花费,他在镇上总也要吃饭的吧,这又是一笔。他家还好有他爷爷的旧书,目前不必在掏钱买,但其他的也是一笔不菲的花销。怕是一年没个十两银子根本打不住,这根本不是普通庄户人家能负担的起的。他家状况或许好点,但也不会好在哪里去。

等他到了镇上,先去看看能不能先弄到抄书的活计,练了这么些年字用他爷爷的话说“虽无甚风骨,好在端正秀气。”抄书应该还是可以一试的。

回去还是坐二爷爷的车,他见沈爷爷手里拿着像是礼品的东西,脸上也有着笑意,便道“这是成了?”

“是啊,明天便正式来拜师了,以后都!都要麻烦二弟了。”

“大哥你这就见外了,一大家子有啥可麻烦的,且都顺着路呢。”

回到家里,爹娘大哥都还聚在正屋里,普一进来,他娘便赶紧来问情况了,简单讲了后。他娘便一副我早知道的样子“就知道我们幺儿最是聪明,哪里有不成的理。”

他爹便接着道“去了,就得好好读书,跟你那些同学交往也多注意点,得分清哪些人能交往,哪些就留个面子情,可别跟着学些乱七八糟的行径。”

“儿子知道了,儿子今天见到了夫子家的孙子,人很是和气。”

“既是夫子家的孩子,应该就错不了,好好跟人家相处”。他爹评价道

“明天我这里没事,幺儿拜师,我这个当爹的总是要在的,爹你年纪也大了,来回一趟不容易,还是在家好好休息。”沈爷爷刚想反驳,但看着沈爹不容置疑的眼神,腿上也是酸疼的很,想到幺儿他爹估计也看见他在揉腿了,也不敢吱声。

沈煊也看到后,赶紧过来帮沈爷爷敲腿,“爷爷今天真是辛苦了”说着也是悲从心来,他爷爷多大年纪了,身子骨也不甚健壮,平常连门都不常出,这几天又是去找二爷爷帮忙,又是为着他拜师忙前忙后,都是为了他读书科考。

他又怎么忍心让老人家失望。

今天见了徐秀才才知道他爷爷和徐秀才的爹在年轻时都在同一家私塾读的书,又是同样没能过了秀才的坎,但徐老爹早早的选择培养儿子。现如今,人家已经是秀才了。而爷爷这边有希望的还没长成,为了他的学业还要求到人家头上。他爷爷心里定是有想法的。

恐怕这些年来他爷爷对他爹也不是没有愧疚的,如今见了徐秀才,更是觉得难以面对他爹。

他爹多精明的人啊,怕是也察觉出了什么,心里多半也复杂的很,但这父子俩之间的心结却也不是这么好解的。

第6章 同窗

第二天的拜师很是顺利,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爹跟徐夫子还挺能聊的,毕竟小时候也是一起玩过的小伙伴,不过长大后毕竟走的路不一样,交集自是越来越少。再加上他爷爷对这方面比较敏感,两人也是许久未曾联系。好在二人也都是健谈之人,很快便没了生疏感。

敬了师傅茶后他爹就婉拒了夫子的挽留,又叮嘱了他几句便走了。

他被带到夫子家里的一处小房间内。房间内也不过四人,只两排座位。也都是十来岁的样子,他看了一眼,徐州也是赫然在列。看着已是当中年龄最最小的了。

“这便是你们的小师弟沈煊,以后就跟你们一起读书。”相互介绍后,考虑到他个子比较小,便被安排在了最前面,跟徐州一起。

见他过来,徐州还偷偷冲他眨了下眼睛,又立马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看书。变脸之快,差点让他绷不住笑出来。

? 有徐州在,他很快就融入了“科举班”的小圈子里。这时他才知道,原来他这个小班里面都是夫子考教过后正式拜师了的,也都是来年可以下场一试的科举储备人员,估计被进度也都相差不大。怪不得他刚来的时候几个师兄表情很是惊讶。估计把他划到了天才那波。

另一边的确是参次不齐,多半是送进来识得几个字便要回家去的。当然也有一心读书的,水平到了也能升进来的。

这个时候他不免庆幸,好在没分到另一个班上,要不然学生水平相差那么多,夫子讲课是不可能单单考虑你一个人的进度,多有不便之处。关键是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挥霍。想想他一年读书的花费,时间是什么?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难道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由来?古人也是很实际的呢!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