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的科举之路(248)

作者:花开缓缓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没人注意的暗处,顾县令偷偷掐了自个儿一把。

较之几位世家官员,沈家村人不晓得这些弯弯绕绕,看着堂中棺木只觉得眼珠子都绿了。人这一辈子,求的可不就是儿孙出息,去的敞敞亮亮的嘛!如今人家竟是连官位都有了,若是他们有这福气,怕是立时死了也是愿意的。

一旁的沈二爷爷却是怔怔然好似想到了什么,狠狠拍了拍大腿:“原来应到了这里啊!看来当年那老道士说我大哥日后是大官命没作假!没作假啊!”

几位年长的村人好似也想起了什么,见此纷纷点头。可不是大官命啊!

只是倒是可惜了,要是大哥他能晚上些时日就好了……

沈二爷爷心中感慨。

“若是爷爷能晚上些时日就好了!”夜里众人离去,壮壮红着眼眶跪在灵位前一下下往火盆中丢着纸钱。一旁的跪着的沈大哥也沉默着点了点头。唯有沈煊苦笑,自来封妻荫子方是士人正道。若要荣封于父祖何其难也,想到此次跟来的那位冯太医,若非祖父确实不久于人世,这道圣旨定然也是不会来的。

时人最是在乎生前身后事,估摸着也是陛下不忍让他祖父身后凄凉之故。

只是这些话,终是不好宣之于口。

倒是一旁的沈爹虽不懂这些,却也沙哑着声音斥道:“不拘何时,都是圣人恩德,你爷爷这一辈子终是如了愿,又哪里来的早晚一说。”

言罢沈爹起身,先是颤着身子亲手搬来椅凳将圣旨高高奉于厅堂之上。后又撩起衣摆,正襟朝着上头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壮壮几人见此,连忙跟在后头重重的磕了下去。

爹啊,你九泉之下,必是能看着的吧。

房间内,另一旁的顾茹同戴氏两人同样未曾阖眼,两位都是官家出身,有些东西懂得自是要多上一些。两人高兴的同时,已经开始商量着如何规制治丧一事。

先前爷爷虽有相公(小叔叔)这个侯爷孙子,但耐不住本身还是白身一个,许多规格上的东西,上到这下葬的陪侍,下到棺木墓葬封土,碑石乃至出丧之日的排场待到如今具都要重新规划。好在这两年来依着戴氏的手段,众下人无比之从前真可谓伶俐不少。匆匆忙忙之间,但也没出大的纰漏。

因着圣旨册封之故,送殡之日,洲府众官员齐齐出席。规格如此,哪怕沈煊并未张扬,声势之浩大还是让沈家村众人目瞪口呆。丧仪旗上书“圣人亲赐一品荣禄大夫沈从之灵柩。”几个大字无不让人心中艳羡不止。

大多数人汲汲经营一生,也难得如此排场。

时下之人莫不道上一句:沈老太爷这辈子,虽少时不甚得意,却是个十足后福之人。

第214章

春去秋来,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时间果真是最好的良药。便是颓丧如沈爹,在大宝一日日的撒娇卖乖中也慢慢好了起来。自昨日除服过后,沈煊一家子便开始着手回京事宜。

晓得沈煊呆不了多久, 众人虽心中不舍这么些年下来倒也习惯了。只是沈爹这几日却是一反常态, 整日背着手在院里来回慢晃, 也不晓得在想些什么。

炎炎夏日这才刚刚过去,银杏树下便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大宝老师两只小短腿儿居中盘起,此时正像模像样的坐在毯子中央,手里还拿着几张类似卡片似的薄木块儿,仔细瞧上去不难发现, 每个木块儿上头还画着各种颜色的图案。

“小月亮快看, 这个叫什么?”说着将其中一张献宝儿似的举在手中,冲着眼前的玩指头的妹妹使劲儿挥了挥手。

“兔兔!”

“这个呢?”

“花花!”

“这个?”

“猫猫!”

眼看小月亮一张张答的还颇为流利, 大宝老师眼珠子一转,将最底下一张画着绿色长条物的卡片捞了出来。

“很好,小月亮同学非常不错!那最后一张……这张呢?小月亮同学,猜对了夫子给买玉兔糕吃。”

听到玉兔糕,小月亮眼睛一亮,然左看又看也没想起来是什么, 细小的小眉毛紧紧皱着。

眼看已经快要将乳白色的糕点入了虎口,小月亮眼中瞬间湿漉漉的一片。坏哥哥见罢嘻嘻一笑, 再自家妹妹水漫金山的前一瞬,再眼疾手快的将一块儿兔子糕塞了过去。

“小月亮, 是不是哥哥对你最好?”

“呜呜……蝈蝈最好。”

小月亮鼓着小圆脸, 因着嘴巴里还塞着东西,说话都不甚清楚。达成目的,大宝随即高冷的点了点头。

“那小月亮以后都要听哥哥的!”

“听蝈蝈……”

“以后不准再跟着跟汤圆跑!”想到跟他抢妹妹玩儿的汤圆儿, 大宝眉头皱了皱。

“汤圆儿……”小月亮眼睛亮了亮,大宝眉头皱的简直能夹死苍蝇。然而下一秒……

“汤圆儿……小月亮吃……”

大宝“…………”

哈哈哈哈哈,汤圆啊汤圆你也有今天………仿佛想到回京以后汤圆儿脸上错鄂的表情,大宝叉心中小人儿腰笑。

这厢李氏普一出门儿,便见自家老头子一双眼睛一动不动的直往小孙子身上瞅。待看清了俩小的官司,李氏直笑的牙不见眼,看向大宝眼中满是慈爱。

“都说儿子像老子,咱家大宝跟他爹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儿的。他爹小小年纪就尖儿的很,村里上下小娃娃哪个不是跟在咱儿儿子屁股后头跑。”

渍渍,要说她儿子这聪明劲儿,从小到大都没变过!如今瞧着孙子也是个十足机灵的。

“老头子,你说是不是?”

沈爹直直的看着树下没有说话,只是手中烟袋愈发用力了几分。

这日,沈家除了正陪自家夫人孩子回娘家的沈煊,众人集聚一堂,便是出嫁的几位姑奶奶也在此列。这两年来,因着沈家地位日益提高,几位姑奶奶们不拘什么,家里家外再没有半点不得意的。此时一人一句,加上几位年轻的小辈儿们在一旁跟着奉承,气氛倒是一派和乐。

然而,这些在沈爹一脸严肃的宣布离家之后………

“什么?爹娘你们……你们要跟小弟去京城?”沈家大姐闻言瞪大的眼睛,其余众人反应也不禁有些大惊失色。沈爹今日突然传信过来,本来众人还在好奇究竟出了什么事儿。如今看来,竟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

“爹………”沈大哥下意识想开口阻止,然而因着家中地位不同之故,便是这么些年在外头,也没练出个利索的嘴皮子。此时不免有些词穷了………倒是一旁的张氏连忙开口道。

“咱家离京里头这么远的路,爹您这身子来回折腾不是遭罪的吗?”

“是啊,爷爷!”

“爹,大嫂说的有理!”余下众人也纷纷劝说。若说其中最为着急的莫不过座下几位姑爷无疑,这二老若是在家里,他们这当女婿带着孩子的隔三差五的过来还可以说尽尽孝道。可若是二老不在,这关系慢慢可不远了去嘛!

便是其中最老实不过的周大郎,心里也是清楚这个理儿的。只可惜沈爹既然将此事拿出来说了,便在没旁人反对的余地。

“遭什么罪!”沈进人老成精,只一眼下头众人心里那点子打算就差不多看明白了。却也没说什么,只动手敲了敲手中烟袋,沉声道:“托朝廷的福,如今这可不比以前,到京里一趟光是来回都要个把月,不过十来天的功夫罢了……船上也安稳的很。”

“再说了,再不济还有冯太医在,出不了事儿!你弟也说了,到了京里,不拘寻常大夫还是宫中御医,能耐可比咱们这儿强多了。”

“说不得,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多活上几年。”

提到太医,众人不由默默闭上了嘴巴,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从方才起便一直沉默的沈珠开口道:

“爹爹不想跟小弟分开咱们都明白,只是京里到底不比沈家村,也没个说话的人,怕是爹娘不大自在。”

这话一出,可谓是戳在了李氏心口上,京里都是些富贵人家,到了那儿,岂不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若是一句话说不对,还不得给儿子丢脸。

“当家的………”李氏此时可谓掉进了油锅一般,两面受罪。一边想着小儿子年纪轻轻便去外头求了学,一年到头搁一块儿的日子一只手都能掰的过来。日后当了官儿更是几年不见一面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