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的科举之路(245)

作者:花开缓缓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话说,当年那个小傻子真的是自个儿吗?数年后,沈致远深深的表示怀疑。

可惜此时的大宝却是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还在兀自庆幸自个儿“小秘密”得以保全。

所以说,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

窗外烟火绚烂,照映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姹紫嫣红之中尽是人间繁华。沈煊一手抱着小月亮,另一手牵着大宝,还有两边同样面带笑意的师傅和夫人。

恍惚间,最后一颗火焰在空中炸开。

“五谷丰登,四海升平。”区区数字却是闪耀非常。

哪怕回到了家中,沈家几人依旧对其不免念念不忘。古代因着建材的关系,烟火这种易燃物更是被限制的厉害。官方曾有明令,民间是不许私燃烟火。便是自京城以来,众人也是少有这般酣畅淋漓的看过一场。沈煊还好一些,到底前世见惯了这些。大宝已经开始掰着指头开算了,离下一个元宵节还有多少天啊!

唉,怎么还有这么多啊!大宝嘟着小嘴,幽幽的叹了口气。

出了年底,沈煊复又紧锣打鼓的投入了工务之中。话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员工。这话便是在当今,也是不错什么的。

天成帝为人雷厉风行,最恶拖沓敷衍,于人于己具是如此。如今上皇已去,可以说头上再无牵挂,手段也是愈发凌厉了起来。

前段时日工部有一老侍郎因着进度效果均不能让陛下满意被狠狠训斥了一番。情急之下,竟是说出“人老力衰,精力不济。”这番推辞来。按理来说作为两朝老臣,还是位年入耳顺的老人家,这般说了,当皇帝的怎么也得给对方两分面子。

然而如今龙椅上那位可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主儿,天成帝当即便道:“既是精力不济,楚卿还是归家修养些时日才好!”此话一出,那位楚侍郎当即差点晕死在殿中。

这番话乍一听无甚问题,不过君主体贴臣下罢了,然而陛下金口玉言“归家修养”,你敢来不回?更糟心的是,“些许时日”又是多少日子?谁敢轻言断之,也就是此后没有皇帝开口亲自“解禁”,对方怕是见朝都上不了。

但帝王至尊,可谓是日理万机,要让对方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想一个看不上眼的小人物?呵呵,怕是做梦比较快一些!

总之那些日子里,朝中上下风气具都为之一正。众臣也算真正看明白了这位的性子。哦?你不行,你做不到……没事,只要会退位让贤便成?想尸位素餐,趁早做梦去吧!

众大臣“………”

然而此事之后,沈煊突然发现,自个儿在朝中的人缘儿突然好上了不少。看着眼前热情同他打招呼的齐侍郎,沈煊不禁有些怔愣。这今个儿太阳怕不是从西边出来了?

早前因着皇帝心腹这名头儿,沈煊便受了这位一大把冷眼儿,觉得他是巧言媚上才得了看中。直到良种之事后方才有所改观。然而自打他又升了户部侍郎,对方的态度可谓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今个儿这又是什么意思?沈煊摸不着头脑,日常工作只得小心谨慎了几分。

然而同样的情再经历了数次之后,沈煊这才知晓了原因所在。

说到底这个锅还得扣在陛下身上,当今大权在握,平日里又不好说话,楚侍郎的今日,何尝不可能是他们的明日呢?此时交好一位陛下面前说的上话的“宠臣”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宠臣沈煊“………”有这时间,好好将公务做好不好吗?陛下虽严肃了些,然而却也绝不至于无的放矢。

想罢,沈煊轻轻摇头,复又拿起手中账本,而就在此时,一封加急的公文突然传入手中。沈煊翻来一看,顿时喜上眉梢。

无他,历经将近两年之久,出海的船队终于回来了。

沈煊重重的吐了口气,心中大石终于稳稳落地,虽知海上行船,速度路线具是难以琢磨。然而船队迟迟不归,还是给沈煊带来极大的压力。此次出海本就反对者无数,若是第一次就折戟远洋,日后定然困难重重。说不得,第二次便遥遥无期了。

还好,还好!

沈煊兀自庆幸之时,皇宫之中天成帝已经是大喜于色。与沈煊手中平白无奇,叙述极简的公文不同,天成帝手中将此次出海所获物资清单尽数列于纸上。

光是白花花的银两,竟是占了满满一船之多,更别提各国奇珍折合下来绝对是笔不小的数目。当然统治者最关心的还有一事,那便是国家声名与威严。

“此次海上途□□拜访结交三十余国,我大瑞之海上雄狮威服众国,我大瑞之繁华无不令众蛮夷心向往之………”——臣海军总领,右将军徐勇敬上。

不过几日的功夫,船队回来的消息便传遍了四九城中每个角落,众大臣无不翘首以盼。

数日后,京都码头,数百艘恢宏高大的船只尽数停靠于此。声势之浩大,众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只见一抬抬半人高的大箱子从船内抬出,第一台刚抬出来时还是晨起之时,而直到正午十分,最后一台才刚刚离开船只。一台台数不清的大箱子竟是有连绵不绝之势。

此番恢宏的场景,直至许多年后,依旧牢牢记在众百姓心中。

除了皇帝,京中怕是再没有人能比户部更早晓得其中的价值。沈煊粗略计算,此次除去成本,预计收入约莫七千万两白银。此数字一出,户部上下立马便沸腾了起来。七千万两白银意味着什么,那是全国各地加起来半年的税收。

这还是途中因着风浪之故,损坏了数十条船只的前提下。户部众人见此不由咽了口唾液,有些胆小的更是腿都软了一截儿。见沈煊还是一副心中有数的模样,不由心生敬佩。

渍渍,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便当了了侍郎大人呢,这份儿定力。我等委实叹服!

沈煊“………”这才哪到哪啊,远的不说,曾经的宋朝光是靠着海上丝绸之路便牢牢占据了国家税收的大头。便是前朝嘉明帝时期,后期经验成熟之后,实际收入也远超于此。

那些个数据可都是他一点一点从各处文献中汇总出来的。再没半点虚头的!

船只入京那般声势的浩大,不拘王公大臣还是清贵文人具都心心念念。消息很快便传了开来。

一时间,可谓有人喜,有人忧……那些早早投资的,如今无不是赚了体满钵。便是沈煊当初投资进去的八千两白银,如今已经是翻至足足四万余两。

便是敛财能力颇佳的顾茹都不由吓了一跳。“相公平日里总说自个儿不擅商贾之事,如今妾身可是万万不信的。”只这一回,便足以顶上她几年的经营。

而两年前那些反对之人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尽数流于他家,只觉得脑仁儿都要悔青了去,只能不断安慰自个儿。

这第一次有了,第二次难道还远吗?

然而事实上,注定要让众人失望了。船只出行,准备工作本就繁琐至极,这等大型的出海,朝廷近两年之内都是不可能在开第二回 的。

消息传出,众人心中更是懊悔不提。

然而这些,已经与沈煊等人无关,海船虽归,然后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处置。货物的售卖定然不可能户部亲自上场,少不了委托各地商户。这其中,如何筛选才能实现朝廷利益最大化?还有那些身亡之人的抚恤问题,沈煊更是事无巨细,务必不出一丝疏漏。

由此种种,沈煊复又陷入一片忙乱之中。等到一切都上了轨道之时,时间已经过了两月之久。

翌日休沐,沈煊好不容易松了口气,本打算带家人出门逛逛。然而一封突如其来的书信,却将眼前一切尽数打破。

打开信的一瞬间,沈煊脚下一软,重重跌落在地。

第212章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一阵儿微风吹过,沈煊下意识拢了拢身上的单衣。下一瞬, 便觉得肩上突然一沉,身上突然多了一件墨绿色的披风。

“夫人,你来了啊!”

说话间,沈煊视线依旧不离远处的水面,面色幽静而沉默。顾茹脸上不由多了份忧色。

“相公,外头风大,咱们还是进去歇着吧!爷爷……爷爷他老人家吉人自有天相,定是能转危为安的。”

沈煊勉强笑笑没有说话。

这话一听便是安慰话,这些年来爷爷病过的次数不少了,但对着他家里惯常具是报喜不报忧,总怕耽误了他。沈煊明白, 估计其中大部分都是爷爷的意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