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的科举之路(135)

作者:花开缓缓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瑾瑜偷偷的松了口气,随后退下去躲在了一个老大人身后,眨了眨眼睛,给沈煊使了个眼色。

意思很明显,咱们出去在谈。

这便是要秋后算账的意思了。

沈煊悄悄挪步到身形高大的长胡子之后,趁着没人看到,给对方递了个讨饶的眼神。

谢瑾瑜不为所动,沈煊便知晓这事儿绝对是大发了。

两人这番动作倒是颇为隐蔽,然而方才这位跟当今的熟稔却是骗不了人的。众位臣子不由颇多思量。

听说陛下前头十几年均未有长成了的千金,因而对那位安华郡主可以说视若亲女。

如今看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而就在众人焦急等待之下,大殿门很快便再次被打开。

知晓此事事关重大,前去查看的内侍也不敢耽搁,一番查看后,很快便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陛下,陛下,奴才方才看了,外头情形确如沈编修所说。”

“宫中水井的确实较之往日混浊不少,御兽园今儿更是频频有珍兽骚动。”

小内侍说着连额头的汗都滴了下来,他方才都听到了,那可是地动啊。

沈煊所说,果然一一应验。诺大的房梁,庞大的宫殿瞬时便觉得无比可怖。众人只恨不得能早早逃开才好。

这时一位老大人率先站出来道:

“老臣驽钝,不知地龙是否会来,然陛下安危为重,不能有丝毫闪失。”

“臣,恳请陛下移驾。”

………

“臣恳请移驾。”

随着老大人的动作,众臣子纷纷跪了下来。

然而此时天成帝忽然直直的站起身来。因着时常不苟言笑,且御下极严的缘故,天成帝皇子之时便颇有威严。甚至私底下还有冷面王爷的称号。

此时,为君者的身份叠加,气势更为迫人,浑厚的声音之中透露的却是不容质疑。

“当务之急,该如何抵御可能到来的灾情才是,朕受命于天,又怎能在此时仓皇逃离,不顾天下百姓之安危。”

“若是如此,朕又与商纣,李后等人何异?”

“陛下……”

众大臣无论如何也不愿见天成帝置身险地,还想在劝导一番之时。却见皇帝已然再度开口。

“来人,宣召禁军首领葛明并户部尚书姜文,京兆府尹钱中书前来觐见。”

话音刚落,便见当今已经再度正襟坐在了高台之上。

语气动作同往日无异。

众臣子心急的同时,却又诡异的安定了下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起御灾之事。

从人手安排到物资准备,事无巨细,当今都亲自过问。

!沈煊心中暗暗佩服,皇帝能做到这个地步,无论今后成就如何,也绝对当的起一代明君。

很快,被传召的三位大臣便依次被请入殿中。

见到殿中众人,还有明显刚刚被传召过来的同行,几人心中,均有些不好都预感划过。

接连召集这么多同僚,定然是出了什么大事才对。

什么,地龙要来了?难道他来之前还能跟你说一声儿不成?

几人脸色僵硬,始终不明白究竟怎么回事儿。若是陛下被蒙蔽也就罢了,怎么连诸位大臣也是如此。

三人脸上写满了问好。

然而此时已经没有时间跟这几人闲谈。天成帝更是争分夺秒将指令一个不露的下达下去。

“臣在。”

“从即刻起,便由葛卿带领众人负责京城内外安全问题,如有异向,当以人命为重。”

“遵命”

“户部尚书姜文。”

“臣在”

“统筹资源一事便先交由姜卿处理,一应费用,暂由朕之私库中出。”

“臣遵旨。”

“京兆府尹钱中书”

“…………”

一条条命令被下达。

三人虽然不明所以,然而陛下既然已经下令,他们也能按吩咐便是。

只是下意识的,几位还是派人回到家中安排一番。

殊不知,就是这点子直觉,却令他们终其一生都倍感庆幸。

这厢,一番商讨过后,众大臣再次恳求皇帝外出避难。

结局不出意外,自是遭受到了天成帝的拒绝。

好在殿中又新增了许多侍卫,诸位臣子们这才满心担忧的告退。

众人一道儿离开大殿,因着其他原因,沈煊二人已经先一步告辞离开。

“诸位同僚,难道大家真的听信这黄口小儿的胡言乱语?”

普一出殿门,大胡子就迫不及待的寻问起。想想今日预算之时,花钱可是如流水一般。直把他心疼的直抽抽。

这要是用在军中,都能支撑将士们好几个月的收入了。

大胡子心中颇为不顺,只觉得那些子文人就是屁事儿多,瞎操心。

听畜牲叫唤个几声儿!就有地动了?那畜牲们难不成成精了?要不咋会比人都聪明?那不是瞎扯淡的嘛!

只是这般粗俗的话不好在陛下面前开口,要不然可得让那毛头小子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见这位大胡子面色不快,同僚多年,众人怎么会猜不到对方的心思。

一位鬓角发白的老大臣早年可是经历过地动之事,自然知晓其中可怕之处。见对方不以为然,同僚一场,不由好心劝道:

老大臣摇了摇头,很快便起身离去。同僚一场,他已言尽于此。至于其他,只能看对方的造化了。

众大臣也深以为然,不由加快回家的脚步。

殿外很快便只剩下大胡子一人。只见对方大致呆立了片刻,很快便也起身离开。只是表情依旧颇为不乐。

此时,沈煊两人很快便来到了宫门之外,却见门口附近,他隐约中好似瞧见了两个熟悉的人影。

“呵,好友小命儿都快不保了,咱们这时候难不成还能躺家里睡觉不成?”

“沈兄,看不出来啊,你居然也会有这般鲁莽的时候。你可知,若是……”

哪怕素来毒舌,爱扯人痛处的江澄此刻都说不出话了。然而剩下的江澄就算没说,但此时他们几人也都知晓。

这也是今儿个得到消息后,都不约而同,急忙赶来的原因。

“沈兄,此次可有几分把握?”这是稍有些理智的张行俭。

“不过是半面阴阳罢了。”沈煊叹了口气,心中直喊抱歉,真实情况他实在不能开口。当然若无前世消息,怕是此时他连三分都未有把握。

“嘶~~”众人听完后,纷纷倒抽一口冷气。

谢瑾瑜更是气的要命,这般危及性命的大事,这货怎么就能这般轻率呢?起码也要把他给拉上,届时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

还真当他那位“三舅舅”是多么心慈手软的人吗?

张澄脸色也明显凝重了起来。帝王之怒,绝非是他们这些刚入仕的翰林小官儿能承受的起的。

倒是,张行俭。看着沈煊目露敬佩之色。

难道沈兄便是父亲口中所身怀莫大德行的“真君子”是也?

第129章

随着沈煊几人回到家中,一道道消息来往于京中各户人家。

大瑞朝现今己然建都数十年间,京中各个官员之间姻亲旧故,学子门生早已结成了一道密密麻麻的网络。

剪不开,扯不断。牵一发而动其全身。

夕阳西下,内城之中,大多数人家便已经得到了消息。

多数人为此嗤之以鼻,以其为无稽之谈。然而小命总归是极重要的。哪怕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足够这些养尊处优的大人们小心谨慎。

即使大胡子在心里头不停的骂骂咧咧那群子文人没事儿找事儿,然而回到家中之后,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叫来了管家,略做交代了一番。

秋日的夜晚,寂静无声。沈煊衣着整齐的躺在床上,两只手臂紧紧的将大宝抱在怀中。巨大的担忧之下,他此时反倒没有丝毫的睡意。

黑暗中顾茹细碎的声音传来,随后一只小手紧紧的拽着沈煊的袖子。

“相公,咱们一家三口定是会平平安安的,对吧?”

“是啊,一定会的。”

沈煊将大宝往怀里紧了紧,另一只手饶过大宝紧紧的扣住了对方。

他们一家人都会平平安安的。

无论灾情如何。

一夜过后,京城内依旧安静如夕。沈煊松口气的同时心里却是愈发的难安了起来。恍惚间,总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茹茹,现在家中只剩你们娘俩,记住了。一旦出事儿,一定要往空旷的地方跑。越空旷越好,还有小心脚下,大动之时,地面极有可能崩裂开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