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三国)+番外(152)

“哎,阿皎姐姐,你知道阿兄要做什么吗?我看着许多人神神秘秘地往校场那边走呢。”

周皎微微一愣,忽然想起之前诸葛亮口中的“威胁”,不由噗嗤一笑,道:“咱们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

已补全√爱你萌w

*

感谢在2020-05-07 23:57:41~2020-05-08 23:54: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山川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千骑惊破霓裳调

来访宾客的家眷有王姝招待,而周皎实际上属于外宾一席,自然乖乖地坐到了前厅,同样也受到了各式各样的注目礼,不过她早就习惯了这一点,所以并不在意这些,只是一副乖巧模样,专心致志地吃饭,偶尔和诸葛亮讨论一下哪一道菜更好吃,反正该绷紧了皮的不是她,看戏就完事儿了。

孙策府上别的不说,酒是真的好喝,给周皎送的是微微发甜的桂花酒,加上新鲜的蒸河蟹,吃下去说不出的舒服。

全场除了周皎与诸葛亮之外,最放松的就是孙策,时常与周围的人说笑、饮酒,似乎只是为了助兴而宴饮宾客。

原本有些紧张的宾客在见到此情此景,都不由松了一口气,加上酒精的麻痹以及周围鼓乐奏响的欢乐轻松的氛围的影响,防备有所松懈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宴席正是气氛融洽的时候,孙策忽然开口道:“我在后院安排了人助兴,随本将军来吧。”

说罢,他率先站了起来,一掸衣摆,向校场方向走去。

众人都有些不解,原本在他们身侧侍奉的仆人却已经各自站了起来,恭敬地请他们离析。

吴四姓之人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念及孙策再怎么胆子大,也不敢在他自己的府邸之中整出杀人的勾当来,便纷纷起身跟随在孙策身后。

周皎与诸葛亮对视一眼,也跟了过去。

孙策本就是武将,在自己的府邸之中也修建了校场,大小和军营的校场比起来也不遑多让,站在望楼之上向下俯瞰,倒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周皎虽然不在前面站着,但看到校场上空无一人,不由有些奇怪,只能偷偷地张望。

孙策站在望楼之上,双手负于身后,道:“其实今日叫诸位来还有一事要说。”

周皎精神一振,立刻看向孙策的方向,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诸葛亮在一旁看着,不由无奈地摇摇头。

其余人听到孙策忽然开口,也不由有些警惕。

“江东得以保全,在这乱世之中安稳度日,其中少不了诸位出力,我对于诸位自然也是感激的。”

孙策环视一周,笑道:“在座诸君,有我麾下追随已久的肱股之臣,亦有天资聪颖的寒门学子,更多的是诸位江东世族,若是没有你们,也不会有吴郡如今的安稳。”

他这话说得不知是褒是贬,一时间无人应声,孙尚香坐在周皎另一侧,见他们都怯懦不言,不屑地轻哼了一声。

许久才有人开口道:“吴侯过奖了,这吴郡本就是我们的根基所在,这些都是我们理应做的……”

孙策不等对方说完,接着道:“多年来,我愿与各位和睦相处,彼此坦诚相待,从未动过各家的一丝一线,连二弟聘娶妻子,也是会稽大家的谢氏女,为的便是江东和睦。

可前几日却听说有人对我所颁布的法令有疑问……”

周皎静静地看着孙策。

“阳羡北边的土地本就是无主之地,我特意让如今的陆郡丞安置流民耕种,用以供给军费、保卫江东。

我怎么不知那里何时成了吴四姓的地盘!”孙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低沉却又掷地有声,在他身侧的几个世族子弟一时间冷汗浃背,不敢出声。

孙策接着道:“没想到为此竟然让四姓之间有了隔阂,倒是本将军的不对了。

因此才特意安排诸位在这望楼之上好好看看这风光。”

他话音落了不久,忽然有旗手冲至校场中心,用力挥舞孙家旗帜,随后骑兵冲了出来,在校场之中冲锋,虽然人头攒动,战马嘶鸣,但队伍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是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看着像是在演练阵法,马蹄践踏扬起阵阵尘土,让人一时间睁不开眼睛,只能半眯着眼看着士兵们在下面演练。

武器与铠甲交相辉映,寒光闪烁,比秋日苍白的阳光还要震撼人心,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校场上的情形。

周皎虽然看不大清楚,但见他们如此整齐,心中也猜测到孙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咋呼一下这群吴四姓的人,就算世家是个庞然大物,这么多年也早已习惯偏安一隅养成的避祸安逸的环境,说到底,这么久以来吴四姓能这样蹬鼻子上脸,还是孙策太给他们脸了,让他们忘记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这么大的底气肆意妄为。

先前他们四处割裂吴郡,划分出自己的地盘,却也必须自己花钱养兵自卫,面对北方的袁术等人毫无反手之力,只能逆来顺受,换言之,没有孙策保护的江东就是任由其他诸侯肆意压榨的土地,指望北方的诸侯赏识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世家,以礼相待,不如直接盖被子做梦。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望楼之下的尘土才逐渐落了下来,原本演练的军士们都已经整齐地站在楼下,校场之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声音,寂静的可怕。

孙策一字一句冷声道:“曹操与袁绍正在交战,北方动荡不安。

而江东之所以能在这乱世之中维持安定,除了诸位的缘故,更是因为你我眼前这些江东子弟英勇作战。

倘若没有他们为了保卫江东浴血奋战,哪有今日我与诸君宴饮之乐?吴四姓还要为一己之私与我、乃至整个江东作对吗?”

望楼之下的将士们立刻高声呼喊,声震九霄,令人胆寒。

周皎不由露出一个笑容。

孙策这个“小小的威胁”还是很有用的,拳头硬才是对付那些不安分的人的通用法则,在宴席之后,整个江东都安宁了不少,转眼间便到了建安六年,机巧院也按照之前周皎所说的顺利成立,不断进行着农具的革新,同时推广到了江东的各个郡县,春耕更是安排的妥妥当当,整个江东的春日都笼罩在一片生机勃勃之中。

然而这份安宁并没有持续太久,尤其是在北方的战争结束之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但并未将袁绍的势力铲除殆尽,袁绍和几个儿子逃回了冀州,而与袁绍一起想要夹击曹操的刘备损失了关羽这名大将,之前扯起来的队伍也没了,只能向南跑。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退路就是荆州,毕竟同为刘姓宗室,刘表不会不接纳他,可没想到孙策先行一步,把刘表一家都打没了,刘备也没办法,只好考虑去益州。

益州并不安稳,赵韪领军叛乱,刘备原本想着帮助刘璋平定叛乱,借此来换取刘璋的信任,在益州重新组织队伍,之后再与袁绍联合攻打曹操。

奈何前任益州牧刘焉的工作做得比较好,“东州兵”出手迅速平定了叛乱,而他白白送上门去,只怕刘璋不会欢迎他,因此益州便也没有刘备的立足之地了。

只剩下最后一条退路了——孙策。

周皎很快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差点一口茶喷了出来。

“刘……刘玄德要到江东来?”

练师急忙把帕子递过去,又将她面前的嫁衣收好,爱惜地擦去上面的水珠,道:“小娘子急什么?这刘玄德来便来了,只是为了保命依附于吴侯手下罢了,不会成气候的。”

周皎无奈地摇摇头,道:“是谁说要让刘玄德入江东的?”

“是周郎啊。”

周皎再次喷茶,连咳了好几声,道:“阿兄?是、是阿兄说服伯符哥哥让刘玄德入江东?”

“是啊。”

练师应声:“还让那刘玄德留在了南郡北边,将一些兵马赠予他,算是为周郎驻守南郡了呢。”

周皎一手支着下巴,细细思量了许久,这才喃喃自语道:“既然是阿兄与伯符哥哥的决定,自然有他们的用意,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我急也没什么用处。”

练师将她的婚服搭在架子上放好,道:“小娘子能这样想最好,如今姑爷参加春试,等到成绩一出,马上就要到婚期了,还是多放些心思在婚事上为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