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快穿+红楼]我求生欲很强(271)

作者:朱大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窦夫人则是一脸羞愧:“我本是没脸回来的。可是遇到了为难的事,除了求嫂子再没别的法子,只好厚着脸皮又来了。一会儿嫂子可别用扫把把我打出去,好歹在瑗儿面前给我留点面子。”

如此俏皮中带着撒娇意味的话,窦大太太从来没从小姑子嘴里听到过,不由新鲜道:“有了瑗儿,你也跟着鲜活起来了。”

不鲜活能怎么办,大龄娘亲不好做,差一差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好不好。窦夫人随着窦大太太进了正房,被侄媳妇、侄女拜过又让贾瑗给舅母见礼。

年初二时窦夫人没有归宁,这是贾瑗头一次到窦家,水洗过似的清亮眼神,好奇的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肉嘟嘟的小脸上写满好奇,却不怕生,窦夫人让她见礼她就见礼,让她叫人她就叫人,很是招人爱见。

窦大太太也爱的不行,笑向窦夫人道:“不枉你为她去了半条命,果然是个灵秀的。”看了看小姑子的脸色毫无亏损之态,又点头又叹息:“也算是养的好的,刚回府的时候看你,竟是从鬼门关里爬出来似的。”

窦夫人听着很是贴心,闹不明白原身为何竟与这样的嫂子处不来,自失的一笑:“那时可不是觉得自己撑一时是一时,只要不让她背上生而克母的名声便好。谁知有她躺在身边,我便想着,她父亲是个靠不住的,亲哥哥又是那样的人,要是留下她还不知落到什么人手里呢。竟渐渐好上来了,也是奇事。”

“人说为母则强,可见这丫头也舍不得你,生生把你留下了。”窦大太太顺着小姑子的话接下去:“原来我一说你就不爱听,现在自己看看,有你在府里镇着,她哥哥是不是也好多了。”

明白了,定是窦大太太原来也说过,让原身多管教贾珍的话,所以原身觉得人家看不起自己的儿子,感同身受的不愿意跟娘家往来了。

就凭贾珍,哪里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窦夫人感叹地点着头道:“原来我只有贾珍一个,想着树大自直,由着他去吧。可是有了瑗儿,就想着将来可不能让人因为她哥哥下看了去,只好约束两分。好在我们老爷也回府了,贾珍现在都由他管着呢。”

原身的做派,窦大太太知之甚详,听说是贾敬在管着贾珍,不由便信了。渐渐的说到了现在贾蓉贾蔷两个也随着贾敬一起读书上头,窦大太太少不得赞一声应该。

书香门第,自是看重子弟读书。偏贾瑗听懂了,扬着小胖脸向窦大太太说:“哥哥,不读书,老爷打。”

窦大太太听了大乐,别人也就跟着笑起来。窦夫人便向嫂子使了个眼色,窦大太太向自己的儿媳妇张氏道:“你妹妹头一次来府上,你带着她去逛逛。”

两位窦姑娘听了也跟着起身:“我们一起陪着小姑姑吧。”随着窦大奶奶抱着贾瑗出了门。

窦大太太才向小姑子道:“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你这报喜不报忧的性子何时能改。前次不是蓉儿来,我们还不知道,你竟让个平民欺到头上去了。”

此事着实让窦夫人惭愧,向着她嫂子笑了一下,才皱起眉来:“嫂子刚才都说了,贾珍的事儿着实等不得。”一五一十把西宁王妃几次试探,还有贾母欲给贾珍做媒王熙凤的事儿,都跟她嫂子学了一遍。

“嫂子想想,亏得那个秦家姑娘死了,要不我们府里哪说得清楚?现在又有人拿贾珍的亲事做文章,我是真的怕了。少不得请嫂子费费心,有好人给你外甥说合说合。”

哪怕她说的可怜,窦大太太还是猜到了她的来意:“你哪里是想让我说合,不过是惦记着我那可怜的侄女罢了。”

说起窦大太太的娘家侄女,真当得可怜两个字。大太太娘家姓穆,刚出门子不过三年,父母便都下世了,只剩下一个兄弟,大太太分外疼他些,连亲事也是大太太替他张罗的。

穆大爷很是争气,二十一岁中了二甲进士,同年又得了女儿,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想逢了当今兄弟夺嫡,夹在中间不知替谁做了炮灰,只剩下穆大奶奶带着姑娘过活。

有窦大太太看着,娘两个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姑娘十四岁的时候,又是窦大太太给张罗着定下了一位寒门出身的新科进士,为的便是有窦大舅在,将来侄女在婆家不至受气。

谁知那新科进士也是没福气的,刚考中庶吉士,高兴的与人出门喝酒,喝的多了些,一脚掉进河里没了。进士家好不容易供出这么个儿子,自是心疼的肝肠寸断。不知听了谁的主意,非得想将穆姑娘娶过门,好给他们儿子守节。

窦大太太与穆大奶奶自是不同意,那家子便四处放出谣言来,说穆姑娘生来就克死了父亲,刚定亲又克死了未婚夫,是个命硬的,谁家将来娶了去,说不定要克死全家呢。

一时穆姑娘的名声便不好了,再没有上门说亲的人。如此蹉跎下来,现在也有二十四五岁了,在这个时代是真正的老姑娘了。

现在窦夫人突然想要替贾珍求娶,窦大太太不得不替侄女问一句:“那些事你也听说过,当真不计较吗?”

窦夫人笑着摇头:“说起命硬来,还有人硬得过贾珍吗?嫂子忘了,他可是已经娶过两次亲的人了。”真要把贾珍克死了,她也能省一份心。

这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窦夫人向她嫂子道:“说句不怕嫂子生气的话,贾珍虽是我的儿子,可是将来我是不指望着他的。将来此事有成,我算是放得下贾珍了,他那个院子里的事儿,我是不插手的。”

如此有诚意的话,窦大太太怎么会生气?细琢磨起来,别说自己侄女有了妨克的名声,便是没有,只有孤儿寡母的娘两个,哪怕贾珍是三娶,也是穆家高攀了。

若不是信任自己这个做嫂子的,窦夫人何必还上门来看自己的脸色?可惜自己是姑母不是亲娘,这事也不好做主的,只向窦夫人道:“我还得跟我嫂子商量商量。”

有商量就行呀。窦夫人再三请她嫂子向如今的穆太太致意,连亲事有定,自己就把贾珍房里人都打发了也说,如此的条件不知道还说了多少,让窦大太太更觉心动。

没等几日,窦大太太便亲自来看小姑子,向窦夫人道:“别事都好说,只我娘家是个什么家底你也心里有数,想要配得上你们府上的聘礼,只怕不能够。”

穆家现在只有母女两个,都不是能出头露面打理家产的人。便是窦大太太让人帮着照料,坐吃山空还是不可避免。窦夫人很不意这个:“我取中的是嫂子的侄女,不是因为穆家现在只有她一个,可以让贾珍承继穆家的全部家财。”

窦大太太自是相信这一点——宁国府比之窦府不知强出多少去,更不是穆家能比的。说不得娘家拿出全部财产给侄女做嫁妆,还抵不过贾珍自己的私房呢。

“还有一事,着实让我难以启齿了。”窦大太太脸都红了,显然接下来的话,让她很是难为情。窦夫人也不催她,难为情还一定要说,自己总有得听不是。

“我娘家如今只剩下她们母女两个,这么些年都是相依为命过来的。乍然给姑娘说亲,我嫂子固然欢喜,可也舍不得离了自己的女儿。”艰难的说出这番话,窦大太太便直直看着自己的小姑子,想从她的表情里看出,是不是有觉得自己娘家得寸进尺、进而瞧不起的意思。

说实话,她自己听了侄女的那一番话,都觉得侄女将来可以自梳了。现在不得不对小姑子说出来,好不容易缓和下来的关系,又得回到从前。

不料窦夫人竟一脸轻松:“我还当是什么,不过是等着姑娘回门住过对月,请亲家母到府里来做客。这有什么难说的,嫂子也太小心了些。”

窦夫人笑的要多轻松有多轻松:“我们府里别的没有,空屋子还有几间。等下嫂子把亲家的喜好告诉我,收拾新房的时候一起拾掇出个院子来,再便宜不过的事。”

本以为穆家会要求将来子嗣有一个姓穆,那就有些难办了:宁国府不是什么小门小户,贾敬现在已经长住府里,就算现在肯听进话去,真让贾珍的孩子姓穆,他也非翻盖不可。

只是让贾珍多养一个岳母,窦夫人才不觉得难呢:君不见原著里薛家在荣国府一住多年,也没见人家觉得不自在。可见住亲戚时间长些,在这个时代不算稀奇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