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的故事就像夏天(41)

张霂真的有被一个个的离开吓到,“你们还有谁要走?”

大胖李春国:“我不走。“

代价:“小子真行。佩服!”

大胖:“童哥要么不做,要么大做。”

张霂:“这是明确的人生路!你们呢?”

代价:“我就考个好大学吧!平凡点就好,风雨惯了,也想踏实点。”

张霂拍了拍代价肩膀,“对!“

两人看向大胖。

大胖:“我想去卖鞋,你们都知道的呀,但大学也得考。”

张霂笑了,“那你得好好学数学,别赔光!”

代价跟着点头。

大胖:“说我,说我,就知道说我!老五,你呢?”

“读霂机”代价收起笑容,“你不去法国吗?”

大胖笑了,“对对对!”

张霂没有思考,“不去。”

代价:“不想她么?”

张霂:“想。但这不代表,更不是放弃我的人生,我说过我等她,不管多久,我一定会等。我不能让她看不起我。”

代价:“老五,你变了!不是那个三天换一个的张霂了。”

大胖在中间左手搭在张霂肩上,右手放在代价身上,“好啦!两位,还是想想逃学怎么办呗?”

张霂和代价一齐看向大胖,“把你打残,回去就有的编了。”

大胖秒怂,“别别别,走一个再残一个,咱五兄弟就彻底散伙了。”

张霂看着代价,“也对!那就打个半死!”

也许这就是成长、是蜕变,别随意给别人下定义,每个人都有权利变得更好,走自己的道路,这权利行使的早晚是每个人的自由。在集体生活中,要是一群碌碌无为,那这个集体不会昂扬向上,所以我们都应该做的更好。

回想那年三娘离开,走廊里少了那个飘着走的女孩之友,少了打探消息,传播开来的大喇叭,用张同学话讲:三娘是去做侦察兵了,因为嘴大舌长。但张同学打心眼里佩服他支持他,现在三娘不仅是雷童,他更是张霂的兄弟,愿再见之时他们都能变得更好,这就是人生,总在离别,总在分离,也总会相遇,总会成长,也总会改变。

办公室

三兄弟和周老师对峙中。

张霂首轮发言。

“老师,我们错了,错在重情重义,错在不放心兄弟,错在太不重视成绩,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栽培。”

大胖憋笑憋得脸通红,代价朝张霂竖起大拇指,张霂wink回应。

周老师盯着他,“真该录下来,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给学弟学妹们看看这个滴水不漏的最佳辩手。”

张霂一脸认真地回道:“可以考虑。”

周老师:“来,代价你说说。”

代价还是无论何时的一副臭脸:“老师,要是你,您怎么选?”

周老师不假思索,“我要是在你们这个年纪,我会去送。”

大胖赶紧接过话,“那您看,就别罚我们了呗!”

周老师歪头:“鄙人不才,也是执行任务。”

张霂结束对峙:“好,三千字够么?”

周老师笑了:“外加你省模过680。”

张霂点头:“没问题。”

大胖瞪圆了眼睛,“680?”

高考倒计时200天开始啦!

☆、新邻居

微风拂过教学楼,带来一丝凉意,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享受清凉都是一种奢侈。他们已然切换成紧张的备考模式,承受着一模二模的轮番轰炸。

看着四班黑板上的倒计时,所有人都在努力地学习着,周老师也给自己在教室里加了张桌子来办公,她想要一直陪在孩子们身边。

自从送走方莹和三娘回来,张霂便沉下心来,很少言语,一套接着一套地做着仿真模拟卷,现在他不再玩笑,700分是他的第一个目标,不只是因为答应了小周老师的680,更是为了自己,为了打破文科不能过700的言论。

镜头慢慢地扩大,一点点从张霂侧脸边抽离出来,因为它不想打扰这种宁静,为了梦想而动着的笔尖与纸张发出的声音真是好听。

而这边,方莹已经到了法国两周。

浪漫的巴黎,艺术的天堂。高贵典雅的建筑,绚丽迷人的服装;优雅的举止,高雅的谈吐,从古老的咖啡厅到繁华的街道,现代与古典在这里交融。

果然,巴黎的浪漫是不能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清楚的,就像徐志摩说的那样“到过巴黎就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

这里的名胜古迹,每个角落都暗涌着的罗曼蒂克,在这里留下着感伤气息,和那街头的各种雕塑展现着这个城市的灵魂……

方莹到达巴黎时刚好是早上,拉着行李箱站在那里,不想这里的朝霞竟会变色,她出神地凝望着,天空美得像一幅画,让她沉浸。

周围是巴黎人居住的房子,洁白的粉墙,宽阔的阳台,红色的屋顶,而且屋顶是尖的,那些房子就像用积木拼成的一样,极像童话故事中的城堡。

方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屋子,这间小屋是她所能承受的价格中她最满意的,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徐姐,在聊天中把钥匙给了方莹。

徐姐和方莹都在街上站着,徐姐一身西装,墨镜下的眼睛像看久了巴黎人的面孔,看到方莹的脸,便贴了过来。

用流利的法国充满期待地问道:“你是哪里人?”

方莹看着徐姐,忽然有一种亲切感向她涌来。看了这一路的法国人面孔。她看着徐姐用蹩脚的法语回答道:“中国人。”

徐姐笑了,激动地说着中文:“我也是中国人。”

方莹被徐姐的笑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

徐姐:“是来旅游吗?”

方莹摇头:“不是,是来上大学。”

这句话成功的引起了徐姐的兴趣,继续问道:“什么大学?”

“巴黎美术学院。”

徐姐笑了:“快叫学姐!”

方莹高兴的惊讶地看着徐姐说:“你也是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学姐好!学姐好!”

徐姐笑了:“别叫学姐了,我姓徐叫徐姐吧。我不是学生了。我毕业两年了。我现在在这里工作。你是刚到吗?你有地方住吗?”

方莹点点头:“徐姐你好,我叫方莹,刚刚到,还没有住处。”

徐姐:“我刚到法国念书的那一年。就租下了一个小屋很小。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去住我那间屋子吧。我现在上班。住在单位附近。那个小屋空了很久了。你去看看,可以吗?可以就住下吧。”

方莹有些害怕,提高了警惕:“你的屋子?”

徐姐摘下墨镜对方莹说:“是不是以为遇到了坏人呀?放心。就当我是一个租房子的人。我明白你这种人生地不熟的感觉,因为我也经历过。希望你能够坚持下去,以后还有很多困难,很多路要走。”

方莹感激地说着:“谢谢!”

那些年间在国外碰到同胞,又是一个学校的中国人,都会感觉到很开心,很亲切。

方莹对这个知心的友好的徐姐放下了一点点的警惕。她认为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个人。

而徐姐作为一个经历过方莹现在经历的所有事情的人。

她很明白方莹对她的距离感。但是她也很开心。因为如果以她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了这样一个女孩子让她学业有成的话,她也会很开心。

两个女孩在一问一答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询问着彼此的事情。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徐姐的小屋。

打开门来,阳光照进来,还是很暖和的。一张床板映入眼帘,床边有一张桌子,墙上都是画。

徐姐进到屋里。满是感慨的对方莹说:“这就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小屋。我的努力,我的心酸,它都有见证。我赚钱了之后,就把这间小屋买了下来。因为我觉得它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你看这个床,其实就是个床板,很硬,但我一直都没换过。看这个小桌。我总在这上面写作业。有时候画着画着就睡着了。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方莹看着徐姐站在屋子里面讲述着屋子里的点点滴滴。她很开心,也很感慨,仿佛看到了以后的自己。

方莹说:“徐姐,我很喜欢这个小屋。也感谢你跟我分享这么多你的经历。认识你我真的很开心。”

徐姐拉起方莹的手把钥匙放到方莹手上,说:“认识你,我也很开心,小屋交给你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