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对事业缺乏热情,不愿意在工作中成长,她还能干点什么呢?自然就是盯紧了老公了!这就是这两年他们的感情出现裂痕的根本原因。
他洗完澡,裹上浴巾出来,第一次语重心长地跟老婆谈心:“春红,我想晨星是个聪明的姑娘,她知道,人这一辈子很漫长,男人和女人之间,一时的爱慕很容易发生,但是一世的爱恋很困难,现在这个时代,白头偕老的爱情太难了!”
“晨星如果不能在事业中磨砺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而是年纪轻轻地就回归家庭,自此成为苏玥背后的女人,短时间内也许很甜蜜,但是时间久了,难保不会因为自身的贫乏而令他们的这份感情褪色,而苏玥又是那么出众的男人,她以后,凭什么去战胜情敌呢?”
谢春红愣住了,她虽然知道结婚了并不意味着一段感情就此尘埃落定,但是她也没有想到,女人结婚后,还要一直保持成长才能让自己有魅力,才能让老公一直爱自己,她突然有些紧张了,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可爱了,不再爱我了?”
光头第一次没有哄她:“你如果一直这样不信任我,总是没事找事,不好好工作,也没有自己的梦想追求,我真不敢保证,我以后不会移情别恋!”
谢春红:“……”
这天晚上她想了很久很久,第二天一早她就回了剧组,临走时对光头说:“我以后一定好好拍戏!”
——
到了杭州,苏玥先带她去了第一人民医院,宋培基已经通过熟人给他约了一位皮肤科的专家,那位专家特地在医院的诊室里等着他们。
专家看了看晨星的脸,又问了问她正在吃的药,让苏玥放心,晨星的脸一周之内就能消肿,让她们耐心地等几天。
回到湿地别墅,已经快十一点了,苏玥搂着晨星下了车,本以为大家都睡了,没想到宋培基还在客厅里等着他们。
见他们回来,宋培基看了看晨星的脸,确实像佳佳说得那样,一边小一边大,看上去有点吓人,他从兜里拿出一小管药膏,递给了晨星:“这是我从特殊渠道弄到的消肿的药膏,配方很精细,可以用在娇嫩的部位,你尽管抹在脸上,保管你明天就好了一大半。”
晨星真心地谢过了宋培基,一回到房间,就让苏玥帮自己把药膏抹上。
这个药膏清凉清凉的,抹上去非常舒适,就是有一股薄荷味儿,晨星怕苏玥闻不惯,跟他商量:“要不我去隔壁房间睡吧?”
苏玥不肯:“没事,我没有那么娇气,你在我身边我才能睡得踏实。”
洗过澡后,两人一起躺下,苏玥想搂着她睡,又怕自己晚上不小心碰到晨星的脸,两个人选了几个姿势,最后才发现,晨星侧着睡,苏玥从她的身后搂着她的腰,这样就不会碰到她了。
清晨五六点的时候,晨星被苏玥硌醒了,她知道怎么回事,顿时全身都燥热起来。
她轻轻地动了动,苏玥也跟着醒了,问了句;“怎么?不舒服吗?要不要咱俩换个方向再睡?”
晨星不敢回头,小声说:“你要是真的想了,我可以……”
苏玥愣了一下才领会过来,亲着她的耳垂笑道:“这个真不是我有想法,这是我们男人正常的生理反应,以往咱们没这么睡过,你不知道,50岁以前的男人,如果清晨没有这个现象,那才是身体出了大问题。”
原来是自己想多了,晨星不好意思了,捂着脸准备换个姿势睡,突然觉得自己的左脸一点也不疼了,难道是脸上的伤彻底好了?
她跳下床去卫生间里照镜子,非常惊讶地发现:她的脸竟然消肿了一大半!
她高兴地跑到床边,让苏玥看她的脸,苏玥仔细看了看,确实消肿了,看来宋培基给晨星的药膏,真是管用啊!
他拿过宋培基给晨星的那管药膏,外表毫不起眼,也没有任何标签,如果不做特殊说明,谁都不会多看一眼,竟然有这样的神效。
第一百九十四章 潜规则
早上一坐上餐桌,晨星就又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她的加料鸡汤。
苏玥看了晨星一眼,晨星就自觉地给自己盛了一大碗,一口气喝了下去,喝完后她又看向苏玥,苏玥对她笑了笑,她就又给自己盛了一碗。
见他俩吃个饭都在眉来眼去,宋培基跟张鑫深受刺激,两人端了两盘小菜,避到隔壁的小餐厅里去了。
胡佳佳很是羡慕,她跟王晖也恋爱一年多了,却从来没有这样蜜里调油过,她也说不清为什么,两个人的关系总是燃不起来,就像在高原上烧水一样,烧到七八十度以后,死活烧不开。
也许这就是缘分,表哥当初跟苏珊在一起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两个人甜腻到有默契的感觉。
今天就是中秋节,吃过早饭后,胡佳佳邀请晨星跟她一起下厨,她总觉得外面买的月饼不好吃,想自己做一些出来,她厨艺平平,本来没把握做好,现在晨星来了,她看起来手很巧,就想一起试一试。
晨星就跟胡佳佳一起在厨房里揉面、做馅,家里临时请来的厨师早已把该买的东西买齐了,这会儿见她俩的兴致高昂,就在一边打下手。
张鑫的家就在杭州的郊县桐庐县,苏玥给他两天假让他回家看看,张鑫吃过早饭就走了,宋培基跟苏玥在书房里说事,苏玥跟他说起光头跟风华的恩怨,觉得风华这样打压光头的背后,可能另有隐情,宋培基一听光头的出身,立马猜出了事情的原委。
宋培基的日常工作里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了解文化圈里的资本动向,他的人经过这两年的排查,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首先,国内大部分影视制作公司的背后,都有港台大佬和外资介入的身影,也就是说,这几年国内影视制作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外部资本的大量进入。
这些外资进入这些影视制作公司,附加的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捧红他们指定的那些人,这些人可以是港台的演员,也可能是华夏内地的演员。
这个条件表面上看着没什么,但是内地的影视公司照做之后,内地的影视圈逐渐形成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某些被资本加持的、没有演技的年轻演员爆红,而老戏骨、老老实实演戏的演员反而没戏演、片酬极低。
在前两年,华夏影视圈是由“北圈”、“南圈”、“川圈”和“京圈”四大圈子组成,大部分影视公司都自觉地站队、结盟,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最近这两年,因为背后投资人的趋同,北圈渐渐跟南圈合并,川圈跟京圈成为了兄弟,大家都成了有组织、有任务的人,做起事来同气连枝,共进退、共谋利益最大化,本来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最近他们发现,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权威不断被挑战,而损害和挑战他们的,就是少数不进圈的影视制作公司或者单飞的演员,比如说汪兆星自己组建的阳光明媚制作公司、光头这样野生的没有经纪公司的演员。
那些进圈的影视制作公司,选演员只看资本的脸色,根本不管演员演技的好坏,而汪兆星这样的导演,选演员更看重演技,片酬更是跟演技成正比。
像汪兆星拍这部电视剧,他虽然因为资金不足将女主给了黄萌萌,可是黄萌萌的片酬,四十集的戏份只有150万,跟该剧组里的配角片酬差不多,因为在汪兆星的眼里,黄萌萌的演技,就只值这个价。
这个开价方式完全打破了圈子里影视制作公司的潜规则,在他们那里,为了向投资人多要制作经费,主演们的片酬被抬得很高,制作经费连年上涨。
而影视公司赚钱,靠的就是一个萝卜两头切的法子,他们一边虚抬市价,提高制作费用,从投资人手里拿到高额的制作经费,一边私下跟那些没演技的主演达成共识,从他们虚高的片酬里抽成,轻松地赚了不少钱。
现在有人想打破这个局面,想把他们一手带歪的市场矫正了,他们怎么可能允许?
更令他们恐慌的是,观众不会一直傻下去,他们迟早会觉醒,会觉得有演技的演员演出来的戏才好看,像汪兆星这样的导演多了,以后他们拍的戏还怎么卖得出去呢?
所以汪兆星拍戏拍到一半的时候,投资人邱毅突然拿不出钱来,而光头作为汪兆星的帮凶,早就是他们重点打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