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却是在一间客栈里,房里的桌子上还摆满了精巧玲珑的菜品,茶香悠袅,点心香甜,与那腻的发慌的猪油味一比,天差地别。
那人的声音比世间的一切美酒都要醇厚,“我看了,你那幅画画的很好,十文钱给少了,就再请你吃顿饭吧。”
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在一起谈经论道,那时候他张扬恣意、风采绝尘,以桌面为纸,以筷子为笔,胸怀天下,指点江山。他们道边将拥兵自重的问题,探讨榷盐令的利弊,还一起大骂了两党争斗,说着说着便是一夜未休。
他兴高采烈,却也是大病之身,临近黎明才不支睡去,醒来却把一切都忘了。
难怪当初在东市茶楼初见时,李释会隔着一扇轻纱帐子打量他,难怪当初琼林宴上,李释一眼就知道哪里最适合他。
可他过度解读那眼神里的意思,以为那是调侃,是嘲弄,忿于自己无论干什么一眼就被被看穿。
他的敌意来的莫名其妙,如今想起来,不过是想再找回那种势均力敌的感觉,不甘心于自己初次交锋就处于劣势。
苏岑掏了几次才找到随身带着的钱袋子,从里面倒出一枚铜板,怀在胸口,背脊颤抖地厉害。
李释起身,安抚道:“当初那个一身傲骨的少年还在,一直都在。他为大周平冤狱,正律法,主持公义,在强权暴政面前始终也不肯折腰。”
“他没错,只是在众人皆醉中独善其身而已,他若真是选择了那十两银子,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苏子煦了。”
“宿州城也好,长安城也好,都不该成为禁锢你的枷锁,河清海晏,你还得替我看着。”
苏岑难得睡了一个好觉,梦里什么都没有,睡的酣甜又踏实。
一觉醒来天已经晴了,城外的灾民大批涌入,终于得以饱餐一顿,熙熙攘攘的人声总算给先前的假城带来了生气。
李释在处理完这一切之后也已经快马加鞭回京了。
当年李释给他留下了十文钱和一身傲骨,如今又为他破除枷锁,还他自由之身。
一场大梦终究醒来,一切回归正轨,他早就知道自己可能不能陪着他走到最后,但在大周疆土覆盖的地方,李释就与他同在。
从宿州回来以后苏岑就不去灵元寺了,也不再是之前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都沾样样都独有造诣。并且慢慢帮着苏岚处理茶铺的生意,本就是冰雪聪明的人,跟着苏岚几趟下来,上手的倒也挺快。
苏岚大喜过望,见人总算有了精神,又试探着提了提成家立业的事儿。
没想到苏岑没怎么犹豫就点了头,男大当婚,自己听从兄长安排就好。
苏家少爷与王家小姐的婚事定在腊月初八,迎亲当日,红妆十里,一时之间万人空巷,据城里的老人回忆,已经有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
新郎倌迎头骑着高头大马,面色如玉,仪表堂堂,身后跟着艳红的八抬大轿,轿子后头单是嫁妆就铺展出将近一里地去。
苏府之前,林宗卿亲手提的四个大字——佳偶天成,一点也不比当初在贡院门前提的器小。
有了刺史大人做榜样,扬州城内大大小小的人物纷纷到场,偌大的苏家宅子竟险些装不下来。
良辰吉时已到,三书六礼皆已齐全,一对新人由一根牵红引着缓缓上前,来到正堂之下双双站好。
恰在此时,人群之中却出现了骚乱,一个身影破开人群上前,直接冲到了正要行礼的庭堂之上。
“苏公子,京城六百里加急!”
说起来这人苏岑认识,是英国公府的一名下人,平日里都是听从郑旸调遣。苏岑皱了皱眉,一时不明白郑旸这又是要搞什么,刚欲上前,却被苏岚一个眼神制止了。
“吉时已到,先把礼行完。”
苏岑犹豫一番,确实不好让这么些人干等着,只好对那名奴仆示意稍等。
刚转过身去,那名奴仆一急之下断然出声。
“宁王李释涉嫌勾结突厥、谋害先帝、意图谋反,暂将其扣押兴庆宫中,不日问斩!”
第213章 奔赴
苏岑的脑中闪过一声尖锐的蜂鸣,身形在大庭广众之下目之所及地晃了一晃,第一反应是郑旸这厮又在跟他开玩笑。
但当即又明白过来,再给郑旸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拿他小舅舅开玩笑,况且还是这种玩笑。
刚一收神,苏岑立马起身就往外走。
“子煦!”苏岚在身后喊了一声,声音冷的吓人。
苏岑回头,目光坚定而决绝,“你知道的,我一定得去。”
苏岚抿着唇静默片刻,“至少先把礼成了,不耽误你多少功夫,这么多人看着呢,成何体统。”
苏岑扫了一圈,这座上的高堂、满庭的宾客,这些人都是来贺他大婚的。如今一副副目光正对着他,好奇者有之,忧虑者有之,等着看笑话的也有之。
“这礼我不能成。”苏岑目视前方断然开口,满座哗然。
“苏岑你什么意思?!”王家少爷忍不住上前一步,“我妹妹岂容你这般玷辱!”
“王家小姐秀外慧中,冰清玉洁,我不曾染指过一丝一毫。麻烦在场的诸位做个见证,今日这礼没成,只因我苏子煦狼心狗肺,与王家小姐并无半分瓜葛,要打要骂冲我一人即可,日后王家小姐嫁娶随意,还望诸位不要为难。”
凤冠霞帔之下传出几声哭腔,“我可以等……”
苏岑摇了摇头,意识到人看不见又道:“不毕等了。”
“今日我苏子煦在此负了王家小姐,活该遭受天谴报应,”声音拔高了几分,“就咒我孤独终老,就此断子绝孙!”
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恶毒的诅咒轻易都不敢说出口,却有人拿来自己咒自己,到手的娇妻美眷不要,赚得一个人人嗤之以鼻的名声,到底图的什么?
高堂之上苏父一拍桌子,“今日你敢走了,我苏家就没你这号人!”
苏岑目光垂下,柔缓了几分,上前几步跪了下来,高堂之上的苏父苏母脸色发白,说不好是悲是怒,苏岑把头深深叩下去,“子煦不孝,让爹娘操劳半生,到头来还要惹世人非议。“
再直起身子,“我今日败坏家门有辱门风,自认无颜再做苏家子弟,自此与苏家断除一切关系,今后或落魄或潦倒,都与苏家无关。”
“你,你……”苏父的嘴唇颤了几颤,手狠狠拍了几下桌子,“你到底想干什么啊?就非要去蹚那趟浑水?咱们平头百姓,就安安生生过日子不行吗?”
苏岑低下头道:“王爷若是出事了,这安稳的日子只怕也不长了。”
苏岚站在一旁,却是忽然就明白了,他就是要当着这些人的面把事情做狠、做绝,就是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与苏家断了关系。
此去京城前路叵测,据刚才所说,李释犯的是谋大逆的重罪,他既然毅然要去,那便是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他是不想让他们受到牵连。
“一定要去?”苏岚问。
“他若是好好的,要我怎样都行。”苏岑轻声道,“但他若有一点差池,刀山我陪着他,火海我也陪着他。”
苏岚拳头蜷起又放下,一口牙都快咬碎了,终是摆了摆手,“去吧,这里有我。”
苏岑冲人一揖,扭头决然离开。
一席红衣打马过巷,驶过扬州的十里长街,一路奔赴长安而去。
相比当年从马背上摔下来,他马术精进了不少——都是一次次情急之下逼出来的,如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几乎不眠不休,第三天才擦着天黑进了长安城的城门。
刚一进城就被郑旸截了下来,郑旸拉着他那双寒风之下皴裂了的手,一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只能一遍遍重复道:“你可算是来了。”
苏岑皱眉:“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旸谨慎地环视了一眼四周,拉着苏岑边走边道:“上车说。”
上了马车苏岑才发现这车上食物铺盖一应俱全,显然是一直守在这里,生怕错过了他。
“你这穿的都是什么?”郑旸瞅了瞅他身上的红衣道。
“我的喜服。”苏岑把满是风尘的衣裳脱下,随手抓了郑旸一件衣裳穿上,“先说正事,什么叫谋害先帝,先帝不是病死的吗?”
郑旸张了张嘴,也只能先把满腔疑问压下,道:“先帝当年确实是罹患了重病,这点太医院里都有案档留存,可事情就出在先帝死的当天上,一个为先帝置换丧服的老太监说,先帝脖子上有一道青紫色的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