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635)

在外面找了一家饭店,林楠定了个包厢,双方就在包厢里面见了面。

于秘书见面,就把一个公文包给了苏青玉了。

说是吕书记留给她的东西,都是这些年吕书记在边州积累的经验,对每个地区岗位的人的了解情况。

吕书记在离开之前,都还在整理这些东西。就是在最后的时刻给苏青玉再留点什么。让她在边州的路更好走。

“吕书记说,你是他找过来的,就要为你创造好的工作环境。让你少走弯路。”

苏青玉问道,“吕书记是在省城医院吗,我想去看他。”

“您还是先看信吧。看完就知道了。”

于秘书提醒她看吕书记留下来的信件。

这封信很长,写着吕书记这些年来在边州的一些感悟。

写他前期的摸索,后期的无奈。也写他对苏青玉能来到边州的惊喜。

“边州是好的,只是没能遇到一个带它走上发展之路的领导。青玉同志,我相信,你就是那个能带它大步向前的领导。”

”我给你留下的资料,你可以参考。那些名单上的人,都是这些年来我观察的结果。这些年来,他们都默默无闻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面为边州默默奉献……

边州不缺好干部,只是千千万万的好干部,也需要有人带领他们。”

“也不必再来看我了,我这一辈子奉献给了自己的理想,给了边州。唯独没有陪伴自己的家人。如今边州有了你,我终于可以安心放手,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了。”

苏青玉心情沉重。

沉默了好一会儿,这会儿她也接受了一个现实,吕书记真的把边州交她手里了,他是真的离开了。

她问于秘书,“吕书记的能好起来吗?”

于秘书沉默。

吕书记这么一离开,倒是没人知道他消息了。

连徐市长他们打听,都打听不到。倒是省里的任命很快就来了。

徐市长果然接了班,成为了边州保护伞。以后就是徐书记了。

而苏青玉这位才在这里任职一年多的常务副市长,也直接接了班,成为了边州市市长。

虽然大家早就听到消息,且早有预料,可真来了消息的时候,还是挺惊讶。

毕竟苏青玉才三十出头,且来边州时间并不长,一届都还没任满呢,这就上去了。直接主政边州了。

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市长,愣是将她的那个副字给去掉了。

任命宣读完了之后,徐书记他们热情的邀请省里组织部过来的这位副部长吃饭。

因为年底工作忙,这位副部长婉拒了,倒是和特意和苏青玉说了几句话。

“恭喜你了,青玉同志。你可算是我们湖云省最年轻的市长了。”

苏青玉微笑道,“都是领导们的信任和栽培。”

副部长笑道,“你做出来的成绩也是很让领导们满意。青山计划连省里的领导都是关心过了。都等着边州全面实施呢。”

苏青玉笑道,“在完成周全的安排之后,我们也会尽快在边州实施,争取边州人吗全面富裕。”

副部长笑了起来,叹气道,“你知道吗,就在前几天,你们的吕书记躺在重症病床上面,拉着省里领导的手说,边州市长除了苏青玉担任,其他任何人,他都不放心。他愿意用自己几十年的党性保证,青玉同志,可以承担边州重任。”

“……”

苏青玉一下子哽住了。喉咙里都觉得有些疼。

等副部长上车离开了,苏青玉才深吸一口气,对着省城的方向,“我也愿意用我的党性保证,我会带领边州走上致富路。”

……

任命完成之后,苏青玉就正式走马上任,成为边州市市长。

接替她位置的是原来的农业局的一位老同志。

至于常务副市长的位置,则由主管文教卫生的连副市长担任。

一切职位调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愣是赶在春节前,把所有工作交际完毕了。

苏青玉算了算时间,今年可以回去过个年了。

毕竟明年开年才开始各项准备工作。一年的时间也够了。反而是明年春节有很大的可能在边州过了。

因为吕书记的事儿,苏青玉越发觉得人生无常,所以今年决定还是回苏家屯过个年,和家人们相聚。

苏青玉这个工作狂决定放下工作好好过个年的时候,新上任的徐书记开始烧他那三把火了,连续开了好几次会议。

全部都是针对开春进行推广青山模式的提议。

不过开了几次会议下来,苏青玉就发现了,徐书记是真的很保守的一个领导。

他虽然愿意复制青山模式,但是却不是完全复制。比如他愿意农民同志们种植药材,但是却不愿意在各镇开展工厂,针对农村大规模招工。而是认为应该在边州市各县城,面对城镇年轻人进行招工。

原因是青山人少,还能在各村招工。但是如果推广到整个边州,这就是把农村大量农业人口转化成了非农业人口,风险太大。

大量的年轻劳动力离开了田地成为了工人,会给农村造成很大的劳动力缺口。

特别是苏青玉推广全面义务教育,更是影响特大了。

如果每个孩子都念了书,并且长期在城镇住读,以后他们还会愿意回农村生活吗?

如果不愿意,城市也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会不会出乱子?

每一条都是有理有据的。这也确实是他们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他们并不知道未来市场会越来越大,需求劳动力越来越多。只能依照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来做安排。

第465章

徐书记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较周到,还特意问了苏青玉一句,“青玉同志觉得怎么样?”

他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苏青玉的支持的。

毕竟苏青玉有吕书记留下的班底,加上省里领导重视她,这要是和自己唱反调,那可就容易添麻烦了。

徐书记这人就不喜欢麻烦。

其他人也看向苏青玉。

这毕竟是徐书记第一次征求苏青玉的意见。

边州市领导班子里的两位老大正式的交换意见。

这代表着未来他们的相处模式。

苏青玉当然不认同徐书记的提议。这是完全把她的计划中的重点给撇一边了。

哪怕短时间之内,农民同志确实也能依靠种植药材赚钱,可他们的思想却还停留在过去。

这样就意味着,如果政府一直带着他们种药材,他们确实能赚钱,但是一旦边州政府换了政策,他们就没法赚钱了。

而苏青玉刺激年轻人走出来,也是杜绝这个风险。年轻人走出来了,才能够接触新的世界。才能够学会如何自主的致富。以后哪怕政府不帮他们,他们也能学会自己去销售,去学习如何种植。

不过这会儿她倒是不想和徐书记直接对上。

哪怕她这边有吕书记给她留下的底牌,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也不想闹的这样僵。

团结协作,才是发展的主要力量。

苏青玉凝眉沉思片刻,然后道,“在发表意见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核实。”

徐书记挑眉,“你说。”

“边州有多少耕地,多少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多少。”

“边州城市有多少人口,待业人口多少。不同的年龄层,文化层,各有多少人?”

“这些,徐书记您做过详细的普查吗?”

徐书记:“……”

“徐书记您考虑的很周到,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但是我们也要更详细,更周到。比如耕地如果不够,未来农村人口过剩,分配到人均的收入是否能够达到致富标准?所以我建议,先把这个普查做清楚了,我们再进一步商讨,怎么样?毕竟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我们都是没有发言权的。”

苏青玉这几个问题,愣是把徐书记给问懵掉了。

直接又把他提出的问题打回来了。

他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又不能否认苏青玉这个提议也有道理。

于是板着脸道,“那,就先把这些普查清楚再说吧。”

苏青玉笑着道,“我同意。要开展工作也是要和青山那样进行普查的,正好也一起做了。也不耽误事儿。那就暂时这么定了?”

徐书记嗯了一声,然后安排人民政部门的同志和农业部门的同志负责这事儿。

散会之后,大家各自找自己的领导。

湖涂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