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郑方义在去考察过曲中的情况之后,他已经当机立断,在曲中买下好几个农家院子了。
这年头的老房子实在是太便宜了,郑方义买了六套农家院子,花的钱竟然还没有他现在住的这个楼房多!
那几个院子刚好在县城到曲中的马路两边,而且是房子对着马路,院子则在另一边。这几个院子只要稍微收拾一下的话,直接就能打开门做生意了。
而且这种情况还只是暂时的。
曲中越受县里重视,县里就迟早会把曲中附近这一块儿地给重新规划一下。而那个时候,才是郑方义真正靠那几个院子赚钱的时候。
他本来没想过让老太太也在曲中附近买房,他给老太太和秦慕童找的房子,更多的还是楼房。
不过老太太显然对楼房没多大兴趣。
既然如此,郑方义就想到了他在曲中附近买的那几个院子。
要是老太太真想在曲中那一带买房子的话,他大可以把自己刚买下来的房子转手一套给老太太。正好那些房子的手续还没有办下来呢,他到底直接选一户落在老太太和秦慕童头上,也挺省事儿的。
老太太一听还真动了心。
买套以后肯定能涨价的房子,还能顺带着照顾孙女,这么好的事儿,她还犹豫个啥呢?
“那方义你什么时候有空,带我过去看看啊?”老太太问道。
郑方义看出老太太的心思,笑道:“韩奶奶,您什么时候想去看都可以。”
“那就现在吧!”老太太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说着就站了起来。
郑方义脸上的笑容慢慢僵住了:“……韩奶奶,也不用这么着急。这会儿日头还大着呢,要不咱晚点儿再去?”
第110章 勘查
在郑方义和秦慕童的联手相劝之下,老太太到底还是答应先休息一下,等到日头慢慢落下去之后,再去曲中那边儿看看情况。
趁着老太太去午休了,秦慕童这才似笑非笑的看着郑方义,低声道:“你这几天,到底打听了多少房子的消息啊?”
她不过就提了一下,说自己想劝奶奶来县里买房。没曾想,郑方义这不声不响的,竟然连她们家在哪儿买房都已经想好了!
秦慕童知道,郑方义这是想帮自己。
事实上,郑方义也的确帮了她们大忙。
要不然的话,若是秦慕童自己去打听,她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把县里的房子打听得这么清楚呢?
郑方义嘿嘿一笑:“我也就随便找人打听了一下而已,也是碰巧了,才打听了这么多。怎么,你不想在曲中附近买房吗?其实我这里还有不少楼房的消息,就是还没来得及跟韩奶奶说。”
“不用了。”秦慕童摇摇头道,“其实我之前的确想过买楼房住的,主要是住楼房的话,用水和煮饭方面都会比较方便一点,可以让奶奶住起来更轻松。不过,要是奶奶还是喜欢住老房子的话,那买个老房子也好,奶奶住得也能自在些。最重要的是,老房子可比楼房要便宜多了。”
郑方义嘴角一弯。
也是。
就算老太太更钟意楼房,但若是让她知道楼房和老房子的价格差距的话,她肯定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老房子的。
而且,楼房太贵,老太太最后未必会舍得花钱买。可要是老房子的话,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那你自己呢?”郑方义问道,“你以后想住什么样的房子?”
秦慕童微微一笑:“住什么样的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奶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而且,其实我和我奶的想法差不多,我也觉得,住带院子的房子,比住楼房要更好一些。”
郑方义:“……”
看来他那几个院子还真是买对了。
童童在他这儿住了半个月,竟然还是觉得老房子比这楼房好。
这到底是他太失败了呢,还是他这房子太失败了啊?
等到老太太午休起来,外边儿的日头也没那么晒了,郑方义就带着老太太和秦慕童一起,去了曲中。
这一次,他是自己开的出租车过来。
现在的出租车跟后世那轿车型的可不一样,更像是一个面包车,可以搭载更多的人。而且现在做出租车还是挺便宜的,起步价才一块钱。
当然了,就是这一块钱,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花的。毕竟现在的人们的工资水平,也和后世的没法儿比。
老太太看着这黄色的出租车很是惊奇:“这就是城里的出租车啊?方义,这车子是你的吗?”
郑方义笑道:“算是吧,不过我们每个月都要向公司交一笔费用的。”
出租车本身也就是辆车而已,再怎么值钱也有限。真正值钱的还是车顶上的那个有出租车标志的顶子,有这东西才算是正规的出租车,才有资格在街头招揽客人。
老太太似懂非懂的,在秦慕童的搀扶下上了车。
“这车子坐着可真舒服啊!”
只坐过拖拉机的老太太摸摸椅子,又摸摸车窗,看哪儿都觉得稀奇,仿佛一辈子都看不完似的。
秦慕童也是第一次乘坐这个年代的出租车,同样十分好奇。
郑方义发动了车子,车子一点儿也不颠,微风徐来,带给人一阵阵凉爽,也将空气里的燥热驱散了几分。
这出租车比拖拉机是要舒服很多啊!
秦慕童:让郑方义知道老太太拿出租车跟拖拉机比,也不知道他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曲中附近。
秦慕童之前来这里参加过高考,所以她对曲中附近的环境还是略有了解的。
当然,这点儿了解,仅限于她当初从县城进入曲中的这条路。
这条路附近的民居并不多,但原本住在这里的人显然已经略通商机,开始借助自家的居住之便,做起了跟学生有关的生意。
小饭馆、文具店、零食铺、书店……小小的一条街,竟然还真是把能跟学生做的生意都给做完了。
不过如今正值暑假,这些跟着学生走的铺子生意显然没有平时那么好,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正处于歇业阶段,但也有少数开门的店铺。
而且这些人家多是本地人,他们还有自己的地,不做生意的时候还要忙农活,也闲不下来,更不愁赚不到钱。
要是这里的房子,除了挨着县城之外,其实和新民村也没什么区别。
可人家就是占了地利的便宜,住在这儿的人,那小日子可比新民村的人要好过多了。
“韩奶奶,我之前就找人打听过了,那边的几处老房子,都是要卖的。”郑方义把自己已经买下来的那几座老房子指给了老太太看,“这些房子虽然不是个个都带院子的,但是它们都有坝子。您要是看上了,咱到时候自己围着坝子修座墙就行了。而且这几处房子虽然不是正好在马路边上,但离得也不远,而且中间没有障碍物。到时候您不管是想做生意还是干什么,咱再把路边那块空地买下来,盖上一两间房,照样能当铺子用。哪怕您自己用不上,咱还可以租出去,收点儿租金呢!”
咦,还有这种赚钱方式?
老太太听得来了兴趣,拉着郑方义聊了不少这在学校外边做生意的事情。
郑方义无比耐心,打定主意要把老太太哄得开开心心的。
他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韩奶奶,您不是会做衣裳吗?我记得您家里还有台缝纫机呢。到时候咱把缝纫机搬过来,您没事儿的时候就接点缝缝补补的活儿,也不累人。这学校里孩子多,难免有需要缝补的时候,您不愁接不到生意!”
老太太眼睛一亮:“真的吗?”
她本来就是想在县城买房的,唯一的顾虑就是搬过来后她没事儿可干,成了个吃白饭的。可要是她这老太婆在城里也能找到门路赚钱的话,那意义可就太不一样了!
第111章 存折
“当然是真的了!”郑方义毫不犹豫的道,“不过就是学生里有钱的肯定不多,韩奶奶你想在这附近接活儿的话,那收费肯定得低点儿才行。要不然的话,人家怕是舍不得上您这来。”
“那不怕。”老太太摆摆手道,“我老婆子也没那么黑心。这一笔生意能赚个一分两分的,那我就不愁了。”
郑方义笑了起来:“韩奶奶你要能这么想的话,那这以后肯定不愁没生意。咱薄利多销,这日子总能撑得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