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芳华(119)

作者:鸿鹄为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轩辕季风惊住了。

她居然什么都知道。

她居然把他看得这样透彻。

轩辕季风觉得他在晋楚染的面前就像是一个透明人。

这个世上真的有如此跟他心意相通的女人么?

“你是为了信阳侯府才这么做得吗?”

晋楚染摇了摇头:“我是为了殿下。”

片刻后,轩辕季风眉宇一蹙,忙一把回握住晋楚染的手:“不要离开本王好么?”

晋楚染笑了笑:“殿下说笑了,我是靖王妃,怎么离开?”

轩辕季风轻吁出一口气。

隔日,从靖州发去京都的快马捷报就已经被小禄子好生送到了轩辕雄风的手上,轩辕雄风翻开看后,晓得是靖州大捷,轩辕雄风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插着红羽的大捷急报,因而一时不免喜上眉梢,整个人都变得神采飞扬起来,昂首挺胸的迈开了大步去上了早朝,早朝一个时辰,轩辕雄风就夸了轩辕季风半个时辰,却还在赞不绝口:“靖王文武双全,身在靖州区区城防军竟也使得绝佳妙计让荆楚十万大军整整退兵二十里,有子一人,堪比轩辕二十万大军挥师而下,朕心实在颇得宽慰!”

“靖王确实颇有皇上当年英武雄姿!”

晋楚是道。

轩辕泽粼身为太子自然也在朝上,为众臣之首,却只是静静站在轩辕雄风面前听着,心中羞愧难当,不觉就微微颔下了首去,因着轩辕雄风今日一直在前朝大赞轩辕季风文武兼济,所以轩辕泽粼面上一时就被轩辕雄风的话弄得很是难堪。

本来前朝许多大臣对于轩辕泽粼的太子之位一直都颇怀有几分观望的态度,直到轩辕季风因为德妃的事情大闹了一通后被轩辕雄风一怒之下遣到了靖州去当了靖王,这些人前人后的闲言碎语才稍稍消停了些,但今日轩辕雄风却又这么反口一说,搞的大臣们心里又都开始忍不住更生出了几分暗暗的猜测来。

若说前朝有十成的大臣,那么应该有八成都是不大看好轩辕泽粼的,并不是因为轩辕泽粼才干比之轩辕季风差上多少,而是一直以来轩辕雄风都不大宠爱皇后,自然也就不大喜欢轩辕泽粼。

跟着,轩辕雄风大笑了两声,又继续说道:“德妃生来聪慧贤淑,因而靖王也深得其要!”

这一句一句就宛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剜在轩辕泽粼的心上。

他不明白。

为什么不管他多么努力。

但在轩辕雄风的心里他却永远都比不上轩辕季风的一星半点。

不就是让荆楚退兵二十里吗?

若换成是他也一样可以!

轩辕雄风话音未落,北堂熠煜却就侧走一步道:“皇上今日已经在众臣面前吹嘘了靖王大半个时辰,皇上可是心里有意要将靖王召回京都来?”

其实朝上几乎所有的大臣心里都有这个疑问。

但同时众臣也都知道轩辕雄风的答案十有八九是肯定的。

所以才没人提起这话茬。

因为众臣心里明白这话茬只能由轩辕雄风提起。

轩辕雄风乃是轩辕帝王,要面子是肯定的。

轩辕季风原本就是轩辕雄风遣去靖州的,因而无论谁提这话茬,但凡轩辕雄风点了头,就都会好像是握住轩辕雄风的胳膊让他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巴掌一样。

谁敢?

北堂熠煜这话一说完,众臣心里都不禁感到了一阵颤颤。

北堂熠煜自然也是知道,但为了不让轩辕季风回到京都来他也只能这么做。

以命相搏罢了!

晋向邺随即侧眸看了一眼北堂熠煜,心里忖度,北堂熠煜这一句话竟就好生堵了轩辕季风回京都的路,也堵了小六回京都的路,心里就已经忍不住恨恨了起来,于是忙也驱身上前道:“靖王少年英武,足智多谋,靖州地处边境穷匮而苦寒,靖王也饮冰食檗,以俭养德,克勤克俭,一战便大获全胜,颇得皇上一脉之嫡传。”

“嫡传?”

左都督司徒立一面亮声质疑,一面侧过头去紧紧视住晋向邺:“这嫡传二字也是什么人都能当得起的?”说着,司徒立不乏好笑一声:“想来德妃娘娘至死,皇上也并非赐予过其皇后尊衔吧?信阳侯爷信口雌黄了!”

晋楚是却也抽身更上前一步缓声道:“左都督!德妃娘娘虽至死未曾获封至皇后尊衔,但前朝后宫又有谁人不知,德妃娘娘一直以来都是宠冠六宫,且靖王也一直都是皇上最为看重的皇子。”

北堂熠煜轻笑了笑:“可最后却也是靖王在文德殿前无理取闹,深深伤了皇上的心。”说完,北堂熠煜就抬眸视住轩辕雄风。

晋向邺还要再说,轩辕雄风却就轻叹了一声道:“朕无意要靖王回京都,”说着,轩辕雄风就低眸看了一眼北堂熠煜,才又朝下头众臣环视了一圈道,“靖王既然在靖州能大展拳脚,朕也不必横加枝节,靖州一直以来都是几国兵家必争之地,荆楚、蛮族都虎视眈眈,且靖州为轩辕险境要塞,若是靖州一失,随后丰州十二城便会转瞬陷入危机,只是一直以来朕都苦于靖州离京都太远,实在难以顾及,如今有靖王替朕安稳镇守,朕倒也能多存几分放心。”

轩辕雄风的话已经无可再说。

既平息了前朝的争论不休,也肯定了轩辕季风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一时无声。

其实朝堂之上最为轩辕雄风这番话感到心痛的也就是轩辕泽粼了。

轩辕泽粼一句话没说但心里却好像万马奔腾而过,经历了一场极激烈的辩驳。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

北堂熠煜晓得,不禁侧眸看一眼轩辕泽粼。

轩辕泽粼稍稍低眸,眼睛里空洞无光。

含着一丝无望。

第142章 想她吗?

湛蓝色的夜幕上一弯新月悄悄升起,还有几颗星星正在发出微弱的光亮。

老祖宗、姬氏以及荆氏在信阳侯府的前厅中刚用完了晚饭,若春好生斟上了一壶新茶来,姬氏缓缓端起茶盏,低眸视了一眼,笑了笑道:“可真是好茶,碧透的!”

老祖宗却叹息一声:“你们可听说了?”

姬氏笑问:“听说什么?”

老祖宗道:“前朝的事。”

姬氏“哦”一声,含笑道:“侯爷回来就跟我说了,好生气的模样!”

荆氏听言指尖轻轻一颤,不免稍稍侧头看住姬氏。

姬氏随后挣一挣眉道:“安国侯爷前儿才袭了爵位,今儿就开始蹦跶起来了,还真是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老祖宗笑:“安国侯爷哪里是今日才蹦跶起来的?承袭那日大办家宴的时候不就已经显尽了风头?”说着,老祖宗就摇了摇头道:“前儿我还想将小六嫁入安国侯府呢!”

荆氏含笑道:“日前安国侯府给前朝大臣都发了家宴请帖,却唯独略过了信阳侯府。”

姬氏浅笑道:“幸而小六嫁给了靖王!”

荆氏却轻叹一声道:“小六这个孩子也太过聪明了些,恐年有不寿。”

姬氏不明所以。

老祖宗稍稍往后靠了靠,举眸看住荆氏道:“你看出来什么了?”

荆氏淡淡道:“想来靖王在靖州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大获全胜并让荆楚退兵二十里其中不无小六的辅佐襄助。”

老祖宗问:“何以见得?”

荆氏道:“算一算,靖王去到靖州时日并不短了,在小六去之前靖州却无一点动静,但就在小六嫁去靖州的月余却就有这样的捷报传入京都,实在让人浮想联翩,若说小六一点没有插手,这时间却是不是也太过巧合,不管旁人如何想,我首先是不信的。”

老祖宗点头:“确实,小六打小就能看出几分甚于同龄人的敏觉,也正是因为小六的聪慧我才一直想着要好好利用,欲有心把她安插在对信阳侯府最为有利的位置上,其实现在看来安国侯府才是信阳侯府的心腹大患,只是可惜小六当年跟安国侯爷终是有缘无分退了婚,没能走到一起。”

姬氏却含笑看着老祖宗道:“说是有缘无分,倒不如说是安国侯爷有心躲避。”

老祖宗一挣眉,不免叹息一声:“这个安国侯北堂熠煜城府颇深,委实也是不大好对付。”

姬氏看住老祖宗道:“侯爷今日回来却也是这么说。”

老祖宗笑哼一声。

姬氏轻轻一蹙眉,心里颇有些明白道:“难怪今日侯爷和是儿两个人在前朝都没能掌控住大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