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反派他爸[快穿]+番外(249)

“对了,我还想和你说件事。”季修挥舞着鞭子,“安书还小,不着急,可是月笙已经快五岁,也该启蒙了。”

谢柔娘点头:“夫君说得对,我们女儿,日后一定要嫁个

家世相等的清白读书人家,总不能大字不识。”

“月笙才几岁,你就想着这个了。”季修失笑,“搬家之后,我们就给月笙启蒙吧。”

谢柔娘颔首,心里甜蜜。

夫君亲自来接她回来,对她的要求无所不应,还要和她一起给女儿启蒙。

这世上,有几个这样的儿郎呢?

她美滋滋的,忽然想起刚才宴会上,绿衫夫人对话本书生的追捧,心神一动。

只怕再也不会有了吧,夫君是独一无二的。

……

另一边,郑夫人站在原地,看谢柔娘和季修离开,本来还没什么想法的,忽然看见谢柔娘上驴车的时候,差点绊了一脚,被季修拦腰抱住,小心翼翼地送上马车,心里突然不是滋味起来。

她和夫君成亲不到八年,昔日三品官员之女,下嫁籍籍无名的小官,一开始也曾柔情蜜意,可是八年过去,夫君已经蠢蠢欲动想要纳妾,两人再也回不到当年的恩爱。

唉,怪谁呢,世上哪个男子不是这样?

郑夫人在心里长叹一声,坐上车马,依旧下令让车夫往朱家书坊去。

她如今已经和夫君离心,除了照顾女儿,每日便是看看话本打发时间,越是郁闷难受的时候,越想要买话本。

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和其他夫人一难过就想买胭脂水粉是一样的感受吧。

郑夫人到了朱家书坊,碰见了另外几位夫人,都是刚从李家宴会离开的,没想到大家会这么默契地来买话本,彼此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郑夫人买了几本新出的话本,又将清波散人的话本收入囊中,和众夫人告辞,结账离开。

到家后,她先去看了看女儿,见女儿情况如常,这才回房,拿起桌上的话本看了起来。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

外面传来嚷嚷声,郑夫人的陪嫁丫鬟进屋来说,老爷回来了。

郑夫人眼眶红红,抹了抹泪痕,无动于衷道:“不用和我说,他自然有他的温柔表妹。”

丫鬟着急:“夫人,你怎么能自暴自弃,你要是不去见老爷,老爷更有借口纳妾了。”

郑夫人抬头,隔着门似乎能看见院子发生的事,冷笑一声:“这种渣滓,爱纳妾就纳妾,本小姐才不稀罕!”

想她未嫁之时,也是快意恩仇、潇洒利落的人。

嫁人之初,对爱情亦曾有过幻想——要是夫君敢纳妾,她就和离归家去。

结果八年时间,不但那个男人变了,连她自己也变了。

她明白了世道的艰难,看透了男人的劣根性,变得懦弱,得过且过,心里毫无半点激情,却为了女儿、为了面子,不敢提出合离。

反正嫁给谁都一样,男人的爱情总是很快退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那她何必折腾?

正是发现了她的软弱,那个男人才会得寸进尺。

不过,现在郑夫人不这样想了。

好事多磨,莲儿和书生那么艰辛才在一起,她为什么不能鼓起勇气,争取自己的幸福?

只要愿意努力,她总会等到属于她的良人。

就算找不到,她也不该将自己美好的一生,浪费在渣滓身上。

郑夫人摸着话本的序言,眼里闪过一道坚定的光。

……

第二次,郑夫人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郑大人得知消息,一开始并不以为然。

他知道夫人想干什么。

半个月前,他不小心和夫君过世、前来投奔的寡妇表妹睡在了一起。

表妹醒来后哭哭啼啼,他心里不忍,脑袋一糊涂,就说要纳她为贵妾。

郑夫人大怒,摔了茶盏,死活不肯同意。

可是郑大人也有自己的脾气,他年初刚升官,已经是正五品京官,前途远大,还搭上了二皇子的路子,不再需要岳父的提携。

就算夫人闹别扭,他也不可能事事顺从她的要求。

哪个五品官员没有妾室?

他这才纳第一个,夫人就闹脾气回娘家,不遏制她这股脾气,以后她还要翻了天了。

三日后,郑夫人没有回来,派人送来了一封和离书,并派来了下人将嫁妆搬回家,郑大人才慌了神。

第140章

话本里, 书生和小莲重逢后,很快成亲,遭遇了一开始就让很多人担心揪心的事——书生父母虽然因为书生失踪的事, 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可是成亲之后,却始终没有对小莲改观,暗中嫌弃苛待小莲。

小莲受了苦,决心回家去, 书生惶恐挽留, 两人彼此表白,台词感人, 可是依然拦不住小莲离开的想法。

她也是家里千娇百宠的女儿, 只不过喜欢上一个男人, 就要将自己贬低到灰尘里,来讨好男人的父母吗?

那她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

他们爱她宠她, 并不是为了让她去别人家当牛做马。

这一番言论, 如晴天霹雳, 又如拨云见日, 让看过话本的女子都为之动容。

郑夫人也是如此,她正是看到这里,才想要找回自己,和郑大人和离。

尤其是, 话本后半段,书生痛定思痛, 没有再去打扰小莲,直到考上功名,获得了家人的另眼相看, 才站出来言辞坚定地拒绝了父母为他续娶的想法,并说了一番在这个时代,可以称之为名言的话。

一生一世一双人,他此生永不纳妾,永不娶二色。

最终书生父母被他的诚恳打动,放弃了为儿子续娶的事,放下身段,前往小莲家中道歉,接回了这位同样风骨不凡的儿媳妇。

郑夫人看在眼里,想起夫君要纳贵妾一事,更加感同身受,于是才彻底地清醒了过来。

她不愿意和人分享男人。

既然夫君要纳妾,那么,他们就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吧。

郑夫人带着女儿回了家,送来了和离书。

同时,悄无声息间,京城也掀起了一阵和离的热潮。

里面有高官夫人,也有小官妻子,尽皆一言不发,便带着嫁妆和孩子回了家。

直到和离书送到面前,官员们才发现这惊天巨变。

郑大人在其中,只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只是他和别人又有不同。

郑大人出身贫寒,全靠寡母日夜不断帮人洗衣,才勉强得以读书科举。

所以当年远赴京城赶考,他念在家里艰难,只带了少量银钱上进,不成想竟饿晕在城门外。

要不是当年待嫁闺中的郑夫人,正巧和母亲金夫人从外地访亲回

来,路过救了他一命,他只怕早就死在无人知道的荒郊了。

有这份纠葛在,青年男女,多番接触,彼此爱慕,金家才肯将自家千娇百宠的女儿,下嫁与他区区小官。

郑大人心里,也是真心喜欢郑夫人的。

因为他这一路走来,少不了郑夫人的襄助。

先不说当年科举,全靠郑夫人救了他,派人送钱财给他傍身,才让他顺利参加了那年的春闱,得中进士,获户部授官。

就说这几年来,他区区一个普通进士,家徒四壁,能在京城扎下根来,少不了郑夫人的嫁妆补贴。

虽然八年过去,这份感情经过时间的磨砺,变得不那么坚贞如一了,却也不能掩盖他心里对郑夫人的看重和感情。

他以为,郑夫人对他也该是同样的感情,所以,他才敢冷着郑夫人,要挟她同意纳妾一事。

可郑夫人递出的这一纸和离书,简直将他以往左右的信心都打碎了。

“为,为什么?”郑大人手持和离书,看着上面的字迹,略一对照,果然和夫人一致,心里如同被泼了冷水,慌张又惶恐。

“夫人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和离?”

金家下人神情鄙夷地打量郑大人:“郑大人这话问得好没道理,你家里要纳贵妾的事,都传得人尽皆知了,怎么还好意思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郑大人一听,脸色大变。

金家下人见状,眼神不屑,脸色更加轻视。

在他看来,这郑家姑爷,不过是个泥腿子出身的农家子,大小姐下嫁给他,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结果此子倒好,不珍惜大小姐,还敢将一个寡妇出身的表妹,纳为贵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