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灵儿以为她不相信,急了,报出一个数字:“爹没带我去过其他家布庄,只说过咱们家在县里有九家布庄,但是他给我分析过每家店的位置,还有位置变动带来的可能性,比如城东布庄靠近富人区,里面的丝绸和绫罗更好卖,其中利润大,收入会比城门那家布庄更好,还有城南那家布庄……”她说了一堆,作为辅证,“我觉得这个数应该和家里的布庄收入相差不大。”
苏湘玉面色复杂,因为苏灵儿都说对了。
而这些道理,了解过的人觉得非常简单,对于苏湘玉这些土生土长的百姓来说,却显得那样独特而晦涩。
这是一条前人完全没有想过的定式和道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至少在以后的生意里,苏灵儿肯定会走得比她更远。
她当年努力将生意扩展到整个九江郡,全靠直觉和经验判断,对九江郡的整体布料需求,并无详细了解。
可是苏灵儿,却可以通过计算和统计,将市场需求摸索得清清楚楚。
苏湘玉心里欣慰的同时,对于那个教导孩子的男人,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他原来这样厉害的吗?
两个月时间,季修没有再喝醉过一次,没有再夜不归宿,每日在松涛院里看书打发时间,陪她和苏灵儿用膳说话,苏湘玉早就相信了他要洗心革面一事,连奶娘也相信了季修的承诺,不再在她耳边说起送走季修一事。
可是她不知道,原来当季修放下科举,认真起来,竟然是这样出色。
他是怎么想到这些道理的?
打发走苏灵儿,苏湘玉在书房里安静久坐,忽然站起来,屏退下人,一个人往松涛院去了。
松涛院里有些安静,主人和下人都打算休息了。
听说苏湘玉来访,季修穿着中衣出来,给她端来一杯茶,面色毫不意外:“看你一直没来,我以为你要明天来了。”
苏湘玉接过茶盏,目光看着季修,轻声道:“你很厉害。”
季修失笑:“没什么厉害的,只是很简单的小道理罢了。”
苏湘玉摇头,固执道:“可是在你之前,从未有人想过可以这样做。”
季修没再说话,苏湘玉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再解释就成了虚伪了。
他转移话题:“怎么样,这下放心将灵儿交给我教导了吧。”
苏湘玉点头,盯着季修,美目中神采灼然,就是不肯说话。
季修突然不自在起来,干咳一声:“你来了正好,我有事要和你说。”
苏湘玉疑惑:“嗯?”
“快到八月了,我打算前往首府参加乡试,提前半个月出发,和你说一声,灵儿的学业等我回来再继续。”
苏湘玉睁大眼,突然站了起来:“你还要继续参加乡试?!”
季修点头,复又奇怪地看她:“你似乎不愿意我去?”
苏湘玉目光犹豫,不知道如何开口。
其实乡试也没什么了不起,她这些年没有从季修科举一事里得到任何好处,也这么过下来了,她对季修中举一事并不那么在意。
她更加在意的是,如果这次又落榜,季修会不会回到从前那个每日大醉、夜不归宿的状态。
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她宁可季修不去,就这样过日子也挺好的。
不过想想季修的读书人身份,她没有将心里的话说出口。
以前也不是没劝过,可是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通道,她每次劝,都会惹得季修大怒,还不如不劝。
她只能呐呐道:“去就去吧,早点去也好安定下来,休养生息。不过能不能中举,也不是那么重要,你放宽心,我和灵儿还在家等着你。”
季修眼里露出笑意:“我知道。”
他这位名义上的妻子,总算是认可他了。
若不是认可,她必不会如此放下身段,担心他的心态。
数日后,季修带着下人启程前往首府,去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
随着他的离开,平静了两月的苏家上下再次热闹起来。
原本以为放弃科举的姑爷,竟然还没放弃,难道他非要考到头发花白,才能认清自己没有科举天赋的这个事实吗?
第105章 落榜赘婿要逆袭(六)……
苏家上下对季修此去参加乡试,没有一个看好的。
如果一个人落榜四次,整整十二年,那么他以前再如何天赋出众,人人称赞,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人会再相信他了。
季修一走,大家就议论开了,觉得他太自以为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简直是在浪费苏家的银子。
当然,嘴上说得再如何冠冕堂皇,都掩饰不了他们的羡慕妒忌。
身为最底层的社畜,下人们只能用嘲弄和讥讽来发泄自己的酸意。
很快他们就吃了教训。
苏灵儿在家里待着,无所事事,不能出门,每天会定时去松涛院写作业,听见下人们的议论后,立刻禀明苏湘玉,发卖了一批下人,狠狠地收拾了他们一顿,给他们长长记性。
苏家平静了许多。
不过,前院和外院的下人好震慑,兴华院的人却不好弄。
因为苏老爷和苏夫人看不起季修,经常当着苏湘玉的面就出言嫌弃季修。有他们做示范,兴华院的下人们对着季修自然也十分不屑。
苏湘玉对此十分反感,脸色不好看,却又不知道如何向爹娘说明白,让他们约束下人,别再这样放肆。
苏家是商贾之家,不如名门大族的地位高,越缺少什么越稀罕什么,苏夫人年轻的时候去过一次九江府,觉得世家的规矩森严,是立家之本,回来后立刻跟风学了起来,导致苏家的规矩越来越古怪,越来越严苛。
到了苏老爷和苏夫人退居兴华院,兴华院更是成了整个苏家地位最高的院落。
连苏湘玉这个家主,也不好训斥兴华院下人。
苏湘玉和爹娘暗示了几次,让他们管束下人,可是苏老爷没有精力管,有精力管的苏夫人却觉得不算什么。
“说两句怎么了?他耽误你十五年的时光,连生个孩子都帮不上忙,还想我对他有好脸色?”
苏湘玉噎住,不知道怎么说了。
生孩子多痛啊。
当年生苏灵儿的时候,她被吓到了,压根就不想再生第二个,所以特意避孕,这才是十几年来她始终没有怀孕的原因。
没想到爹娘却将这份责任记在了季修头上。
她心里有点不舒服。
当年是爹娘亲口告诉她,女子没有什么地方不如男人,要为她立女户,让她继承苏家。
现在她以女子之身,将苏家打理得妥妥当当,还选定了下一任的继承人,爹娘却嘀咕着要她生个男丁。
难道他们已经忘了一开始的初心了吗?
苏湘玉心里不舒服,脸上便显出了几分,垂着眸不说话。
苏老爷和苏夫人身为长辈,近些年养尊处优,从来只有别人看他们的脸色,从没看过小辈的脸色,压根没有注意到苏湘玉的心情。
这时候,却有一只娇小的手抓住了她的手心。
苏湘玉抬头,原来是跟着她来兴华院的苏灵儿。
看见苏灵儿面露担忧,她的心里忽然好过了一些。
她的女儿这么优秀乖巧,就算爹娘变心,非要她生,她也不会再生了。
以前什么事没有,做个娇小姐,生孩子都像是走鬼门关。
现在她成了苏家的家主,还要分心操劳家业,万一有孕,岂不是更加操劳?
爹娘总是想着多子多福,却不想想生孩子多么辛苦,生出来之后又怎么办。
府里的下人多,可是也不是每个下人都能帮忙教养孩子,爹娘每天躲在兴华院里偷懒,连苏灵儿都不怎么上心,哪里知道她的为难。
她手上唯一得用的,也只有一个奶娘。
可怕的是,奶娘到了年纪,马上要告老还乡回去颐养天年了,到时候她手上更加无人可用,所以不论爹娘怎么说,她这辈子都不会再生第二个孩子了。
这也是她那么用心教育苏灵儿的原因。
其他人还期盼着下一个男丁的出现,只有她,已经将苏灵儿视为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家主。
当然,这种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千万不能说出来,要是苏老爷和苏夫人得知真相,一定会闹得很难堪。
苏湘玉心里恼怒又无奈,对着苏老爷和苏夫人也没有了说话的心思,陪着用完一顿饭,便找借口带着苏灵儿一起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