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父母生孩子那是生来光宗耀祖的,可他生了个什么孽障?!
稳了稳,嘉平帝冷冷的打断了方良的话,嘶哑着声音问:“你们抓了现形?她没有回皇觉寺去?”
方良点了点头,似乎很为难,但是终究没有撒谎,老老实实的道:“回圣上的话,抓了邹二之后,邹二一直语焉不详,后来又哭着求我们给他定罪,说是若是不然,他一家人性命不保,臣等当时也并未想到竟然是公主在背后操纵,因此便让他把话说清楚,毕竟此事非同小可,涉及了王府伯府太子妃娘家,后来邹二就……迫于无奈,他说再过半个时辰他若是还不出去,只怕他的家人性命就都保不住了,因为静安公主殿下就在天一阁外头,这里面的动静公主殿下都知道……”
嘉平帝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意味不明的哼笑了一声,缓缓地道:“人呢?”
方良摇了摇头,很是为难:“臣等不敢无旨缉拿公主殿下……殿下当是回公主府或是皇觉寺了……”
都人赃并获了,还是没人敢对她怎么样,她骄横的比太子都过了!
嘉平帝心中对于静安公主最后一丝容忍也没有了,却也并没有斥责方良。
方良跟着卫敏斋办事,向来很会揣度他的心思办事,这一次没有抓捕静安,想必也是因为要考虑他的名声和他的想法的意思,不想把事情闹大。
这样倒是对的,否则只怕明天一早还不等开朝,那几个顽固的老头子就有要一头撞死去向先帝告状的。
他静静的看着外头的太阳,过了好一会儿,才对方良摆了摆手:“去吧,这件事朕自由处置,不必你们插手了。”
方良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急忙退下去了。
此刻后宫中的风起云涌还没有波及到静安公主,她久等邹二等不到,当时心里已经不耐烦至极,也怀疑是天一阁里出了什么差错,但是正要派人进去再探查的时候,外头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家铺子失火了。
五城兵马司和刑部的人先后赶到,她的马车哪怕是刻意改造过,也是非常华丽的,若是停留在原地,一眼就能被人看出不对。
怕被人认出来,静安公主没有办法,只好先离开了现场,等到第二天一早,又回了皇觉寺。
她是公主,而且是奉命去祈福又不是去当苦行僧真的修行的,皇觉寺众人都根本不敢管这位姑奶奶的事,她是在庙里还是不在,也没人敢去过问,静安公主畅通无阻的回了自己的禅院。
一晚上都没怎么睡,静安公主有些疲倦,谁了一会儿起身,发现已经是午时了,才问邹二回来了没有。
底下的人都急忙摇头。
静安公主皱起眉头,顿时没了吃饭的心情。
邹二怎么回事?让他办一点儿小事也办不好吗?怎么这么久都没半点动静?
她撇开要替她梳头的丫头,冷声吩咐下去:“让人去找,看看他到底是死了还是残了!”
这么久的时间,哪怕是爬也爬回来了。
至于说可能是邹二出了事,静安公主想不到出了什么事。
武宁伯府和朱家再怎么着急,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想到青楼去吧?这个可是个绝妙的主意,谁能想得到她费尽心思抓走了她们两个是要送进青楼的呢?
再说了,男人都是那样,说不定是天一阁昨天的花魁大会太热闹了,被绊住脚了,昨天外头又是那么大的火,或许是怕惊动人。
可是这么久了,怎么也该回来了。
静安公主一时想着这个,一时想着那个,手指攥的紧紧地。
她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两个丫头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按照计划中的那样被算计,还有,出了这么大的事,兴平王妃能够脱得了关系吗?她们跟朱家钱家之间的关系又是不是真的能够仍旧稳妥泰山?
只要想到这些,静安公主就想要发笑。
人性可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不管你想得到什么结果,去试一试,总不是更希望的那种。
这一次钱嵘和朱琪在兴平王府出事,哪怕她们都知道背后的人要算计的是兴平王府,但是心里的疙瘩是少不了的。
她就是看不惯朱元顺风顺水,也看不惯跟朱元有关的人顺风顺水。
这么想着,静安公主不耐烦的让丫头继续给自己梳洗,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又忍不住叹气,随即面目变得扭曲。
这一辈子活着图什么呢?
母妃死了,外祖父没了,弟弟也死了,连父皇也不是绝对靠得住的,父皇还有别的子女。
而她花容月貌,这个年纪,本来应当是跟心上人琴瑟和鸣的时候,但是驸马不过是个平民,是个卑贱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朱元和卫皇后算计,她怎么会嫁这样的人?!
哪怕面上用什么诗词歌赋包装了一圈,哪怕说是经过了内侍省层层挑选,但是那刻在骨子里的卑贱是无法洗脱的。
隔着多少层衣服,她都能一眼看穿他绫罗绸缎底下蕴含的自卑懦弱和低贱,这种味道让她恶心。
她怎么能跟这样的人过一辈子?!还要对着他低贱的父母低头?!
人生怎么能如此?!
她是天上的云朵,但是却被打落了,那些人还妄图看着她在泥泞里挣扎,真是笑话!让她认命?!
不,只要活着一天,只要还能动一天,她就永远不会认命。
她该有更好的,更合适的人生。
而不是困在这个卫皇后和朱元为她打造好了的牢笼里悲哀的过完这一生。
丫头垂着头不敢去看她的脸色,颤颤巍巍的拿着簪子替她戴好,几不可闻的喊了一声殿下:“已经好了,您是否现在就去前面正殿?”
到了时辰了,该做的样子原本还是要做的,否则跟来的长史又要开始唠叨告状了,静安公主眼里闪过厌恶。
第1235章 耳光
她站起身,抿了抿唇嗯了一声,在心里冷笑。
祈福吗?
就算是要祈福,那她也是为了弟弟为了母妃,希望他们能够安息,至于太后那个老虔婆?她巴不得在佛前能够天天一炷香希望她早死早超生。
这样的老虔婆偏心至极,留着干什么?
想到太后让她来祈福,她天天在佛前许愿太后早死,她心里又好受一些了。
不过这回她做好了心里准备,才踏出门槛,却见到了侯在外头的张庆,不由得就挑了挑眉。
张庆她当然知道,自从徐公公他们接连出事之后,父皇最信任的太监如今就是张庆了,这个太监是父皇跟前的心腹。
想到这一点,静安公主不由得有些开心。
难不成父皇是想到她了,觉得让她一直留在这里委屈了,终于准备让她回去了吗?
果然,张庆行了个礼,淡淡的道:“殿下,奉圣上口谕,宣您进京回宫。”
竟然是真的!
静安公主不疑有他。
昨天晚上到今天中午,这也不过才一晚上加半天的时间,她才不相信是天一阁出了事,然后那些人这么快速的找到了她的头上来,那些人若是真的这么有本事,太子也不会陷入瓦剌人手里了。
既然如此,只能那就应当是父皇想她了。
这也是常有的事。
太子不在跟前,七皇子烂泥扶不上墙,又出了事,至于四公主和六公主,父皇从来都不喜欢她们,她们在父皇跟前也说不上话。
当然唯有她是可以陪着父皇说说话的人了。
她点了点头,见自己穿戴的素净,也并不更衣,就径直上了马车。
等到马车回了京城,都已经快要傍晚了,静安公主掀起帘子看了一眼人来人往的大街,心里惦记着邹二的事,却也没有太担心。
邹二好歹也是个羽林卫,当了这么久的侍卫,该怎么做他心里是清楚的。
反正赵嬷嬷都已经送走了,至于麻子,昨天只要成了事,现在就应当也已经见阎王去了。
这些痕迹都处理干净了,那王府和朱家再生气,也找不到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除非她们想闹的人尽皆知,让自己家成为全京城乃至全天下的笑柄。
她这么想着,放下了帘子,等到进了宫,听说父皇在太极殿,就径直去见嘉平帝了。
嘉平帝正在看折子,这么晚了,都快要用晚膳的时辰了,但是他仍旧还在太极殿没有回后宫去,可见是遇见了什么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