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贵嫁(851)

七皇子身边的人全都被换成了陌生的宫女或是太监,连嬷嬷们都是重新换上来的,平时也根本不能出寝殿半步。

好在他只是消沉,并没有大哭大闹的找麻烦,皇后也就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秦大人也被押解进京。

方良早就已经把他的罪状给收齐了,在保定的时候,秦大人说是个霸王也不为过,就没做过什么太多好事,何况那阵子他把保定的流民都大肆赶走,赶不走的就杀了,闹的保定民怨沸腾。

要不是因为他是秦妃的亲哥,七皇子的亲舅舅,这件事早就已经被御史给捅破天了,只不过是当时有徐二少爷的人脉,也有秦妃的面子,所以才能幸免。

可现在不同了。

徐二少爷出事,他的那些往日的人脉现在全都恨不得缩起尾巴做人,没有一个敢露头的,秦妃就不必说了,早在秦大人来京城之前就已经暴毙了。

七皇子也在皇后公里养病。

秦大人如今是墙倒众人推。

嘉平帝忙里抽闲,看了秦大人的卷宗之后,接连骂了好几句脏话,叫底下的人连头都不敢抬,一个的眼观鼻鼻观心,生怕会被牵连。

秦家是个地头蛇这嘉平帝是心中有数的,同样,秦家是跟徐二少爷勾结,这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他没想到秦家竟然做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儿。

太后的毒,保定的流民,还有追杀楚庭川,导致楚庭川流落到大同……

嘉平帝猛地把卷宗扔到地上,对着众人冷笑出声:“此人罪大恶极,简直是恶贯满盈!可他这样的人,竟然还能在保定当霸王那么多年,无人敢管,竟然还从未被参过!好!好!好!”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面色冷酷:“这就是朕的御史!朕风闻奏事的文官!太子出事,你们跑的倒是快,生怕丢了我大周的颜面,说的振振有词,这样的蛀虫,这样的贪官,你们却觉得不是大周的耻辱了?!”

这话实在是让管言官的王太傅有些抬不起头来。

众人心里也一时都有些犯嘀咕。

难道是圣上其实根本就不想同意王太傅的主意,对外宣布太子已经死了,所以这是在故意给王太傅脸色看,让大家都看清楚他的态度吗?

葛阁老看了沈阁老一眼,很想从沈阁老那里看出点什么来。

只可惜沈阁老也是低垂着头,老实挨训,什么也看不出来。

骂完了,嘉平帝才点了葛阁老的名:“让刑部查清楚,究竟这人还有多少人脉在朝中帮他疏通,凡是有的,全都抓起来!朕不养这种吃里扒外的人!”

其实也难免生气,毕竟也算得上是大舅子呢,贪心也太过头了,让人怎么看待皇室?

葛阁老觉得自己有些摸到门道了,急忙答应了下来。

嘉平帝这才说:“太子之事……”

王太傅立即便出声道:“圣上三思!我边境百姓数十万,决不能容许有差错,老臣誓死不能同意与瓦剌妥协!”

王太傅的态度之激烈叫人诧异,众人沉默了一会儿,翰林院待诏张显麟忽然出声道:“圣上自然圣明烛照,到如今也并未说过要为太子一人而置百姓士兵于不顾,只是太子终归是太子,国朝储君,难不成就这么草率对待?说到底,太子并非任性妄为而被俘,只是机缘巧合罢了,不能让瓦剌人借着太子撬开我朝城门自然是不容置疑,可在此前提之下,为何不能稍微做些让步妥协?若是能够与瓦剌和谈,用银子让瓦剌人将殿下放回,岂不是皆大欢喜?”

众人齐刷刷的抬头看向张显麟。

这个翰林新贵,御前红人,他的心思一般就是在符合嘉平帝的意思。,

难不成嘉平帝是这个意思》?

之前也不适没有人提过和谈给银子的事儿,但是当时争论的太厉害,而且怕瓦剌人狮子大开口,没人在意这个说法。

但是现在,秦妃死了,嘉平帝对七皇子也没有半点另眼相看的意思,更没有表现出要换太子的意思。

那这个和谈的主意,就的确是值得考虑的好主意了。

而且在这个时机之下提出来,实在是太准了。

这个年轻人……

王太傅目光沉沉的看着他,呵斥道:“你懂什么?!你不过是个待诏,这里哪里有你开口的地方?!”

张显麟不卑不亢,微微后退了一步垂头:“太傅大人训斥,学生不敢领受,圣上是个圣明君主不错,但是同时圣上也是一个慈父,既然有两全其美的可能,太傅大人何必非要让圣上做杀子之事呢?圣上对百姓宽宏,太傅也该对圣上谅解些才是。”

第1190章 观望

王太傅睁大了眼睛看向张显麟,目光中有震惊也有些不可置信,这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心机竟然已经如此深沉!他短短几句话,却把自己给塑造成了一个不体贴君主的、自我偏执的老古董!

这个后生!

他张了张嘴,虽然看出张显麟这心机,去也不屑于跟张显麟计较,横竖不过是个待诏罢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横有什么用?他还以为投了嘉平帝的喜欢,就能在官场上一帆风顺了,竟然连首辅都敢顶撞,可是年轻人就是年轻,哪怕是聪明,那也少了阅历,不知道有时候处置一个人,是不需要经过嘉平帝的。

皇帝也不是万能的。

等到过些天,张显麟就会尝到顶撞上峰的苦果了。

他怒极反笑,却并不理会他,只是对着嘉平帝晓以利害:“圣上!竖子无知,才觉得老臣是在为难圣上,圣上却圣明烛照,乃是千古名君之相,一定明白老臣的心意!如今满朝文武都在等着圣上裁决,边境那边也已经是危机重重,只怕杨将军也未必扛得住压力,若是咱们这边一直不给出一个确定的说法,那杨将军就处处掣肘,到时候若是瓦剌人趁虚而入,那难不成不是害了数十万百姓和将士门?”

他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葛阁老和沈阁老二人,嗤笑一声道:“若真是如此,老臣以为,殿下自己若是知道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也不会苟活!他怎么忍心百姓和将士受战乱之苦?怎么忍心君父危难?”

这话说的很有水平,刚才张显麟说他威胁嘉平帝,现在他就说楚庭川是无用累赘,若是楚庭川真的被瓦剌人挟持,他这番话传出去,楚庭川若是不自尽,那都是对不住天下人了。

张显麟顿时皱了皱眉头,觉得王太傅的态度太过决绝了。

连葛阁老也有些意外王首辅把话说的这么绝。

说起来,当初王太傅可是很看好东宫的,并且和东宫往来也很频繁,只是在后来浙江的那件事之后,王家就和东宫疏远了一些。

可就算是如此,王太傅还是楚庭川的老师呢。

有个师生的名分在。

怎么这个做老师的这么狠心?铁定了心思好想就是要楚庭川死似地。

这可不大正常。

诚然如同王太傅所说,他说的话是立得住脚的,也是为了大局考虑,但是同时,王太傅也不肯尝试任何可行的办法。

按理来说,张显麟的那番话没有说错,现在是还可以有选择的时候,只要嘉平帝愿意,只要朝臣们愿意,还可以选择跟瓦剌人和谈,若是花银子就能解决,大周缺银子赎回一个太子吗?

好歹这是嘉平帝培养了许久的储君,在朝中也颇做了许多实事,若是从他跟七皇子九皇子中间选,谁都知道该选哪一个才对。

葛阁老心中狐疑。

沈阁老也摇了摇头,头一次开了口道:“首辅大人言重了,距离收到杨将军的加急军报已经许多天,这些天里,并没有更差的消息传来,说明杨将军并未开城门,既然杨将军坚持不开城门瓦剌人也并未退去,那么就说明这件事并不是没得谈,正如张翰林所说,此事还有转圜余地……”

沈阁老衡量了一下得失,之前是并不能确定嘉平帝的心意,所以他一直装聋作哑,可现在嘉平帝看起来已经有了动摇,更倾向于张显麟的说法。

那为什么不卖个好呢?

正如张显麟所说,对朝廷又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至于名声?

到时候对外就说是瓦剌人弄错了,又并没让瓦剌人开过任何一座城门,谁能确定那就是楚庭川?

只说楚庭川是受了伤被当地百姓救了,他的亲信被误以为是太子被瓦剌人抓起来了,那就行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