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贵嫁(760)

还是朱元怕他待会儿吃不下旁的东西,嗔怪看了他一眼,才让他收住了。

其实楚庭川向来不是什么注重口腹之欲的人,倒是朱元,很是挑剔,对于吃食一道上有很多讲究,但是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楚庭川眼里,朱元自然是什么都是好的。

包括不叫他继续喝鸡汤,他姿态优雅的将碗给放下,自己拿了桌上的帕子擦了擦手,才笑着问朱元:“这汤是你亲自看着厨房炖的吧?平常御膳房炖的汤可不是这样的滋味。”

御膳房做饭不是不好吃,毕竟这是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做饭的地方,如果连他们都做的不好吃,那这世上恐怕没人敢说自己家的饭菜是好吃的了。

问题就出在御膳房总喜欢做些大菜。

而且御膳房毕竟是要做各宫主子们的饭菜,还要供应女官宦官们的吃食,工作量很大,也因此,虽然他们的手艺好,可是送到各个宫里的时候,都冷的差不多了,实在称不上好不好吃。

楚庭川从前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朱元来了以后,他宫里的伙食简直直线上涨,他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朱元也点了点头,很痛快的承认了:“御膳房成天都是大鱼大肉,燕窝不断,连个鸡汤鸭汤也恨不得配上二两半斤的燕窝,倒也不是不好,只是常年这么吃,吃腻也是人之常情,我想了想,太后老娘娘宫中是有小厨房的,可那是老娘娘的尊荣,咱们自然不能比肩,既然还要御膳房做饭,那就得让厨子知道知道咱们的口味,便去走了一趟。”

看来走这一趟收获不小。

楚庭川笑了,并不问她如何跟御膳房说的。

倒是朱元跟楚庭川随意提了一句:“我庄子里的乌鸡这一茬儿已经长成了,肉质不错,虽然宫里什么都有,可我想着,这终归是自己花了心思养的,得给长辈吃个新鲜,可我和父皇也见不着几次,你若是有空,便带一些给父皇吧。”

这么小的事,若是换做旁人,定然要说别费这个功夫,宫里什么没有,但是既然是朱元说的这个话,楚庭川就知道这乌鸡自然是有些特殊的地方,便很痛快的点头答应了下来,又跟朱元说起了这一次永昌长公主的案子。

朱元认真的听了,得知事情竟然还跟贺家有关,就挑了挑眉。

当初永昌长公主厌恶贺二厌恶的要命,生怕自己儿子会被贺二给缠上,没有想到这几年过去了,最后永昌长公主却还是倒在了贺二手里。

还有贺二……

之前贺二把徐二少爷给闹的声名狼藉,徐二少爷甚至都不惜离家出走了,她并没有再关注贺二,没想到贺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竟然也还活了下来。

并且徐二少爷也真是够可以的,当初多恨贺二啊,如今竟然也能跟贺二联手。

朱元冷声道:“既这么说,徐二那里,须得抓紧时间搜查了,他这一次能利用贺二,下一次就能利用别人闹出更大的事,糟糕的是我们对他手里掌握的东西还并不明确,现在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并不轻松。”

楚庭川也是这么想,他放下筷子点了点头,说:“父皇说这件事他自有决断。”

那就是不希望楚庭川直接参与追查徐二少爷下落的事了,之前嘉平帝在成婚前不是还希望楚庭川去追查徐二吗?

现在却改了主意……

幸好嘉平帝是真的对这件事很上心,没过几天,楚庭川去御书房旁听的时候,便听嘉平帝说贺家的人已经捉到了。

他顿时便很上心:“那徐二是不是也一同落网了?”

“没有。”说起这个,嘉平帝的面色有些阴沉,淡淡的道:“贺家的人只是跟徐二的人接头,捉到的都是些小喽啰,只是贺家的人捉到了,这个案子就能彻底了结了。至于徐二,敏斋说,他应当是逃往沿海了。”

经过这件事,朝廷对徐二的搜捕只会更加森严,沿海现在情况复杂,他会逃往沿海也是正常的。

楚庭川若有所思。

嘉平帝见他紧皱着眉头一副很紧张的样子,拜年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你也不必太过担心,锦衣卫会全力追查他的下落。”

卫敏斋办事,楚庭川当然是放心的,他点了点头,又跟嘉平帝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起了乌鸡的事:“虽然知道父皇什么都不缺,但是这是做儿子的一点心意,那些乌鸡都是养在山上,吃的喝的都是自然的东西,味道不错,用来炖汤极好,儿子就孝敬了父皇一些,父皇不要嫌弃。”

嘉平帝显然有些意外。

但是意外过后便很快又笑了起来。

他当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只觉得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

愿意在这一点小事上都想着他这个父亲,可见心里头是有良心的,有这一点就很难得了。

他点了点头,还不忘问:“太后那里可得了?”

“还请父皇放心,都得了的。”楚庭川笑眯眯的:“儿子哪里是小气的人?”

气氛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围场里相依为命的时候,嘉平帝想到儿子当时连捉到一条鱼都坚持要让给自己吃,心里不禁又升起了几分柔软。

他嗯了一声,让楚庭川:“要好好做事,李尚书是朝中的老臣了,为人清正廉明,你要多跟他学着些,还有几桩案子,你既然去了刑部,便也都紧盯着查出个是非黑白来。”

楚庭川自然答应下来。

他现在既然在刑部,当然要在刑部站稳脚跟,再多查几桩案子,对他也是最好的。

第1062章 重任

随着贺二等人被搜寻回来,这个案子总算是告一段落,永昌长公主本身就嚣张跋扈惹人厌,她那个儿子就更是丝毫没有廉耻心,也不知道糟蹋了多少好人家的女孩儿,他如今被皇帝陛下判了斩监候,京城放鞭炮的人家数一数恐怕就有几十家。

为了这件事,齐家的人亲自去谢过了楚庭川。

楚庭川如今就在刑部,反正人也好找。

齐大老爷抿了抿唇,眼圈还有些泛红,被楚庭川身边的应长史搀扶起来,忍不住哽咽的道:“只可惜了阿弟!只可惜了阿弟!”

齐驸马多好一个人啊!他少年时就是神童,不知道被多少先生夸赞过聪明早慧,而且年纪轻轻就中举中进士,如果不是因为永昌长公主非要横刀夺爱,如果不是先帝昏聩棒打鸳鸯,现在齐驸马哪里会是这样的下场?

应长史想一想也觉得心酸呢,他是去看过齐驸马的尸体的,被捅的不成样子了,齐焕吉真是半点人性都没有。

他安慰齐大老爷:“好在现在总算是给了齐驸马一个公道,弑父之罪,天地不容,此子既然已经从齐家除族了,那不知道齐……齐大人的身后事呢?”

说起这些,齐大老爷更觉得悲痛难忍:“家中长辈人人悲痛,只可惜阿弟这么多年也不曾有旁的子息,为今之计,也只有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过继到阿弟名下,替他摔盆捧灵罢了。”

永昌长公主是真的把齐家折磨的够呛,这么多年她就是压在齐家头上的一座大山,时时刻刻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若不是她这样飞扬跋扈,齐驸马不至于连一个孩子都留不下来,唯一养活的竟然就是齐焕吉那样丧心病狂的玩意儿。

京城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

主要是长公主和驸马的身份本来就已经很敏感了,结果还是个弑父案,所以简直是吊足了人的胃口。

先前齐焕吉就已经很混账了,这一次更混账,咬牙要他死的人多的是,但是没想到永昌长公主自尽了,大家还以为皇家恐怕又不会让齐焕吉死了,心里都很失望。

现在事情这么结果,大家都觉得很好。

连王太傅也摸了摸自己胡子,在家里感叹楚庭川这个案子审的好,给了齐家一个公道。

而后想到自己家这些小崽子们,又不免头痛。

王老夫人趁机就劝告他:“我说过了,若是子女不成器,咱们再怎么费尽心思的捧着赶着,能有什么用?到时候宫里有娘娘又怎么样?不见永昌长公主当年多么富贵?人家还是公主!是皇帝女儿!可是儿子不成器,一样也牵连她!”

借着这件事,王老夫人难得的跟王太傅讲了一通道理,目光灼灼的看着王太傅说:“我知道,您觉得我在危言耸听。可您想想歌华吧,她竟然敢在河东书院头上动土,这还不是仗着咱们家里的势力吗?她还只是个女孩子,可她吩咐下去了,管事看着我们王家的面子,就得办,先生看着我们王家的面子,也得帮她去办事!何况家里其他的男丁呢?您辛苦了一辈子,我知道您是舍不得儿孙受苦,可是咱们哪里管得了那么长久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