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付氏跟杨蔼然立即就赶到了朱家。
朱元正在观摩一回李媛母亲带来的当年年轻时候她师母的自画像,朱元看了一回,有些怅然。
当年明月在,可惜人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人了。
再怎么样,师母最好的那几年,都被蹉跎了。
李媛看着朱元的脸色,小心的道:“母亲说,当年的事,她和父亲对姨母不住,这个自画像,是姨母在她生母还在世的时候画的,意义非凡,因此托我送过来,让你转交给姨母。”
朱元按住手里的画卷,许久没有出声。
过了一会儿,她嗯了一声,将画卷收起来交给一边的花楹,让花楹收起来,而后认真看着李媛:“你回去同夫人说,前尘往事都已经是过眼云烟,我师母不会再回来了,我也不会为了从前的事心有怨恨,请夫人自己也放下吧。”
当然,朱元觉得李夫人不会放下。
不过李夫人和李侍郎应当受此良心的折磨,她的师母若不是遇见了师傅,这一生会如何?
毁了人的一生,总该付出点代价的。
李媛却不知道朱元心里还想着其他的,她听见朱元这么说,就大松了口气,回家如实的劝母亲安心:“若是姨母在元元面前说了您的不是,元元怎么会这样轻易就说出这番话,您放心吧。”
李夫人面色仍旧煞白,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朱元刚送走李媛,便迎来的姨父和姨母,不由得真心高兴起来。
苏付氏一把将朱元抱住了,简直是欣喜若狂,见她精神极好,面色也红润,先忍不住高兴,而后就忍不住又哭了。
她是替妹妹付氏哭的这么一场。
苦尽甘来了。
你的女儿如今如此出色,你的女儿以后会登上女子中最高的地位,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孤女,从今以后,你在地底下可真正安息了。
杨蔼然被妻子这一出弄的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劝她:“你这样又哭又笑的,倒是比元元还更像是当外甥女的。”
说的苏付氏也忍不住破涕为笑。
等到安顿下来,平复了情绪,苏付氏又不免说起了付清他们:“父亲他们倒是还好,一门心思的想着训练新兵,虽然之前打过几场胜仗,但是父亲说,那是不作数的。”
杨蔼然也跟着补充:“实际上都是小打小闹,就算是被朝廷嘉奖的那次所谓大捷,也并非真的就是大捷,只是朝廷多年被海匪所扰,江南一带又刚出了那样的事,所以把这一场拿出来振奋士气罢了,岳父说,要训练出这批士兵,起码也得两年。”
朱元点点头。
外祖父在兵事上向来都是有很深造诣和经验的,他既然看的这么通透,那她就更放心了。
说完了这些,苏付氏又想起一件事,笑着跟朱元提起来:“对啦,还有件事忘记同你说了,阿冰定亲了!”
付冰定亲了?
这着实倒是一件挺值得高兴的事,朱元哦了一声,遂问:“定的是谁家?”
她在浙江呆了一阵子,对于浙江的大族,也算是稍微有了些了解了。
“你再熟悉不过了!”苏付氏笑容满面:“是孔夫人家里的子侄,乃是孔家的嫡系,人也很出众的,年纪轻轻,已经在孔总兵底下很是任实事了,是专门管押运粮草的粮草官。”
孔家的嫡系子弟!
孔夫人果然是说到做到,颇有决断。
既决心和她交好,就舍得下这样的本钱。
哪怕朱元也得说一声,付冰其实是有些高攀了。
毕竟付冰的母亲如今还在庙里清修,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挂个名儿,主母如此,女儿们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孔夫人会在这个时候挑中付冰,这其实是在给朱元面子,也是在给付家脸面。
这是好事,朱元也笑了。
杨蔼然看的清楚,知道朱元想到了更深处,顿一顿,杨蔼然插话说:“只是还有件事,大嫂的身体怕是不大好了,因此阿冰的婚事,只怕是要越快好,否则的话,守上三年的孝,耽搁了孩子。”
马氏的事,付清和付泰在朱元走后便跟葛氏商量过,而后彻底下了决心。
倒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这门婚事。
付冰要成亲,人家头一句话就问了,以后婆母如何?
如何?
马氏这人品,孔家怎么可能接受跟马氏走动?!孔夫人为侄子定下了付冰,原本看的就是朱元的脸面。
孔夫人肯出面,付家女孩子们以后的婚嫁就顺当了。
第1023章 求见
孔夫人的意思,付泰和付清都知道。
他们一开始让马氏去家庙休养,打的也是一辈子不让马氏出来的主意,但是后来一想,哪怕马氏不出来,只要她在,她就是付家的主母。
付家难不成还能抛过她去娶别的女子?
名不正言不顺啊!
付泰之前总有些不忍心,这件事便也一直搁置下来。
可是这一次付泰下定了决心。
孔夫人摆明了是要付家肃清后宅才愿意和付家做亲,这是为了两家彼此考虑的事,哪怕是付泰自己,也要说一声这考虑得对。
没什么不好的。
一个家族要兴旺,女主人一定得头脑清楚,付家也不算是对不住马氏了,马氏犯了那么多措,如今也该为儿女们付出些东西了。
不说付冰,家里还有那么多女孩子,还有付庄他们要娶妻呢,这些事都是不能绕过主母的。
杨蔼然咳嗽了一声,等到了花厅里,喝了口茶便道:“先让阿冰他们办场喜事给大嫂冲冲喜。”
这冲喜当然是没什么用处的。
再过一阵子马氏没了,付泰再守上一年,便能另外再娶填房。
苏付氏面色有些沉重,叹了口气就说:“到时候务必要擦亮眼睛就是了,结亲不是结仇,找个好人,哥哥也不会亏待了人家,只要她好好待孩子们,便是我们付家的福气了。”
朱元点点头。
她对于马氏再也没有情分了,本来就没有相处过多久,说到底朱元一开始尊重她也是因为她是付泰的妻子。
她对于朱元着实没做什么好事,尤其是还间接逼死了太华。
这件事也就这么过了。
过了几天,门房上忽然送进来一份帖子。
苏付氏当时正在后宅中理事,要把安置宫里教养嬷嬷的屋子给布置好,要把最近接到的礼物分门别类,还得准备把酒楼的事情给处置好,朱元现在是不大适合再当酒楼的东家了。
否则太子妃做生意,说出去也不好听。
她收到帖子的时候,一开始是有些茫然,而后等到反应过来,便冷若冰霜的问:“是哪个朱家?!”
门房上的人察言观色,见向来很好说话的苏付氏面色不大对劲,也不敢装神弄鬼,低了头老老实实的回话:“是……是青州朱家……”
青州朱家!
苏付氏再好的脾气,也一把将帖子盖在了桌上,发出砰的一声轻响,冷笑了一声。
朱家竟然还有脸上门!
朱元吃的这么多苦头,全都是因为朱家!
现在他们竟然还有脸面上门来!?
怎么,是听见朱元成了太子妃了,所以赶着上门来了吧?!
也亏得他们这么厚的脸皮!
她冷冷的道:“跟他们说,没空,请他们回去吧!”
从前都不见朱元走动,现在日子好过了,反而想来分一杯羹了?免谈!
门房还从没见苏付氏生过这么大的气,顿时不敢说什么,低声应了一声,便要转头出去。
还是杨蔼然进门来,听见说是朱家人上门了,反而咳嗽了一声,让门房先出去等着,而后对苏付氏说:“还是问问元元的意思吧。”
苏付氏瞪大了眼睛,有些不解又有些生气:“这有什么好闻的,那些人是什么好人?他们当初差点儿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坏了心肠的,让他们继续贴上来吸元元的血么?!”
现在朱元成了太子妃,朱景先也眼看着出息了,成了河东书院的学生,跟着范大儒读书,朱家就想和好了?
可凭什么?!
现成的果子,他们倒是来摘了!
苏付氏气的不轻。
杨蔼然很少见妻子这样红眉毛绿眼睛的,顿时觉得稀奇,笑了一阵才端着脸摇头:“你不知道,我难道是为了朱家说话的意思?我是说,这件事,对元元是件好事,要不要见朱家人,还是问一问元元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