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贵嫁(73)

这才是症结所在。

作为苏家后宅的老封君,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儿子行为怪异和正常人不同?她又不是傻子,可是她既不跟儿媳妇说实话,又要求儿媳妇对儿子百依百顺甚至把他拉回来。

她的孩子是人,别人的孩子就是草芥了吗?

做人不是这样的。

苏付氏的娘家的确是失去消息好些年了,可是现在人家有个了不得的外甥女。

苏老太太竟然还想成全儿子,答应儿子帮他遮掩,把苏付氏抓回家里去沉塘,来挡住那些三姑六婆说闲话的嘴。

朱元哪儿能忍得了?

苏同知也完全没想到事情是这个样子,气的脸都有些变形,忍不住就骂了一声:“娘也是越老越糊涂了!他这么胡闹,就这么纵着他!现在这可是两条人命啊!她……”苏同知不能再说母亲的坏话,只好愤愤吐槽:“真是慈母多败儿!”

苏夫人哼了一声,紧跟着又叹口气:“现在怎么办?元元都让人去咱们老家把事情都弄明白了,我看小叔跟人争风吃醋的事儿,也是她的手笔。我劝你,趁着她还没有把事情做绝,最好给人家一个交代,否则的话,不光你弟弟,你想想不可一世的盛氏吧!朱元可不会给母亲她留脸面!”

苏同知当然知道,什么事都能忍,可是看朱元是不会忍关于苏付氏的事的。

他哼了一声,将手拍在桌子上冷笑:“他真是出息了,拿着人命给自己遮羞,真是个贱骨头!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要自己作死,他竟这样扶不上墙,我们能管他什么?!就这么办了,把他交给朱元,朱姑娘爱怎么处置他就怎么处置他,他也该得些教训!不然我这官位也迟早要因为他不保!现在我们都各自成家了,没得我还得拉着我这一家子人去替他收拾烂摊子还被他连累!”

苏夫人想给朱元叫好了。

这事苏夫人早就已经想过要说了,家里但凡是有什么事,家里就喜欢写信来早苏同知,好像他们万能的似地。

也不想想,苏同知也不过就是个同知罢了,哪里能事事都给人解决。

现在能因为这件事让苏同知少管家里有些不能兜揽的破事儿,苏夫人不由觉得心情大好。

苏同知还是愤愤:“我要写封信回去给母亲,这件事让她也不要再管,实在死太不像话了,把事情闹成这样子,我们家的人都被他一个不成器的给丢光了!”

发完了脾气,苏同知安静下来,想了想就又皱眉:“朱姑娘呢?她现在在哪里?我亲自去跟她道个歉赔个不是,还有弟媳妇那里,你多劝一些。我会写信给家里,让他们把该给弟媳妇的都还回来,这不是扯淡呢么!”

第102章 送信(干脆不要名字了万赏加更4)

苏同知是个说做就做的人,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说服母亲,他便立即动手写了一封信,而后郑重的交代苏夫人:“你带着孩子,回家去一趟吧。”

苏夫人没想到他随后就说这个话,不由得有些惊讶:“我回去?”

可是家里老太太是个倔强性子的,只怕她一个人回去根本招架不住啊,如果回去也没用,那岂不是还白白的回去受罪吗?

知道苏夫人担心什么,苏同知没有犹豫径直就道:“你放心吧,该说的我都在信里跟母亲说了,她再拎不清,也该知道不能拿我们整个苏家去给那个不孝子陪葬,家里那些叔伯们也都心里有数,不会让她胡闹的。你这回回去,就把家分一分。”

啥?!

还要分家?

苏夫人这回是真的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当年苏老太太就说过的,除非她死,不然她在一天,家里就别想分家。

怎么现在苏同知忽然想要分家了?

“分吧。”苏同知坐在椅子里有些疲倦:“母亲实在太糊涂了,这些年她做了很多事,我都知道,她偏心老幺,总觉得他没个一男半女的,以后日子难过,可是偏心归偏心,她明知道老幺想要害人竟然还敢替他遮掩隐瞒。”

苏夫人没有说话。

男人说自己母亲的坏话,女人却不能当真。

苏同知顿了顿,就苦笑:“而且竟然连我们也瞒着,她替老幺着想到这个地步,却不替我想一想,我要是把弟媳妇真的弄回去让他们沉塘了,以后这事儿被人知道了,我会是个什么下场。”

这是苏夫人也受不了的原因之一。

没人喜欢被人当枪使,苏老太太不考虑苏同知的官途,那就是让他们这些人也跟着倒霉的意思,说实话作为吃亏的那方,她是很难对苏老太太这种婆婆有好感的。

苏同知喝了口水,没有再废话,对苏夫人语气温和的说:“你就问问母亲,愿意跟我们住还是跟二弟去住,我都没有意见。二弟那里我也已经去信了,他会赞同我的意见的。你这次回去,把弟妹的嫁妆整理整理,该还给人家的就尽量还给人家,回了老家,是怎么样便怎么说,还给弟妹一个清白,我们也额外给弟妹五千两银子,当作是补偿了。”

五千两!

苏夫人有些舍不得。

可是她也知道,五千两银子在十几年的冷漠折磨里头也根本算不了什么。

不能指望苏老太太掏这个银子的,能分家就已经是很大的不易了。

她嗯了一声答应下来:“我都知道了,这回回去,就照您说的,该办好的都办好,顺便也把弟妹的嫁妆都归置好给她带回来。”

“嗯,到时候再说。”苏同知站起来,理了理衣裳去了朱元和苏付氏那里。

可是他却扑了个空。

朱元和苏付氏都不在,他有些纳闷,站住了脚问一直不搭理他的绿衣:“朱姑娘和她姨母呢?”

绿衣不大喜欢苏同知了。

姨太太简直太可怜了,苏同知之前却还想要让姨太太回苏家老宅去被沉塘,她哼了一声转开了头。

苏同知不跟她计较,笑了笑摇头走开了,到了门口才知道朱元和苏付氏是去见朱家来的人了。

朱家来了人接她们回去,而且又是大张旗鼓的用了八抬大轿,动静闹的很大,苏同知听说,便皱起眉头摇了摇头。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朱家按理来说应当是恨朱元入骨的,现在却一反常态殷勤的厉害,这中间要是说没有任何猫腻,鬼才信。

朱元却好像并不知道的样子。

朱大朱二算是代表盛氏给原配的姐姐苏付氏磕了头,她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为难的话,就答应了回朱家。

看起来就好像真的只是为了争一口气,要盛氏低头就满足了的样子。

果然还就是个没有长成,一门心思只有小心思的小姑娘而已。

朱大朱二在心里摇了摇头。

这样的小姑娘,越是嚣张到后来就会死的越惨,也不知道她知不知道这个道理。

朱元也没有要他们担心,她跟苏付氏进了后院去收拾东西。

苏付氏还是有些担心:“向问天查到了什么没有?我看朱家分明是居心不良,谁知道他们这么急着接你回去是要做什么。”

“不管做什么,清明将至,母亲的坟前不能没人祭拜,朱正松对不起我母亲,他该跪在我母亲坟前求我母亲的原谅,这是他欠我母亲的。”

没有人犯了错可以当成什么都没发生。

朱正松已经逍遥了八九年,迟到了这么多年的报应,都该来了。

苏付氏不知道她为什么每次提起付氏都好像认定了是朱正松故意害死的,却知道朱元不可能刻意诬陷,便什么也没再说,只是握了握她的手。

正走着就看见苏同知一脸凝重等在院门口,苏付氏挑了挑眉,对朱元说要去整理东西,便率先进了院子。

现在苏付氏对苏家有怨气是很正常的事,朱正松苦笑了一声,转过身对朱元道:“你已经决定要回去了吗?”

朱元点了点头。

苏同知看着她,迟疑了一会儿才提醒:“朱家这么急着接你回去,只怕是没有安好心,你还是自己小心谨慎些吧。”

见朱元答应,苏同知说了自己对苏万堂的事的态度,见朱元面色有些缓和,他便松了口气,又说:“以后弟妹……哦,不能叫弟妹了,以后她就跟我们苏家没干系了,这些年是我们耽误了她,是我弟弟的错,以后我们要是有能帮得上忙的话,一定万死不辞的。”

朱元知道苏同知不是在说玩笑话,见他态度诚恳,便笑了笑:“我知道了,多谢苏大人成全,不过您心里要有个数,我对他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