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贵嫁(535)

朱元被小太监领着进了偏殿,下台阶的时候正好还碰见了匆匆进门来的张庆,不由得就站住脚看了他一眼。

张庆没工夫顾得上看朱元,急匆匆就上台阶去了。

小太监眉开眼笑的跟张庆打了个招呼,便转头看着朱元笑了起来:“惠宁县主少见罢?这是我们张公公。”

朱元点了点头,心里在猜测张庆这个时候过来究竟是为什么。

英国公府闹成现在这样,纯粹是张庆在背后推波助澜,现在徐老太太进宫来求情,作为幕后主使的张庆,当然是来探听消息的。

可是探听消息他这个身份本不应当亲自来才对-----他到底是徐公公的心腹,宫里什么消息能够瞒得过太监?

他自己进来……

思考中已经到了偏殿,小太监替她掀开了帘子,她便反应过来,冲着小太监道过谢,便进了偏殿。

胡太医正好跟孔供奉商量着如何开药,见了朱元便眼前一亮,急忙笑着朝她招了招手:“丫头,快来快来!”

虽然朱元已经得封了县主,可是胡太医待她还是跟从前一样,见她过来,便道:“老太太这急怒攻心之下导致晕厥,看脉象,这些天恐怕一直心中郁郁,乃是肝气受损之象,怒气伤肝,这么长久积累下来,身体吃不住才是正常的。”

孔供奉也在一边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又道:“这病倒不是什么大病,可是若是不妥善加以调理,以后身体必然受到影响,怕不是……长寿之象。”

也就是说,这次徐老太太是果真病的挺重的了。

朱元嗯了一声,孔供奉便让了她进去把脉,而后便问她:“县主有何高见?”

他是见识过朱元的医术的,知道她颇有些常人所不能的法子,而嘉平帝看来是很看重徐老太太的病,总是要想法子稳住徐老太太的病才好。

朱元摇了摇头,照实道:“二位大人已经诊断的很清楚了,老太太这种情况,只能尽量好好将养着,以后切忌动怒,慢慢或许能够好些,要说能药到病除,那是不能的。”

胡太医促狭的笑了一声,摸了摸胡子没有说话,点了点头冲边上有些茫然的孔供奉道:“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们便按照之前商量过的,先开些安神的药,稳住国公夫人的情绪再说吧,其他的也只能慢慢调养了。”

孔供奉答应下来,当下先开了一副药令人下去煮了,奉给国公夫人喝,等到国公夫人醒了,才跟胡太医和朱元一道往西配殿跟嘉平帝和太后复命。

太后早已经等着了,见了朱元来,便招了招手,将朱元叫到自己身边,才看向胡太医跟孔供奉。

胡太医便恭敬的跟嘉平帝禀报:“圣上,现在国公夫人已经醒了,她老人家最近应当是一直优思不断,卒中之后也没能够好好休养调整,因此才会出现气急之下晕厥过去的情况,以后还是要好好的休养才行。”

孔供奉也在边上附和:“只要休养好了,以后或许还是能好起来的……”

太后皱起了眉头,见嘉平帝一脸深思,便冲两个太医点了点头:“知道了,你们先退下罢。”

第748章 退步

太后等到两个太医都退下去了,便看向嘉平帝问他:“皇帝,你怎么说?”

嘉平帝面上有些烦躁,微微皱眉之后旋即便又道:“说到底,其实这件事总归只是唐成的一面之词,英国公是有功之臣,连先皇也对他信重有加,他在之前也一直都是打了胜仗的,如今若是朕只是听信一面之词便阵前换帅,怕是要寒了那些老臣的心啊!”

这倒是,毕竟英国公在勋贵当中还是威望极高的。

加上英国公从前平定了安南,威名赫赫,若是真的不容他分辨就要换帅而后押解回京受审,看上去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太后挑了挑眉,知子莫若母,嘉平帝这样的态度,她立即就看出来了,轻轻将手里的扇子放下,问道:“那依照你的意思,这件事你打算就这么算了?可是现在前线督战太监还有随军御史纷纷上书,朝中闹的沸沸扬扬,你总要给大臣们一个交代吧?前线到如今还是没有什么成效也是事实,就算是不阵前换帅,也不能将这件事轻轻揭过,否则天下人该怎么想你这个皇帝?”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

天气炎热,卫皇后悄悄看了嘉平帝一眼,心中担心嘉平帝又要暴怒。

嘉平帝这回却并没有,他冷冷的皱了皱眉,轻声道:“太后,朕当然知道这些道理,可是话说回来,英国公总一等国公,立下功劳无数,且是大长公主如今仅剩的血脉了,若是不问清楚明白便治罪,那天下的人该怎么看待朕?”

他抬出了大长公主来,太后便没有了说下去的意思,只是凝眉说道:“既然如此,那皇帝打算怎么做?”

嘉平帝抬出早就已经在心里想过一遍的说词:“太后老娘娘既然疑心前线办事不利,朕打算派钦差赴前线去查明事实,并且下旨催促英国公加快攻速,尽快平定云南叛乱。”

他抬头看着太后,目光坚定:“太后,儿臣知道云南之事拖的过久过长,等到英国公回京,自然要重新让人审过,若是他当真有什么猫腻,儿臣绝不会手软,一定会秉公办理!”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太后就算是心里不满意,总不能压着儿子的头让他答应现在便要先换去英国公大将军的位子。

她深深地看了嘉平帝一眼,外头便有小太监禀报,说是英国公夫人醒了,如今正在殿外跪着,等待请罪。

嘉平帝没有开口。

太后便在心里冷笑了一声,扬声道:“请进来吧,既然病了,怎么让人在外头跪着?”

烈日炎炎的,别跪出了什么问题。

徐老太太憔悴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如同是乡下那些为了吃食而烦恼的老妪,一进殿便跪在了地上给太后和皇帝磕头。

嘉平帝开口叫人起来。

儿子既然已经做了主,太后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若是再过度的为难徐老太太也是于事无补,徒增母子间的嫌隙,因此便道:“你也太过精明了,朝中此时参奏的奏折跟雪花似地往上飘,皇帝正难以决断,你倒好,这个时候来这里一跪一陈情,倒是叫皇帝怎么办?若是对于那些奏折不闻不问,便寒了那些大臣们的心,若是管了,倒好似又不顾忌大长公主的情分了似地。”

徐老太太更加害怕惊恐,匍匐在地连语气都是低落的:“臣妇惶恐!臣妇万万不敢有这个心思!老娘娘,圣上,我们英国公府一门自太祖始,便骁勇善战,满门效忠!国公他对于圣上更是忠心不二,怎么会做背叛圣上的事?这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后栽赃陷害啊老娘娘!一定是那些反贼见国公得重用,所以故意攻讦国公,离间圣上跟国公之间的关系……”

徐老太太声情并茂,嘉平帝便也不好苛责太过,望了太后一眼,轻轻咳嗽了一声。

太后心里冷笑了一声,眯着眼看了看还在哭的徐老太太,到底没再说什么,只是道:“公道不是你说了便算,皇帝是个好皇帝,到底事情如何,他自然会着人调查清楚,若是人人都来跟你这样哭求便要说自己是清白的,那还要那些御史们何用?还要刑部大理寺和锦衣卫何用?三法司莫非都是没用的?!”

徐老太太被堵得不敢说话,跪在地上双膝发抖。

过了好一阵,太后才沉声道:“好了,哀家忽然听说你在这乾清宫晕了,还吓了一跳,不管怎么说,你这等行为不可取,往后这种法子还是少用为妙,旁的哀家也不多说了,你们自己好自为之罢!”

徐老太太被训斥的面红耳赤,她当然知道太后的言外之意。

可是现在她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毕竟只有国公没事,英国公府才可能保得住。

她跪倒在地,等到太后都已经带着卫皇后跟朱元走了,才深深地望着朱元的背影,重新又低下了头。

她一个堂堂的一等公爵夫人,竟然在一个县主面前被看见如此不堪的一幕。

这实在是让她心里在滴血。

朱元!

朱元!

她们英国公府落到如今这个地步,陷入这等被动的局面,全都是朱元造成的,若不是朱元……

嘉平帝见她跪在地上发抖,皱了皱眉让徐公公去搀扶她站起来,末了就道:“这件事朕自有主张,你不必再管了,好好回去将养身体罢,你刚才说的话,朕都记住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