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他们也不能有任何解气的感觉。
真正要付出代价的,也不是他们。
一阵风吹过,将满园的花香都带到了这座交楼上,张庆隔着璀璨的灯火笑了笑,冲邱致远举杯,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
而此时的六子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逃过一劫,在他看来,这两天是他人生当中最顺畅最扬眉吐气的一天。
有人给了他四百两银子,而且还让他去砸那些有钱人的店。
就这么点儿事,他得了银子又觉得解气,真是再好没有了,出了朱雀街,他也算是机灵,等到回了村子,才把早已经兑好了的碎银子给大家分了。
一两二两三两的都有,砸的最狠的那几个是最凶最横的,得罪不得,他掏吧掏吧,把胸口藏着的银子都给掏出来了,陪着笑点头:“耗子哥,石头哥,人家就给了这么点儿……”
耗子跟石头哪里肯就这么算了,懒得跟他废话那么多,直接把人倒着给提溜了起来,不一会一块银锭子就从六子身上掉在了地上。
众人定睛一看,大多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嘛,这可真是发达了,十两!
可是羡慕归羡慕,耗子跟石头可都是不要命的流氓,没人愿意跟他们抢,咳嗽了几声打着哈哈都跑了。
耗子跟石头便将银子给抢在了手里,见六子跪在地上哭个不住,嗤笑一声,将手里原先六子掏出来的碎银子捡出来,扔了一两银子给他,就挑眉道:“我们这也是出了大力的,替你出气,最卖力的是我们,当然这得银子最多的也该是我们了,你说是不是?”
六子哪里敢说不是,唯唯诺诺的伸着手想让他们能够尽量多给一点儿。
耗子跟石头瞥都不瞥他一眼,扬长而去。
等到确定人都走了,一直摊在地上的六子才一个鲤鱼打挺跃了起来,冲着他们的背影啐了一口。
就知道这帮人贪心,幸好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做了这么一出戏,不然的话,其他的银子都会被这帮人给抢光。
他擦了擦嘴角的血丝,琢磨了一会儿,磨磨蹭蹭的回到了破庙,缩在破庙里团在角落里,眼睛不错眼的盯着外头那棵不起眼的枣树。
直到三更多了,夜深人静,他才爬起来,在枣树底下把银子都给挖了出来,连夜跑了。
他不会再回来了,有了这些银子,他去哪儿都能活的下去。
夜色朦胧中,他不知道,他身后有人一路目送他消失在了黑夜里。
叔晨转过头来揉了揉眼睛,回过头对伯晨道:“得了,明天一早就能进城去跟姑娘交差了,这小子是个真聪明的,不是那等不懂事的人,也幸亏他聪明。”
知道不多问,也知道什么都不管,从此拿了银子去过新的生活。
伯晨笑了一声,知道叔晨是有些同情六子,便开门见山的道:“你放心吧,姑娘她一开始就让我们不许露出任何痕迹,为的不就是不伤人性命吗?”
又不是从前的顾传玠,动不动就要杀人灭口,不把人命当命。
叔晨被说破心思,但是在哥哥面前也没什么好隐藏的,嗯了一声就叹气道:“虽然我也知道,可是到底还是怕有什么万一么,现在这样最好了,对了,大哥,你说这事儿,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
他们之前回了府,姑娘却说这事儿已经办成了,他们的任务也都完成了,让他们只要确保六子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且离开了就行。
可是其实他还是一头雾水。
姑娘废了这么多的心思,让他们这么折腾,难道就真的只是砸徐家的店出出气吗?
杨玉清跟苏付氏也有同样的疑问。
他们两个都知道朱元让叔晨跟伯晨去叫人砸店的事儿了,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毕竟朱元在他们心里怎么都不是这种只图快意的人。
直到范家的人找上门来问主意的时候,苏付氏才咳嗽了几声去找窝在书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的朱元,问她这事儿怎么办。
到底是元元说有办法的,范家那边也等着元元帮忙,要是这事儿最终解决不了的话,岂不是让人家一场空欢喜。
尤其是他们家两个女儿还不是很省心。
想起这些苏付氏都替范夫人觉得发愁。
唉,那么好的人,可惜偏偏摊上了那样一个姐姐,不仅总是为难她,还刻意把她的女儿也给挑拨得这样。
朱元正在看信,面上的神情一片冷漠,等到抬眼发现是苏付氏,才放缓了神情,微笑着合上了手里的东西。
苏付氏一眼便看出来朱元的脸色不对了,见她脸色不大好看,心里担忧更深,急忙问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姨母不能再受刺激了,朱元按住心里的烦躁,自然而然的摇头:“不是,是范家的事儿虽然有些麻烦,但是没事了。”
没事了?
苏付氏心里松了口气,替范家觉得开心,冷静下来才反应过来,急忙问道:“那既然没事,你怎么还皱着眉头?我看你脸色不大好,是不是身上不舒服?要不要让胡太医……”
朱元忍不住就笑了起来,不管什么时候,姨母永远把她放在最紧要的地方,她自己就是大夫,姨母竟然连要去找胡太医的话也说出来了。
她摇了摇头,等到姨母冷静了些,才径直道:“姨母放心吧,范家来的是谁?您让她进来见我。”
朱元这么说,苏付氏彻底放心了,脸上也有了笑意,就顺着她的话告诉她:“来的是范夫人的乳娘,也就是你之前见过的江妈妈,她丈夫是跟着范大儒外头行走的,一家子都是替范家做事。”
这是在告诉朱元,这些人信得过,有什么话可以直接对他们说。
朱元点了点头,收起了桌上的东西,等到江妈妈进来了,便不等江妈妈行礼便叫了起:“妈妈不必这样。”
第726章 诡谲
江妈妈是满怀希望的来了朱家,又带着满头雾水出了朱家的门的。
还以为朱姑娘会给出什么实在的建议呢,可是结果朱姑娘竟然只是告诉她,让她让夫人准备好一些银子,直接退给那些佃户。
现在重要的是这些佃户吗?
重要的是庄子的来路成问题啊!为了这件事,夫人急的吃不下睡不着,偏偏老爷还有事被耽搁了,在河东书院实在是回不来,眼下这种情况,家里简直是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给银子这事儿夫人一早就已经想过了,而且也跟来禀报的管事的说过了。
可是庄子上的管事也说过了,那些佃户是不要银子的,眼下这季节,交了租子佃户们原本就只剩下自家的口粮了,要是皇庄再征缴,他们哪里还凑的上粮食来,有了银子也没处没粮去啊!
可是朱姑娘只让她这么回去禀报就行,不再说其他的了,她也不能说什么,只好心理惴惴不安的回了家,跟范夫人说了朱元的话。
范夫人也有些愕然。
要不是因为实在是相信朱元跟苏付氏,范夫人简直觉得朱元可能是在敷衍她。
她眼前一阵发晕,过了一会儿才勉强定神问江妈妈:“朱姑娘原话就是这么说的?”
江妈妈肯定的点头,心里也有些委屈:“夫人,朱姑娘原话就是这么说的,让您退上半年交粮的,折算成银子退给他们,这事儿没事,朱姑娘是这么说的。”
她觑着范夫人的脸色,很担心也很愤慨:“朱姑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替我们想了法子了,这要是退银子就能有用,咱们还急成这样?”
范夫人的确不明白朱元这次的打算,但是她还是下意识呵斥了江妈妈,阻断她也是阻断自己对朱元的怀疑,摇头道:“既然朱姑娘这么说,那就什么也别做了。”
江妈妈吓了一跳,他们原本是已经跟赵家说好了,让赵家去出面说情的,这么说,也不必再去说情了?
可是如果到时候事发,真的连累了家里,那是不是再做补救也晚了?
范夫人心里焦灼不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始终没有另外再去找路子的想法。
最近一桩事跟着一桩事的找上门来,加上这么些年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她已经走的太累了。
好不容易跟着丈夫一步一步熬到了现在,总算眼看着能过上一点好日子了,可是原来这好日子也是她幻想来的。
他们一家都是握在姐姐手里的玩物,她喜欢的时候就能蒸蒸日上,人人开心,体面的过日子,徐老太太不开心的时候,他们就全都要被倾倒在水里,等着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