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又美又凶(快穿)+番外(122)

王孟然又不蠢,哪里看不出来这些都是陈家人的借口?

但是人家一心想要退婚,你强求也是无用,王孟然只能答应了。

果不其然,次年年初这陈家小姐便许了新的人家,年底就出嫁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

王雨霏身价大跌,自然也影响到了异母姐姐王如沐的行情。

但是顾舒窈并不在乎。

原本张氏就不会给她找什么好人家,现在没人来上门提亲就更好了,免得张氏给她乱点鸳鸯谱,毁了她这一生。

在张氏回归王家的第十天,顾舒窈收到了从京城里寄来的信。

看完这封信,顾舒窈知道,离开的时机到了。

————

这日是初一,是王家一大家子陪王老太君用晚膳的日子。

吃完了饭,在喝茶的时候,顾舒窈起身来,郑重地向三位长辈行了礼,开口道:“祖母、爹爹、夫人,沐儿昨日收到了来自京中外祖母的家书。外祖母说多年没见过沐儿了,甚是想念,想叫沐儿进京去陪她一阵子。沐儿看了一下黄历,三日之后的初四是个易出行的吉日,所以我想三日后出发,前往京城探望外祖母。”

顾舒窈这突如其来的安排,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张氏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反应过来的张氏当即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沐儿!这事儿怎么这么突然?!”

也怪不得张氏要炸毛,毕竟她才回到王家没多久,继女就要去京城投奔外祖母,金陵城里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说她呢!

她家雨霏已经要嫁不出去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不能再让王如沐这个小骚蹄子节外生枝,火上浇油了!

顾舒窈焉能不知张氏想些什么?也不管她,只看着王孟然和王老太君,问他们:“爹爹、祖母,沐儿上一次见外祖母也是五年前了。都说老人家都是见一面少一面了,沐儿想在外祖母还健康的时候,多陪陪她。”

王孟然并没有马上答应女儿的要求,而是问她:“长公主果真写了家书来,邀请你去京城小住?”

王如沐的外祖母是当今圣上的亲姑姑太真长公主,所以王孟然这般叫称呼她。

一早就料到王孟然必会有此一问,所以顾舒窈是将长公主的家书带在身上的。王孟然一问,顾舒窈便将家书从衣袖中摸了出来,双手呈于他:“爹爹请看。”

王孟然拆开信件后,先扫了一眼字迹,确定出自长公主之手后,才将这份信细细读起来。

看完了信,王孟然转手将其呈给了王老太君:“母亲,您请看。”

王老太君拿了信,也看了一遍,然后颔首道:“的确是长公主的字。”

顾舒窈不言语,只乖巧地等候父亲和祖母的下文。

王孟然沉吟片刻,同老太君道:“母亲,既然是长公主盛情邀请,我们也不好推辞她的好意……不若就答应了她,让沐儿进京去,陪她老人家一阵子?”

第84章 没了娘的王家大小姐【六】

听到儿子这话, 王老太君便点头应和道:“我也是这般想的。”

顿了顿,老太君补充:“打从李氏亡故之后, 我们同京城这一门亲戚的走动便变得少了。这次让如沐去一趟京城也好,也好让我们王家同李家重新亲近起来。”

王孟然和王老太君母子两个这一唱一和的, 都是赞同顾舒窈去京城的意思, 张氏顿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了。

见母亲也是同意自己的意见的,王孟然捋了捋胡须, 便转身对顾舒窈道:“那沐儿你便去罢。”

说到这儿, 王孟然略一停顿,又道:“但是初三是不是太赶了?就两日时间,够你收拾行李吗?”

顾舒窈知道,自己能得到父亲和祖母的同意,让自己去京城见外祖母已经十分难得,便没有在时间上面和他们纠结:“如果爹爹觉得不妥,那女儿晚些儿再动身也成。”

“那就再往后推几日罢。”王家老太君直接就替顾舒窈拿了主意, “除开你收拾行李花时间, 我们王家也要给长公主一家准备礼物,时间太紧的话,怕是礼数不周,伤了两家和气。”

说完,王家老太君就转头吩咐张氏道:“张氏, 给长公主一家准备礼物之事就交给你了。你这两日就先把旁的事情放一放,按照李家众人的性子,先拟一张单子出来。我看过了觉得可以, 你再安排人去采买。”

发觉自己不被人重视便罢,还要被安排去给王如沐的外祖母家那一大家子准备礼物,张氏心里呕着气,却还是不得不应下:“……儿媳知道了。”

见事情都安排妥当了,王老太君点了点头,然后对顾舒窈招招手,将她唤到自己跟前来,叮嘱道:“等沐儿你见到了长公主,可千万要记得把我们王家的问候带到。”

顾舒窈对王老太君行了一礼,郑重道:“祖母放心,这些沐儿都省得的。”

看着自己这个自幼失恃的孙女,王老太君心中暗叹一声,没再说什么,让屋里的人都散了。

————

虽说张氏对自己这个继女有多般不满,但是婆婆交待下来的事情,她还是不得不认认真真地去办的。

张氏根据京城长公主一家各人的性子拟好了单子,给王老太君过目并得到她老人家的同意之后,便安排人去采买了。

与此同时,顾舒窈启程去往京城的日子也看好了。这个月十二是个万事大吉的好日子,王孟然给女儿定了这日。

不过,初十的时候,太真长公主的人抵达了金陵。一行将近五十人,据说是长公主不放心外孙女独自上京,特地拨了一支亲卫队过来,前来护送。

见长公主对自己这个外孙女如此上心,王老太君不由得也跟着高看了顾舒窈两眼。

在顾舒窈出发的前日,王老太君还特地将她叫到了自己屋中,赏了她十来件价值连城的首饰,供她在京城的时候佩。

王老太君此举,是为了让顾舒窈在京中名门闺秀坠了王家面子,同时,也好让长公主知道,王家对待这个没了亲娘的小姐是很厚道的。

虽然知道王老太君打赏自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顾舒窈乐得有东西收,便故作欢喜地收下了王老太君的赏赐。

十二那一天,顾舒窈在太真长公主亲卫们的护送之下,带着王家给长公主一家准备的厚礼,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金陵城。

张氏回到王家没多久,继女就离家前往京城投奔外祖母一事在金陵城传开,张氏顿时又落了个容不下继女的恶名。

再加上之前王雨霏在老太君寿宴上出丑之事,王家在金陵城的声誉可谓是一落千丈。

但是王家这一地鸡毛,已然同顾舒窈无关了。

京城,有全新的生活在等着她。

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

看得到王如沐死后故事的顾舒窈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把王如沐放在心坎上的人,应该就只有她这位远在京城的外祖母了。

上辈子,太平长公主在得知外孙女王如沐被王家杖责三十逐出家门的消息时,马上就遣了身边亲信,快马前往金陵城搭救王如沐。

可命运弄人,这亲信路上发生了意外,亡故了。

等长公主再次得到王如沐的消息时,已经是她横死在破庙之中的事实了。

得知外孙女落得这般凄惨下场,长公主悲恸不已,并对冷血的王家人心生厌恶。

丰富的阅历也让长公主对王如沐之事起了怀疑。

顾不上自己年事已高,长公主坚持亲自南下金陵,要同王家人对峙,替外孙女讨个公道。

无奈那日宴席上的相关证据都让张氏给处理掉了,长公主寻不到王家人的错,拿不出证据来处置王家,最终只能含泪替外孙女收尸,同王家人撕破脸、断绝关系。

在王如沐的坟前,年过半百的太真长公主痛苦地流下了眼泪,恨自己不能早一些得到消息,前来救她一命。

安葬好外孙女王如沐,回到京城的长公主大病了一场,没过多久时间,便逝去了。

王如沐死后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让顾舒窈清楚地了解到——太真长公主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心疼王如沐的人。

所以,穿越到王如沐身上的顾舒窈在这辈子,选择去投靠她。

————

因为带的东西多,所以顾舒窈这一路,走得有些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