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皇后又作妖(523)

作者:弱水西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荣安一抽气,将两张信纸整齐叠在了一起。

第一封信的点和捺在收尾的时候,力透纸背。这是朱承熠行笔的习惯。

她仔细观察后发现,第一封信的着力点,竟然在第二张纸的同样地方留下了淡淡的墨痕。所以,写第一封信的时候,这分明来自两封信的信纸是上下挨着的。所以早先下笔晕开的墨才会留在了下一张纸上!

然,这两封信前后隔了一个多月啊!

一个多月过去,他一直都没用过纸?早先用过的那沓子纸还留着?还能找到?

朱承熠是个细心的,他写字的时候,若非特别匆忙,怎会不垫个隔纸?时隔一个月写信,他怎会不把有墨痕的纸拿走?

所以,他这两封信虽都是报平安,但定然是在极不安稳的状况下匆忙写的!

荣安又细细一番比对,发现连墨色都是一模一样。墨的气味也完全一致。

她不由猜测,这两封信,不是时隔一个月,或许是同一时间段写下的。只有如此,或许才能解释以上这些疑问。

荣安又不明白了。

朱承熠在做什么?

她很确定,这是朱承熠亲笔所写。她也肯定,这信并无古怪,没有什么隐藏的讯息。那么,就只单纯为了安自己心吗?

在这一番发现后,她的心,更慌了!

荣安还去找了颜飞卿。

飞卿也收到郝岩的信了。郝岩不善言辞,却也写了足足三张纸。

“我……可以看看最近那封信吗?”荣安问。

“只要你不取笑我,自是可以。”颜飞卿红着脸递过了信纸。

洋洋洒洒,絮絮叨叨,虽东拉西扯,却温情满满。信最后,郝岩还斟字酌句表达了自己心意,甚至在里边夹了一朵红色小花……

“怎么了?哪里不妥吗?”颜飞卿发现,荣安的面色越发难看。

是不妥。但不是自己不是郝岩,是朱承熠。

郝岩是个一根筋的大老粗,可他能废话连篇三张纸,又主动表达自己心意,还有闲情逸致夹了干花,说明写信的那几天他们军中并不忙,至少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吧?

那朱承熠是怎么回事?

他们应该是在一起的啊!……

荣安又去了常家。

常家也收到了常如风的信。荣安也看了。

同样也是温情满满的三张纸。

荣安脸色更难看了。

常老太自然要问。

荣安便将疑惑道出了。

“我担心他是要去做什么危险之事,怕我担心所以提前写了几封信。此刻他人很可能在执行什么任务,又或是已经出了什么事,所以庆南那里拿了他以前的信先出来应付。”

被荣安这么一说,常老太的眉头也打起了结。

“别自己吓自己!”

老太太虽不明白,但还是给了一番安慰。

“世子身份敏感。他此去庆南,相比郝将军,郝岩,我孙他们,肯定是更安全的。若有危险,郝将军一定不会让他前往。大伙儿都会护着他的。既然庆南来信,说他们已与郝将军合军,那你便更不用担心了。更何况你都确定那是世子所书,他字里行间也无求救之意……

庆南王和他也非一般情分。茹菲她相公更是与他要好,又不是没人可用,他们怎么也不会让他出事,不会让他冒险。再说了,他真出了事,谁敢瞒报?只会立马将他送回京城!你放心吧!行军在外,状况不少,不是你我可以猜测的。”

常老太笑着抚摩荣安孕肚。

“怀孕了,就容易胡思乱想。你可得放宽心,否则孩子会变丑,要长苦瓜脸的。”老太太顺势转了话题。“御医可断出男孩女孩?”

“没有。但我觉得是个女孩。”

“女孩好。生个贴心疙瘩在身边,看着都欢喜。”

“我也是这么想的。”

荣安又在常家留了一会儿,转告了老太太和常夫人关于常茹菲的种种。

正说着话,外边报来客了。

荣安便告辞了。

她虽与常老太太有说有笑,可心中那点忧虑还是半点没少。她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此刻还多了朱承熠。真是……

出去的时候她刚好瞧见了马车。

是宫里来的。

来的是位公公。

而她到家时,将军府竟然也停了辆宫中的马车。

“世子妃,宫里来人了。”

……

第612章 皇帝要过寿

天气反复无常,本该暖阳高照的春日,突然就刮起了西北风。

气温一夜下跌,多少人都差点要穿回冬装。

钦天监报,天气反复,并不是好兆头。

朝上一片静默。

可别了!

已经够乱了!

一笔笔银子往外砸。

一车车粮食往外运。

蝗灾旱情,带来的后果除了流民就是缺粮。

四处硝烟起,带来的后果还是流民和缺粮。

军需加上赈灾,粮价上涨,国库空虚,粮仓也见底。

灾情使得粮收不上来,税也收不着,更叫一切雪上加霜。

明日,是圣上生辰。

本该大肆庆贺,可眼下却有几分不合时宜。所以上个月皇帝便发了话,今岁不办生辰宴。

可刚从常家过来时荣安就听说了,宫里临时又改了主意,说虽不准备大办宴席,该有的庆贺还是要有的。一来让皇上高兴高兴,二来最近战事顺利,也该喜庆一下,三么,最近大伙儿都辛苦了,犒劳一下。

所以宫中来人,是送帖子来的。

来将军府的内侍,荣安认识。

这是贵妃翊坤宫的。

“如此小事,如何劳动桂公公亲自跑一趟?”

荣安觉得很奇怪。

送帖子,一般都是小内侍的活儿。这位大公公亲自出动,自有缘故。

荣安递了一锭银子做酒钱,那桂公公安然收下,便应了荣安坐一边喝杯茶水。

“老奴来将军府之前,已经走了好几家了。这不是临时决定办宴吗?所以为表郑重,娘娘的意思是让老奴亲自一家家送贴。”

荣安挑挑眉。郑重?递个帖子罢了,要什么郑重?

桂公公知晓荣安疑惑,慢悠悠开口。

“皇上把明日的宴席,交给宁王筹办了。”

“宁王?”荣安又是疑惑,宁王近两年多来,一直避着各种皇室事务,怎么就轮到他了?难道因为太子恐怕会不好,皇上还把位子候选放到宁王身上了?

“是皇上的意思。”桂公公神神秘秘压低了声音:“说宁王是最适合的承宴人。”

“……”

“老奴出宫后的第一站……是殷家。”桂公公明显有顾忌,既要说,却又不能说透。所以漏的口风都还需要荣安自己体会。

而听到第一家就跑了殷家,荣安一下茅塞顿开。

办寿宴,最需要到场的是家里人或是身份高贵的。按道理,这大公公要先去递帖子,应该是先去长公主,皇室王爷等人那儿才最合理。而从贵人堆里来看,也轮不到殷家排在最前边。

要说殷家最厉害的,除了百年老族的地位,便是银子了。毕竟总有流言说他们是京中首富不是?

又说皇上指定宴席由殷家女婿宁王承办,荣安还有什么不明白。

皇帝,哪里是要办寿宴,只怕是看中殷家口袋里的银子了。宁王办宴筹款,殷家焉有不支持的道理?如此,他们可不得被奉为座上贵宾?

所以,桂公公才说已经去了好几家。不用问,他去的都是大家大族,财大气粗的那种。也是正因如此,常家的帖子送得比将军府还早。说到底,有钱的常家也是被宰的那群人。

因而,明日这分明就是场“鸿门宴”啊!这酒宴,怕是吃不起,不去行不行?若逼着所有人慷慨解囊,自己能躲得过去?

等等,她是不是还得捐两份?

王府一份。

将军府一份。

荣安低头看看桌上帖子,可不是?两张帖子呢!可不得两份?

还有寿礼呢!

祝寿,总不能空手入宫,这个时候,她上哪儿准备寿礼去?还得两份?

荣安面有苦色:“这帖子来得匆忙,寿礼也未有时间筹办……”荣安磨牙。

桂公公继续赔笑:“前方战事吃紧。皇上也难。从兵器到药物到粮草再到各种后勤物资,哪哪儿都要银子。可眼下苦于银钱不到位,皇上心忧,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娘娘觉得,大伙儿若能为皇上解忧,便是最大的生辰寿礼了。

上一篇:不如桃杏下一篇:誓不再做金丝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