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恨,虞荣华与他来往这么些年,竟然一直瞒着他有这么一个深得虞博鸿心的妹子。若他早些知晓,怎会错过虞荣安?
而他思来想去后,觉得虞荣安之所以会恨他厌他看不上他,十有八九还是因为虞荣华那个对她不好的嫡姐和廖文慈那个给予压迫的嫡母。他觉得,他是因为虞荣华而被牵连恨上的。无妄之灾!何其可恨!
于是再一次的,他将所有的账算在了荣华身上。
而荣华渐渐也学乖了。
每回朱永昊来找她算账,她都会向那些卫兵求救。卫兵自然会救她,可她也少不了总会被朱永昊打上几下。
她每日除了以泪洗面,便是各种辱骂诅咒。
她每日都会坐在荣英被放走的那个侧门前不远的花坛边等着被营救。
刚开始传来荣安和虞家种种时,她还会激动。
但渐渐听多后,她也就麻木了。
在越来越长的等待中,她对荣英和亲爹娘的恨意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一个个的,都好狠心!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救她,连个到府院外喊她一声之人都无。
可瞧瞧人魏氏!
廖静那娘和自己娘一比,简直天壤之别!
魏氏几乎是每隔三天就会来府外探望一趟廖静。
虽然隔着一堵墙,交流全靠吼,仅仅只是叮嘱些许废话,可那种有人在念着自己挂着自己帮着自己的感觉,却让荣华羡慕不已。
只是荣华不知,魏氏之所以能立于墙角不被立刻赶走,也是虞博鸿的示下。他知道荣安与廖静关系尚可,所以便睁一眼闭一眼,行了这么丁点的方便。
这日,荣华终于在魏氏声音出现时,抢先回应并询问起了她娘。
可魏氏只回了一句:“你娘好好的”之后,便不再做回应。
荣华更伤心了。
大家都好好的,只她不好吗?
而且廖静前一阵被荣英推了之后便不再搭理她了,她这才发现没有廖静的照应,她在府中更加寸步难行……
荣华并不知,魏氏倒不是厌恶她所以才只回了她半句话,而是……没法回。
因为廖文慈消失了。
她也不知自己那小姑子去了何处。
只是有一天,大伙儿突然想起来,好几天没见廖文慈了。
又是几天,还是不见人。
一找,发现人不在。
就那么凭空消失了。
家里人问老太太,却得了个“送去庵里了”的回应。
众人有疑,庵里?哪个庵?送去庵里怎么还遮掩?廖文慈的性子在那,绝不会做姑子。她若被强迫,还不得闹个天翻地覆?绝不可能悄无声息消失。所以,他们都觉老太太的说辞有问题。
更有好事的家眷特意去京城几个庵里上香祈福,都没听说近日有新人送去。
又去问荣英,可那小子疯了一般怒骂起来,“何其狠心才有这样的女人,抛夫弃子不说,连亲儿子也抛弃了第二回。还管她做什么!我只当没有这个娘了!”
荣英的处境并没有变好。曾经意气风发的他此刻寄人篱下,不但得收起了所有爪牙,还得不靠着巴结廖思明来进学。
他只觉得尊严被摔了个稀巴烂,每日都抓耳挠腮恨不得要发疯。当他的伤才稍微好了那么一点,他发现娘不见了。他的枕头下多了一封信,交代他好好保重,将来再见什么的,此外,还有一张银票。三百两。
呵,呵呵。
就这样?
就这三百?
他又被抛弃了。
他撕碎了那封信,彻底恨上了他的娘。
他所有的遭遇,都是因为他娘,因为她的两次逃跑,让他从天之骄子成了随从一般的存在。如此讨生活,死乞白赖着,他如何能不恨?……
廖家人私下对廖文慈也有很多议论。
不过,弃妇终于被送走是大好事,以后总算不用低着脑袋见人了。
廖家上下都极有默契,谁也不再提起廖文慈。
这才是荣华突然问来,魏氏不敢轻易回应的缘故。万一传出去,可别惹上什么事来。
但这事,荣安还是知道了。
原本她是让爹找人盯住了廖文慈的。
可廖家安稳,连盯了廖家近十日也没见廖文慈出门过。
还是有一日,荣英与廖思明闹矛盾后,廖思明骂他没娘,这才引起了注意。
于是荣安去“偶遇”了魏氏。
女儿还指着虞博鸿照应,魏氏哪敢不说,便将所知关于廖文慈的消失讲了一遍。
荣安摸不着头脑,只能找人去各处庵里寻一遍。
确认廖老太是撒谎了。
廖文慈应该是离开了。
可她去了哪儿?
荣安实在不明……
当然,荣安也没时间去找廖文慈。
因为转眼已到十月,大婚的六礼已进行到了第四步,纳征。
这日,燕安王府送来了礼书和聘书,并由皇上这个媒人带着其钦点的两位全福夫人,以及聘金、礼金和聘礼来到了将军府。
不论是皇帝近日的第三次到来,又或是长长的聘礼队伍,都给将军府挣足了脸面。
……
第430章 没法诉的苦
这纳征能满城轰动,主因还是那过分了的排场。
燕安王府准备的聘金不是金银,而是京郊的一所大宅院。那地方是新买新建的,连朱承熠都不知,可谓一巨大惊喜。如此,小两口不但有了自己的宅子,还多了一处散心避暑地。
礼金是三千六百六十六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是斟酌出的数字。但王妃私下,还是当着葛氏面另给了荣安两万两的礼金,让葛氏知晓她们不是不上心,而是面上不得不做样子。
但一个转身,王妃又私下单独给了荣安一万两,直言这是给她个人的,让她自个儿好好收着。
给皇室儿郎娶媳妇,皇帝作为皇室里最位高权重之人,这个时候也做出了表示。他直接添了三千两的礼金,如此,荣安的礼金面上也有了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而燕安王妃入京时马车运载的那些聘礼,也终于露了面。
一盒盒金玉之物被捧着送进将军府。
为了装穷,聘礼中约莫有一半都是古董和皇帝近几年赏赐到燕安之物,皇帝看在眼里,也是再觉过去对燕安的逼迫过分了些。
总共六十六盒的聘礼,足以让荣安再次成为了京中上下羡慕的对象。
就说那些个皮毛,那鲜艳的珊瑚树,那颜色欲滴的翡翠盆景,都是单价超了几百两的好宝贝!燕安虽不富,但到底有家底,随便掏一部分出来也是一般人家望尘莫及的了。
他们又只一个世子,此刻自然得好好风光一把。
一时间,京中上下,谁不道一声“虞荣安好命”!
……
这边将军府给的回礼是三十六盒。
所有东西都是荣安和葛氏精挑细选出来的。
准确来说,都是荣安喜欢的东西。
比如,水晶杯,水晶瓶,水晶帘子什么的。
都是藏库房里几十年的好东西。
葛氏自然愿意,由着荣安随便挑。
反正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那边朱承熠和王妃早就明确表示,王府权利都会交到荣安手上,所以东西基本就属于换了个库房存放而已。
……
燕安王府送来的礼金,葛氏分文不要,让荣安自己私藏着。
虞博鸿眼神里虽带了点心疼,却也跟着葛氏点了头。
礼金是用来置办嫁妆的,荣安知道府里为了她的嫁妆几乎掏空了老爹的小私库,她哪能那般不知好歹。既然不收,她便在账面留了三千多两,又在葛氏那儿强行“存”了一万两。
等到弟弟或妹妹出生,她再多包个厚点的红包吧。
……
荣安及笄了。
由于一忙着准备婚事,二因府中在重装,所以没有场地办大宴,整个及笄礼很简单进行了。
及笄那日,前来的正宾是代表了太后的长公主,有司为燕安王妃,赞者是陶云,所有的簪和衣裙都是宫里送来的。所以虽一切从简,但实际贵而不凡。
众人出手皆阔绰。太后皇帝都给了赏赐。
就连长公主,也赏了一对颜色漂亮的红玉对簪,说了不少好听话。荣安知长公主就七夕那日对自己的几番出手有歉意,既她能做到纡尊降贵,自己便大方接受了。
而这个一般女子都极为看重的大日子这般简便而过,反而更是让满京城对荣安的“节俭”大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