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皇妃升职记(165)

作者:天行有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啊,忽然感受到做媒的快乐。

夏桐托人往家中报了信,宋氏固然乐意,再看夏榆,虽然不言不语的,可既没反对,那便是同意了。

两人抽时间见了个面,李蜜她继母倒是很愿意攀这门亲,除了李谦外,把她自己生的那几个毛头崽子也给捎上了——能跟夏家联姻是何等光彩,怎可便宜了外人?

然则,李谦跟夏榆两个却是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随李夫人怎么吹得天花乱坠,又把自家孩儿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二人只默默地对着眼色,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齐低头。

总共没说两句话,但据金吉娜说,相亲异常顺利。她进宫跟夏桐比划的时候都快笑弯了腰,“跟两军对垒似的,敌不动我不动,亏他们怎么接纳这桩婚事的。哎,可怜李夫人说得口都干了也没人理她,这回可真是为他人做嫁衣哩!”

刘璋得知后也没什么意见,御笔一挥给两人赐了婚,且因李家兄弟众多,儿啼女哭甚是不耐,且现今婆婆毕竟不是元配,未免将来立规矩麻烦,刘璋责成李尚书亲自掏钱给李谦盖了栋宅邸,虽还未分家,可也跟分家差不多。

夏桐自然是乐意的,阿瑜的性子,碰上个厉害婆婆恐怕有数不尽的委屈,如今两口子搬出去住正好——私底下相对,总不至于仍和闷葫芦一般了。

李蜜也觉得皇帝的布置很妥帖,横竖她也不惦记娘家那份家私,她自己能挣钱,趁早断了干净,至于李尚书会不会肉痛,她可管不着——这厮先前借着玻璃厂搜刮了那么些银子,也该赚够了。

两家赶在初秋订了婚,也算是应了个好节气。至于宫中冰敬的问题,李蜜担心夏桐丢脸,那便是亲家丢脸,好好的喜事也得沾上点晦气,因此紧赶慢赶,催着工匠将硝石制了出来。

等到七月来临时,宫中人已平和度过一个凉爽宜人的暑季。蒋太后心里别提有多着恼,她宁可多受些热,也不愿见夏桐将问题解决得如此完美——这下凤印更不好要回来了。

难道蒋家注定成了明日黄花么?

就连这桩婚事在蒋太后看来,也是夏家处心积虑结党营私的证据,尚了个公主还不算完,如今跟尚书府亦结了亲事,夏家的地位就更不可撼动了——这一家子都是人精哩!

至于夏桐更是个古怪的,若非亲眼看她能吃能睡食五谷杂粮,蒋太后都要怀疑她有通天彻地之能,怎的宫中人才偏能叫她一网打尽?一个便算了,个个都披星戴月为她办事,看来这丫头的媚功不但能蛊惑男人,连女人也不是对手。

蒋太后嘀咕了一阵,倒是不敢轻易去招惹她了,怕自己被惦记上,再闹出什么妖术鬼祟来——她还想多活两年呢。

不过,这会子蒋太后也没空操心夏桐了,另一件事让宫中齐齐恐慌起来——刘放的儿子得了痘疮,遍访名医无效,只得回京求助。

第138章 有情

刘放比年前看着要瘦多了, 清癯而窄的面庞,稀稀拉拉的短须,整个人看起来倒像是框在衣裳里, 不是人穿衣裳, 而是衣裳载着人。

他远远的作揖, 也不敢靠近, “皇兄。”

转了个弯, 斜签着身子向夏桐道:“宸妃娘娘。”

夏桐本想上前还礼, 刘璋却拦着她, 让她不必过去——这些天刘放衣不解带地服侍孩子,谁知道有没有染上那可怕的痘疮。

皇帝小时候出过花倒无妨。

兄弟俩聊起刘芸的病势,刘放哽咽着道:“早知这孩子命途这样艰难, 当初就该狠心将他留在京城,何必带去临江, 结果……”

他一个鳏夫,即使再细心, 也难免有照顾不到之处,谁知就是这点小小的疏忽,让儿子染上了痘疮——被这几个月的压力摧残着, 刘放身心俱疲,难怪一见了亲人就忍不住倾诉的欲望。

夏桐看他涕泗横流的模样, 原本疑心临江王想借此重返京城、伺机谋划, 此时也打消了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一腔慈母之心,“世子何在, 能否让本宫看看?”

刘放指挥几个奶娘将儿子抱出来, 同样不敢靠近, 只是站在台阶下远远地让夏桐瞧上一眼——那几名奶娘也是精心挑选出的, 都发过麻子,不担心感染。

虽是初秋,那孩子已裹上厚厚的棉袄,不知是热的还是发烧,脸上通红一片,两颧、颈侧、还有裸露出的手臂有不少米粒般的红疹,其中一些甚至开始化脓结痂,看着甚是触目惊心。

夏桐按捺住过速的心跳,“请大夫瞧了么,究竟怎么说?”

刘放的嗓子里都带上哭腔,沙哑着道:“若非实在没有办法,臣弟也不敢来求皇兄……”

难得见他这般客套,皇帝反倒有些不自在,轻咳了咳道:“行了,既然来了,不必讲究这些虚名,朕还能赶你走不成?”

让安如海收拾一间干净的宫室,好叫刘放父子住下,虽然养病是清净点好,可太冷清了也不相宜。

刘放道了谢,擤了擤鼻涕,抱着儿子蹒跚进去。

夏桐望着他佝偻的背影,倒有点物伤其类,心里亦不可遏制地产生恐惧,不是亲眼所见,她也不知后世已经消灭的天花病毒在当今会这样可怕,倘若今日患病的是敦敦或枣儿……夏桐实在不敢细想。

刘璋沉思片刻,“怕是还得请顾明珠来。”

放眼太医院,她倒是个中翘楚。

夏桐叹道:“恐怕这回她也没法子。”

顾明珠其实最擅长的是妇科,说到治疗天花……恐怕扁鹊华佗再世都没这能力。加之因为最近忙着夏榆的婚事,顾明珠有意避着嫌——这女孩子毕竟曾钟情过她,相处起来难免尴尬。

夏桐沉声道:“为今之计,恐怕还得张贴皇榜告示,遍求天下名医,倘能根治此疾,则赏黄金千两。”

这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退一万步,倘能彻底消灭天花这种可怕的急病,也算大功一件。

刘璋见她神色怔忪,只当她为刘芸担心,因劝道:“放心,芸哥儿命中有福,定能熬过去的,朕当初不是也好端端没事了么?”

夏桐唯有苦笑,做皇帝的心志坚定,自然不觉得区区小事如何,可从母亲的角度而言,她却根本不敢拿两个孩子的性命去赌——但在这个时代人们面对天花却只能去赌,熬不过去便罢,倘熬得过去,得过一次便不会再犯,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

但,今日看到刘芸的模样,推己及人,夏桐怎么也不愿自家孩子受到类似的折磨,她得想个法子一劳永逸。

蒋太后一早就供奉起了痘疹娘娘,又让人准备沐浴斋戒的物事,好使临江王静修一段时日,务必要感动神灵,保全刘芸性命——不管是否管用,蒋太后意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儿孙祝祷,也算是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了。

夏桐则找了王静怡过来,寄希望于她那神奇的灵泉,“你有没有法子?”

王静怡沉默片刻,“我试试。”

其实她无甚太大的把握,她自己是因为自小服用灵泉才百病不侵,可见灵泉的预防作用是很好的,可是要对付天花这种来势汹汹的疾病,尚需要试验支撑。

夏桐跟皇帝商量过后,就让王静怡每日匀出一小瓶灵泉来,喂给刘昀服下,果然高烧退了些,看着不那么凶险了,夏桐刚松口气,谁知第二天又发起低烧来,且面上的疮痂也愈合得十分缓慢。

这样反反复复的几时才能好?且灵泉的数量毕竟有限,倘人人都按照这种法子医治,那再多灵泉也不够使的。

正束手无策间,有人揭了皇榜入宫领赏来了,却是一个叫崔玉明的走方郎中,自称对于痘疮颇有心得。

原来他家祖上便是行医的,历代对于痘疮之策颇有研究,到他这一代已累积了不少经验,崔玉明又从医书古籍中提炼出几条行之有效的做法,四处走南闯北,在几个偏僻村庄里已试验过,故而他才自信满满敢来揭榜。

王静怡忍不住问道:“治好的人有几成?”

灵泉没能像预期那样发挥奇效,让王静怡很有些沮丧,而且,她白担了一个神医之名,可既不会看病诊脉,也不会开药方,这个弱点就够致命的了。

这也让她对崔玉明这个新来的有更多敌意。

崔玉明看她一眼,坦然道:“五成。”

王静怡几乎笑出声来,这也够吹牛的?合着生死各一半呗,还不如干脆等死呢。

上一篇:心间盛宠下一篇:他人修炼我种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