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这人,王财心底摇摆的厉害。这番话,他辨不出真假,然而机会却实打实摆在面前。如果真成了海上大豪的生意伙伴,那得到的可不止是些许银钱。现在朝廷也没有扫海的意思了,说不定以后东宁会成什么样子,有这么一个能通官府的靠山,兴许也有好处呢?
思来想去,王财最终还是一咬牙:“既然李兄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勉力试上一试。不过小店仓库不大,怕是一下装不了那么多粮食……”
李牛大手一挥:“无妨,我先拉几百石过来。等到下月结款,再运其他便好。”
舂米坊刚刚建好,那一千石稻谷还没全部舂完呢,让他全拉过来也不可能啊。
粮食可是长久的买卖,而且生意越大,影响越大。如果真能铺成一条粮道,又岂止是个小粮商的格局?心潮起伏,王财站起身来,长长一揖:“那小店以后就要仰仗李兄了。”
李牛摆了摆手:“我也是听东主吩咐,等买卖做起来,王掌柜也就是自己人了。”
王财又是一阵激动,连番称谢,还要摆宴请客。李牛却没有留下用饭,只交代了收货时间,就出了店门。
站在街上,被刺目的阳光一照,李牛微微眯了眯眼,然而胸中畅快,却是挡也挡不住。当初他躺在大牢里,不止一次想要生吃了害他的贼子。后来出了狱,知道背后使坏的是谁,却也只能收下赔礼,轻巧把人放过。李牛原以为这仇只能忍了,谁料却峰回路转,突然凭借粮食砍下一刀。
只要他们能占住粮道,控制粮价涨跌,那么万家必然会受到影响。赤旗帮的米可是交趾来的,东宁本地又哪有那么便宜的米粮,姓万的又要拿什么跟他们争?这可是实打实的夺人钱财,跟断人生路。可是万铨敢跳出来叫唤吗?若真敢,可就由不得他了。
这些怕也是帮主提前想好的,他们的大业,又何惧一个小小粮商?李牛胸中又燃起一股冲天的豪情,回身上车,往村中赶去。
※
万铨如今可是焦头烂额,满腹心事。这天杀的赤旗帮,竟然已经势大到能公然抗税了,不说县官,就是他那便宜舅兄也开始跟他撇清关系,还想要让他多掏钱财,补赋税的窟窿。他不过就是折腾了几个渔民,怎么就折腾出这么多事呢?!
眼瞅着是躲不过一刀了,万铨不免开始惦记粮价的问题。今年粮食欠收,那些泥腿子还要还债交税,流通在市面上的新米其实不多,他一人就掌控了东宁县大半的存粮,定什么价钱,还不是他说了算嘛。而且只要他改了价,城中大小粮商都要照着改,到时抬上来米价,也好稍稍弥补一下亏损。
谁料他这边刚挂出新价,就有别的粮铺改做了低价,一石米才作价一两二钱银,这不是拆他的台吗?
万铨顿时大怒,派人去查,谁料没过多久,就见大管事一脸虚汗的跑了回来:“老爷,大事不好了!那王家铺子新进的米,听说是从李家来的!”
万铨一惊:“李家,哪个李家?东沟村哪个吗?”
大管事连连点头:“正是那家啊!这,这里面怕是水深啊!”
万铨胖脸煞白,一下握紧了拳头:“他们这是要逼死我吗?钱都赔了,还不肯放过,真当我万某人好欺负吗?!”
这怒骂吓得大管事双膝一软,直接抓住万铨的手臂跪了下来:“老爷,老爷不可莽撞啊!咱们只是本分人家,哪能斗得过这群恶贼?舅爷如今都不管那群贼子了,咱们还是当避一避啊!”
这声泪俱下的劝阻,顿时把万铨心头的那点勇气给扑灭了。他能在东宁作威作福凭的是什么?还不是张县丞这个靠山!现在从县尊到他那便宜舅兄都装作眼瞎了,连那群贼子抗税都不敢管,他一个小小粮商又能怎么办呢?
要知道,万家别的不多,就是田多。这玩意带都带不走,一旦被人打上门,那真是赤地一片,哭都来不及。而且他的家丁护院才有多少,其中又有几个敢拼死护主的?一想到自己才八岁的宝贝儿子,万铨就忍不住淌下两行热泪:“我怎么这么傻呢?当初竟然信了那混账,去招惹李家。现在可如何是好……”
见东家哭的伤心,那大管事赶忙劝道:“老爷也别忧心,我瞧着那王家的定价也不是太低,一两二就一两二吧,也能赚些银子不是?大不了咱们就跟着王家定价,也不挤兑人家,不就能躲过去了?”
那他还怎么掌控行市?然而事到如今,万铨也是真没法子了,只能哭哭啼啼含泪忍下。也不知李家究竟运来了多少粮食,等他买完,总能熬过去吧?
第三十四章
一艘单桅船沿着海岸缓缓前行,这段航路礁石嶙峋,暗潮汹涌,前方更是崖壁高耸,看着就不像是个港口。
站在船首,青年皱起了眉头:“爹,咱们真要去投那赤旗帮?突然冒出的船帮,谁知打的什么主意?若是势大欺人,咱们怕是要吃亏啊!”
那年长者摇了摇头:“东宁的事,你也听说了。这赤旗帮让十数村免了盐税,又贩粮收海货,名声颇为不差。如今海贼作乱,咱们有船也没法出行,还是得投靠一支船队才行。”
“可赤旗帮不是船队,是个匪帮啊!”那青年急了,“若是裹挟了咱们的船,说不定会干出些什么!”
“夺了船只,洗劫村子?”那年长者摇了摇头,“若是这样的匪帮,岂会有人帮它说话。”
那青年顿时哑然,是啊,这赤旗帮风头正劲,连他们这种不在东宁的人,都听说了不少故事。其中抗税之举更是让人心弛神往,连官府摊派下来的苛捐杂税也能一力顶回去,说不定有多大势力呢。
一想到这里,青年急躁的心就稍稍平复了些,想了想,他又道:“不过咱们此去还是要小心些,跟着他们走一次合浦无妨,却不能轻易入帮。若是受了牵连,被官府缉拿可就糟了。”
这话听着有理,实则上不了台面。现在海边是什么局势?镇海大将军都被杀了满门,还有几个敢带兵剿的?这赤旗帮正是瞅准了机会,才敢威胁县府,光这份心思,就不是简单人物。反正这年头单独出海是越来越靠不住了,总不能只跑番禺卖海鲜吧?想要靠海吃饭,就必须找人投靠,除了这赤旗帮,一时还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
父子两人各怀心思,倒是都安静了下来,正巧船也顺风,不多时就绕过了险滩,瞧见了山崖后的景象。
看到前面景象,那青年猛地睁大了双眼,这里还真有个港口!不是那种大港,而是只有一条木码头的私港,六条海船泊在前方,还有无数小船在码头来回忙碌,似乎在装卸货物。
“竟有这么多船……”那青年喃喃出声。光是单桅船也不算什么,竟然还有一艘鹤立鸡群的双桅大船,而且每艘船上都插着红旗,看起来气势非凡。
那老者舒了口气,低声道:“等会儿你别乱说话,一切都有我来。”
亲爹的话怎能不听?也是被这场面镇住了,那青年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船还没到码头,就被几艘小船拦住。问过了话,父子俩被请下了船。那青年还有点不甘愿,想要多带几人,他爹却挥手拦住了:“你就一条船,能打得过人家吗?跑都不跑不了,何不做的大方些。”
于是他们父子俩一个随从也没带,就这么上了岸。当看清楚岸上情形时,两人心底更是一惊。虽说目所能及只有帐篷,草屋,显然是个刚刚建起的临时营寨,但是营地里的人精气神瞧着就不俗。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灰黑衣裳,腰缠红布,举止干练,远处还有不少挥刀舞矛的,正练的热火朝天,瞧着都觉得杀气凛然。
这些人还练武啊?那青年看的眼热,却也不敢耽误正事,只撇了两眼,就跟着父亲进了大帐。然而人进来了,脑子却还没转过来,还想着能统帅这么群汉子的该是何等人物,那引路人就对二人说,坐在主位的少年郎就是赤旗帮帮主。
青年整个人都懵了,张口就想说什么,他爹眼疾手快拉住了人,赶忙向上座行礼:“我乃阳下县二钟村人,名叫钟平,这是犬子钟大亮,参见帮主。”
那俊俏的少年郎微微颔首:“钟船长带船前来,可是想随吾等一起出航?”
钟平赶紧道:“正是,吾等早早就备了货物,想去合浦,却苦于海上贼人太多,不知帮主能否开恩,容吾等随行,份子钱好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