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在上(37)

很快地,事实告诉她,不是的。

那个任梦瑶一直以为,是喜欢着自己的父皇,突然变得,不喜欢自己了。那是一种突兀的,任梦瑶想不明白的转变。从第一次,父皇将自己从太后宫中带走,拿着匕首戳破自己的手指,又用力将血挤出滴入碗里开始,任梦瑶就清楚地感觉到,父皇不喜欢自己了。但是任梦瑶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自然也是没有办法去问的。似乎从更早的时候开始,任梦瑶就开始了这种在心中默默进行他人对自己喜恶感的评定行为。而这一切都是内心所想,无法言说。

毕竟很少有人突然会去问别人,你喜不喜欢我,或者你为什么不喜欢我了,这样的问题吧。那种需要长时间的分析与酝酿以及更多勇气才能问出的问题,并不是任梦瑶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去做的事情。

而滴血这件事情,有了一次,就接着有了两次,三次,更多……指尖的伤口,容不得任梦瑶去怀疑,更是坐实了父皇已经不喜欢她了的想法。小孩子,对于不喜欢自己的人,总是本能地想要远离,或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伪装自己,掩盖自己的害怕不安。任梦瑶变得越来越安静,甚至在有皇帝的场合,会无师自通地去控制自己的呼吸,让它变得平缓,更加悄无声息,妄图以这样一种方式,消除自己的存在感。可是,都是没用的。

当任梦瑶开始习惯,父皇突然出现,带走自己,戳伤自己的手指,滴血,警告自己不许和他人言说,放走自己这样一个过程时。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入书房与两位皇子一同读书,而后单独抽查教授的内容。背不出书,不用心读书,罚跪……回答不出问题,未勤于思考,罚跪……回答慢了,思维不敏,罚跪……回答快了,不深入思考,罚跪……

这些日子,任梦瑶多半的精力都用在了应付皇帝的各种罚跪上。无处诉说,不许申辩,一次次,一次次……

所以,比不喜欢,更加不喜欢,那是什么呢……

任梦瑶想不明白,除了承受,竟也没其他更多的办法。

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喜欢自己的父皇突然不喜欢自己了。不明白为什么教书的先生也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了。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对自己还算有礼的皇兄为什么会和皇姐一起说自己笨。任梦瑶有太多的不明白,可是却没有能给她解答的人。不喜欢的人,会天天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喜欢自己的人,一个个都离开了自己……任梦瑶抓紧了李嬷嬷的手,由着她带着自己走向太后的屋子,与德妃娘娘擦肩而过,忍住不回头去看。

不断地失去,若是想不失去,那么就不要去拥有。不要靠近喜欢自己的人,不然她就会死去,这便是任梦瑶在长时间的恐慌下产生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正打定了主意把小公主带回宫中抚养的温惜玉自然不会明白。每个人经历着不同的经历,感觉着不同的感觉,就算境况有多么的相似,其实,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晚上去了喜宴,折腾到很晚才回来,结果字没码成= =||||不要砸鸡蛋……

本来不想去的,虽然是以前关系很好的人……最近几年越来越发现自己害怕看到一样叫做“变化”的东西。譬如在我的心里,很久以前的人,如果不再去见,所有的一切就会停留在那个以前的时刻点。而所有成为过去的东西,都是可以掌控的。愉悦的可以被铭记,悲伤的会被淡化,虽然没有新的欣喜,但是也不会有突兀的伤害。就因为这样二货的理由,我已经很久不去见以前的人。

不过还是庆幸去了,婚礼很好,新人很好。也许没有以前那么熟悉,不过见了才发现,很多感情,就算很久不见,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然后昨晚睡觉的时候,屋里的挂钩承重出现问题,砸在地上,好大一声。心脏不舒服了一整天,就算是补眠也没有太大的效果,真是让人忧伤。

38

38、第三十八章 别死 ...

先皇去世,皇帝继位七年,温听依也四十有余。想来幼年入宫做公主伴读,少时被先帝册封为后,一生至此,竟大半的时光都是在宫中度过。而宫外的那个家,仿佛已经是极其遥远的地方,纵然此处勾心斗角浑浊不堪,待得久了,倒是也习惯了。若说少时还有激情与梦想,那么在深宫之中,一点一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都已经被埋葬干净。

风平浪静又一年,转眼一生便尽了……在皇帝遇刺事件之前,温听依觉得这样简单平静的日子真的不错。前朝平稳,后宫有德才兼备的皇后料理一切,作为太后的自己,只需要闲时养花养草,偶尔逗孙为乐就可以了。谁知世事变幻莫测,只是数月间,要操的心,反比之前数年的还要多。莫说安稳的日子,就是一直与皇帝浮于表面的母子关系,仿佛也到了颇为紧张的时刻。一如宫门深似海,自由竟是如此遥不可及。

若说这一片阴霾之下还能透出的那点儿光亮,也就是几个孙辈在膝下叫着皇奶奶的时候了。一晃眼,都是奶奶辈的人了。温听依一生未育,皇帝虽是刚出生就抱在身边养着的,但是在皇帝还很小时,便受人挑唆,不贴心了。于是温听依作为母亲的心,或者说她对于亲情的期待感,在这些年都慢慢转移到了几个孙辈的身上。

大皇子生于皇帝登基那年,本来大皇子生母庄娴雅有望母贫子贵登上后位。哪知皇帝把那些劝着立后的折子都压了下来,像是心里有了别的主意。之后也不过封了个庄华妃,这么多年竟没有再往上升她位分的意思。倒是在后来的两年之间,皇帝先后娶了文凌雪和姜韵茹入宫,明眼人不难看出皇帝对她们的喜欢。更是有人在背后说,皇帝是早早地相中了姜韵茹,这才压下了当年大臣上奏封庄娴雅为后的那些个帖子。而当年姜文两家的权势在庄家之上,那些话,也只是背后议论罢了。太后倒没有过多地干涉皇帝的这些选择,而后陆续出生的大公主,二公主和二皇子已经让她足够开心。皇帝心思,宠幸于谁,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太后闲来无事,时常会招孙辈来宫中坐坐。大皇子严肃古板,大公主骄纵任性,太后都是看在眼里的。只不过自家的孩子,这些就都是小毛病了,太后都是极为喜欢的。不过,后来姜韵茹有了小皇子,因着他年纪最小,又天真可爱,乖巧孝顺心眼又好,太后难免心思有些偏着他。

此时温惜玉去了外间透气,太后在屋里想着温惜玉来回禀的话,突然发现四个孙辈之中,任梦瑶的存在感,一直是最低的。细想想,大皇子因为出生得早,又是第一个男孙,自然多受关注。而大公主的母亲宁昭仪很会做人,总是时不时地在自己面前提起孩子,也总是带着孩子来坐坐,出现的次数多了,自然让人多上心一些。至于小皇子,皇后嫡子,又真是可爱得紧,就算姜韵茹当年并不像庄华妃宁昭仪那般刻意,这个孩子总是让人在心里惦记着的。倒是任梦瑶……文凌雪很少提她,更别提带她过来,只有自己下旨传召或是必须出席的宴席才会看到她。宫中皇子尚有勤奋读书,以得到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至于公主的前程,多半就要靠母亲的经营了。像是文凌雪这般的,任梦瑶的存在感低,那是正常的了。

这些年太后也同旁人一样,觉得文凌雪是因为有些嫌弃任梦瑶是个公主所以才不加上心。太后心中虽有些疼惜怜悯,也曾提点过文凌雪,但是终归不曾特别把这事情拿出来办。而这回温惜玉带来了任梦瑶被虐待了的消息,太后震惊与心痛之余,也是有愧疚和反省之心的。无论如何,若是自己多上心一些,也不会让这么个小孩子,受这么些罪。后宫之中,攀高踩低的事情太多,而没有生母庇护的孩子,总是让人担心的。这么想着,太后更是希望温惜玉能改变主意,从宁昭仪那里带走这个孩子。

就在太后心思烦乱,想东想西又抓不着个重点的时候,李嬷嬷带着小公主,到了。

其实人是很粗心的生物,很多时候,只是匆匆的一眼对望,不会有往深处去想的机会,于是很多的东西都停留在了表面,不会有更加多的了解。但是当受到提醒之后,便会带着想法与观点再去看,看到的,自然是不同的东西了。就像是平日里,太后看小公主,只是觉得这孩子安静又乖巧。可是听完温惜玉方才的话之后,现在太后再看小公主,看到的便是瘦弱,悲伤,畏惧,胆怯,孤独……脑中补充想象着的,便是吃不饱,穿不暖,无人呵护,受人呵斥,身与心的被欺负。太后的心中一紧,突然有些头昏,面前瘦弱娇小的孩子变得模糊,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记忆里涌出,与眼前的身影重叠了起来。前尘旧事,往日种种……太后捂紧了心口,此时并不是沉浸旧事的时候。

上一篇:天然呆与小萌物下一篇:家有亡妻

云惘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