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番外(78)

见孙嬷嬷沉默,长公主眼中的光就暗淡下来。

“主子,”孙嬷嬷有些心疼,宽慰她道,“小主子正在气头上,您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便是强行拦下来也没用。不若叫小主子静一静。”

长公主没说话,本就憔悴的脸上泛着一层晦色。

孙嬷嬷也不知怎么说,毕竟昨日郡主遭了那么大的罪。听说命差点就要葬送在司马府,主子竟还不忘袒护怡宁主子。再是宽厚柔和的性子的人都受不了,何况郡主是个眼利的,最是爱憎分明。主子昨日的行径怕是寒了郡主的心。

“主子,且叫郡主静一静吧。”孙嬷嬷看得明白,却知有些话不用说主子心里也明白,否则昨日不会那般激动,“司马家的人今日一早来登门请罪,听说人还在府外等着。”

“哦?”一提起司马家,长公主的眼神就变了。

她扶着孙嬷嬷的胳膊坐起了身,花白的头发披在肩上,人都老了好几岁:“去,命人将司马家的人给本宫带进来!本宫倒是要瞧瞧,司马家的人到底向谁借的胆子!!”

人是孙嬷嬷叫人拦在门外的,应了声,她立即就吩咐下去。

外头婆子得了口信儿,忙不迭地就去传话。

长公主则由人服侍着喝了药,起身去内室梳洗。孙嬷嬷一旁瞧着心里叹气,这回,司马府跟公主府怕是要结仇了。司马家毕竟是溧阳王爷的嫡亲外祖家。若是闹得太过火,郡主往后要如何在十九王爷跟前自处?

摇了摇头,孙嬷嬷暗道,这事儿难办。

与此同时,姜怡宁跟司马娇娇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总是谈妥了。司马娇娇瞧着姿态端得老高的姜怡宁,心里嗤笑,却十分赞同她的看法。

首先,她这个溧阳王妃是当定了。司马娇娇自小被司马家的人当眼珠子捧大,从未将自己庶女的身份当一回事儿。在她看来,就是皇城里的公主,都不一定有她受宠。她八岁就爱慕的表哥,如今七年了根本放不下。便是死,她也要得偿所愿才可。姜长安身份再高相貌再好又如何?泥腿子出身的教养是改不了的。表哥那样雅致的人,能欢喜她几年?再者,姜怡宁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公主府有这样一个人在,姜长安能不能活到出嫁都难说。

这般一想,跟姜怡宁合作似乎非常不错。姜怡宁如今的这身份,根本就高攀不上表哥,对她没威胁。她顺手帮一帮姜怡宁,姜怡宁里应外合,弄死姜长安是早晚的事儿。于是,她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至于为昨日落水之事赔礼道歉,司马娇娇看在合作的份上欣然同意。

这边才谈好,孙嬷嬷那边得了回话,说怡宁主子将司马姑娘给请进自己院子去。孙嬷嬷眉头一蹙,心中对姜怡宁的不喜更甚。

她与李嬷嬷不同。李嬷嬷常年被长公主留在府上,看顾姜怡宁的时日多,有感情在。孙嬷嬷从出宫到如今就在长公主身边伺候,她心里对姜怡宁可没那么多怜爱。昨儿姜怡宁那一出唱作俱佳,她只觉得她年纪虽小,心机深沉。如今更觉得这怡宁主子居心叵测。

紧蹙着眉头,孙嬷嬷忙去给长公主回话。

长公主闻言沉默了。

“主子,”孙嬷嬷知主子心里定然有想法,不然这一上午也不会一句话没问过姜怡宁。不过有想法是有想法,主子对姜怡宁的感情,旁人体会不到,“可要将司马姑娘请来?”

“请来?”长公主眼神闪过一丝狠辣,她嗤笑道,“命人去,将人给本宫赶出府去!”

“……主子??”

“司马家好大的胆子!”长公主狠狠一挥袖子,将梳妆台上的妆奁镜子全扫倒在地,脸都扭曲了,怒不可遏道,“伤了本宫两个孙女,姜家唯一的血脉差点就死在他府里,竟只叫两个女眷上门赔礼?怎么?欺辱我姜家没人?!”

孙嬷嬷被这暴怒吓得一个哆嗦,忙扶住她就有些急:“主子,主子你莫气!奴婢这就叫人去赶人,你莫气,身子还没好!”

长公主气得要命,一把挥开孙嬷嬷,看见什么砸什么。

屋里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转眼就一地狼藉。景庭院的下人要被长公主这怒火给吓破胆儿,一个个跪在地上,抖得气都上不来。

长公主气得头晕目眩,梗着这一口气在大发雷霆。等姜怡宁听到动静匆匆赶来,被门都不得进,被孙嬷嬷给冷漠地拒在了门外。

姜怡宁不敢置信:“嬷嬷?”

“怡宁主子,公主如今谁都不见。”

“我,祖母也不见?”姜怡宁不信,她明明早上才从景庭院出去,这才一个时辰多点儿,就进不得门了,“这是祖母的意思?还是你故意拦我?”

“公主心情不好,请怡宁主子见谅。”孙嬷嬷还是那句话,就是不让进。

这便是长公主的意思了……

姜怡宁有些慌,昨夜她在担忧的情况,果然就发生了。因为姜长安临走之时插得这一刀太狠了,正巧插在了关键点上,长公主跟她的关系果然就裂了缝。她焦急地在门口打转,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走。哪怕受点气,也必然要等在门外。

谁知她这一举动,叫人精似的孙嬷嬷看出来,心中不由地对她更警惕。若是郡主能有姜怡宁这份心计,主子祖孙何至于闹得这般僵!

心里极度不喜,孙嬷嬷立在门口就跟被冻了的柱子似的,眼神都不带缓和的。

与此同时,长安在稍作一番安排之后,总算抽空闲下来。

屋外的雪下得渐渐大了,地面铺上浅浅一层的雪沙。长安端了一杯花茶盘腿坐在主屋的走廊上,低头看着案几上那窜血红的珠串,正在思索一些事。

看到珠串,长安忽然间意识到,这本小说的剧情好像在无形之中已经开始了。

这串血红珠串是怎么到了她的床榻上,长安心里若有所觉。倒不是为了这事儿心烦,而是长安仔细瞧了珠串的形状,猛然意识到这东西不是普通的首饰。作为一个看过全本书的上帝视角的读者,长安很清楚,这东西其实是一支暗卫的信物。

长安放下杯盏,心惊肉跳地摸了摸触手温润的血玉珠串,忆起小说里的一个剧情。

男主周修远在逼宫登基之后,曾大张旗鼓地审问各大世家负责人以及翻找皇宫内外。恨不得将紫禁城都整个翻一遍,就为寻找这枚号令牌。大盛的每一任皇帝,都是从上一任皇帝的手里接过这一支飞天遁地的暗杀队伍。且口口相传,内情只有皇帝本人知道。

周修远是逼宫登基,明德帝并未将暗卫交到他手中,他不知暗卫的令牌是何种形状。

他耗费了十几年,最后还是一次与女主姜怡宁偷.情燕好之后,听姜怡宁跟他撒娇抱怨周和以的手腕上有一串特别漂亮的珠串,任何人碰都碰不得,才略略起了疑心。

后来经过明里暗里的试探,才最终确认了珠串是信物。

长安低头又一颗一颗摸起了珠串的珠珠,这才注意到每一个珠珠看似圆润,其实内里都有同样的血色花了不同的图案。长安举起来对着光瞧,注意到血玉珠子里,图案在光的投射下缓慢地凝聚成一张张野兽的鬼脸。

每一张都阴森狰狞,同时又恫吓力十足。

她数了数,抠出小珠子不算,同样大小却不同图案的珠子有十八颗。所以,这代表了皇家暗卫一共有十八支队伍吗?还有,周和以那厮昨夜又不要脸地蹭她的床榻,就这般马虎地将如此重要的信物丢在她榻上,真的没问题吗?

如今这个珠串在她手上呢,长安缓缓微笑,要不要还给周和以……

第六十四章

珠串丢在长安这里, 长安院打算周和以一察觉丢了东西就回来找, 特特等了一上午。结果到了下午申时还不见人来,于是就这般套在手腕上没管了。正好郡主府事情多着呢,长安也没那么多闲工夫耗费。

没一会儿, 长安就将珠串这事儿给抛诸脑后。

府外盯了一日的公主府下人匆匆回禀之后, 下午孙嬷嬷就亲自上门求见了。

若说长安认亲回府这事儿, 孙嬷嬷是当真的欢喜。起先孙嬷嬷就不大喜欢姜怡宁。多少年也亲近不来。孙嬷嬷冷眼瞧着, 这怡宁主子养在主子膝下多年, 言传身教, 却没学到姜家人半分风骨。性子娇气不说,很是任性自私。得亏府上就她一个宝贝疙瘩,否则早有苦头吃。后来证明这不像姜家人的怡宁主子, 确实不是姜家人。

启夫微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