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警官和木木(50)

作者:轻尘一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好像嘀咕了一句:“反正又不是我坐牢。”我气血上涌,直接将他按倒在地,就要一拳揍下去,他一手护着脑袋,我们这边的骚乱引得医院里的人纷纷侧目。

我终究没有打他,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原本干干净净的白衬衣,被他穿得皱巴巴的。我在自动售货机里买了一瓶果汁和三明治给他。刚要给他拧开呢他一把抢了去:“又想给我下药!”我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将他满嘴果汁拍了出来。

我问他:“你到底出来干嘛的?专门给凌云木招黑吗?到处惹事,让他来背锅很好玩吗?”

他一脸的不服气,咬三明治跟咬杀父仇人似的,“我就这样,没人叫你管我!”

“我不管你,你自己哪来的回哪去,把身体还给凌云木,否则……”

“我不回去。”

“让魏医生给你打一针,你就乖乖地走了。”

我这话原本是胡诌的,没想到他脸色变了,握着瓶子的手开始发抖。

原来,他也有害怕的东西啊?

“别送我回去……”第一次听到他示弱的音调,我心情立刻变好了,但还要装作生气的样子,“哼,谁管你啊?你不是凌云木,请记住自己的身份。”

“我不要回去……”他甚至浑身颤抖起来,果汁和三明治都掉了,两只脚抬起,弯曲躯干蜷缩在椅子上,好像看不见的危险已经来临,一边往旁边躲一边哀求:“别抓我,我不回去,别抓我……”

“本?”我被他拉着走,不过他似乎进入了莫名的世界,已经听不到我说话了。

“我会乖乖的,我不走,我不出去……别抽我骨头,别抽我骨头……我会乖乖的……啊——”他倏地嘶喊起来,被我铐起来的右手好像被什么东西抓住,僵在空中动弹不得。但他明显在挣扎,又挣扎不掉,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惨。

不少人远远近近地围观着,本好像在受刑,身体不能动弹,唯有哭喊。

“本你怎么啦?本!”我大声叫他的名字,他眼角的泪水溢了出来,那只抬在半空的手,小指掌骨的侧方变得通红,腕部内侧两寸以上的部位,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

我睁大了眼睛,惊得连呼吸都不敢用力。在他白皙的小臂内侧,隐隐约约凹陷出一个泛红的三角形图案,三角的周边还滋滋地冒着热气,手臂就好像被三角形的刑具给烙上去一般!

被施与这种刑罚的本咬着牙齿,痛得叫不出声来。

是什么看不见的妖魔在惩罚他?我被那个三角形惊得忘了反应,直到有人推我:“这位先生,他怎么啦?要不要挂急诊啊?”

一个护士跑过来询问,我摆了摆手,本已经软软地瘫在椅子上,竟是晕了过去。

那个三角形,是一个刑具!

它跟凌云木交代我画的那个三角形是一样的含义吗?

第62章 凶手的侧写

我没惊叹多久,在我掏出手机想将三角形拍摄下来的时候,它渐渐消失了,出现就一刹那的功夫。本醒了过来,显得有些木讷。我将他的手翻来覆去地看,手掌侧方恢复了原样,手臂一点受伤的痕迹也没有。

“本你刚才是怎么啦?那个三角形什么意思?”我拼命摇晃他,他沉默不语。

“那是刑具对吗?什么人在惩罚你?”

他抱着自己的双臂,声音沉沉的,“除了暴君,还能有谁?”

我厚着脸皮跟伤者讨价还价,这回是劝告他不要趁机勒索。他被我这样一个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掏出警|用手铐的“公家人”吓得不敢上诉,只收了我两千块营养费。医药费结清后我带着本离开了医院,没想到精神病院的车就在外面候着。

魏承澜医生见我迟迟不送人回去,让院方出动强制性手段,将本带走了。

这回,我确实有点理亏,就本这副德行,我想留也留不住啊。

转头我掏出手机,让荛山精神病院的“暗桩”打起十二分精神,严密监视任何一个接触或试图接触凌云木的人,凶手就隐藏在精神病院里!

迄今为止,警方对六·一三案凶手的侧写已然十分具体,已经有了怀疑的目标,苦于尚未找到证据。

1、凶手18至24岁,身高175左右,体格健壮,沉得住气,摸爬滚打上来的,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惯犯,有前科,有同伙。

2、为人低调讲究,低调是为了隐藏,但他极度自恋,不甘寂寞,一定变换过身份出现在凌云木的周围。

3、六·一三案虐杀现场充满了仪式感,凶手充分宣泄着内心的复仇欲望,让孩子们看到父母的丑态,让大人受尽屈辱而死,强烈地表达着对凌氏夫妇的憎恨。让父亲性|侵亲生儿子或许正映射了在凶手身上发生过类似的不幸,这也说明了他十分沉得住气,成年后才复仇。

4、凶手幼年应遭受过性|侵害或目睹自家孩子(或其他小孩)被侵犯,根据凶手年龄判断,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5、对孩子的恶意行为是为了刺激大人,杀死孩子并替为穿戴整齐,系上蝴蝶结,表达凶手心中某种忏悔。

6、或患有强迫症,特别重视床上被褥等物的规整摆放。被子叠成豆腐块,或当过兵。

7、灭门却留了一个活口,凶手应跟幸存者凌云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来自更早时期的接触,甚至在凌云木被领养之前,所以月华孤儿院时期尤为重要。

8、据最新的次人格供述,有人故意犯下灭门案,目的是为了分裂幸存者凌云木的人格,让次人格独立出来。那么,对凌氏夫妇的虐|杀手段或未必是出于仇恨。次人格雷恩和本各有本事,雷恩过目不忘,本的体能出众……不排除凶手是科学狂热分子在做科学实验。凌云木发病后入住的荛山精神病院应重点排查。

月华孤儿院坐落在日昭村,九年前毁灭于一场大火,日昭村现名为“日昭新村”,是一个有名的富裕村。对新村和村民的走访调查日前已经完毕,我一页页地翻着卷宗,怀疑自己翻了一本赞歌册子。

三五年前,日昭新村全村拆迁,各家各户得了不少拆迁款,村长带着全村一起做投资,钱生钱,日昭新村一夜成名,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村。日昭村民个个都是有钱人,村落建设得很漂亮,一些开发项目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

不过,日昭新村的前身就没有这么光鲜亮丽了。

十几年前日昭村很贫穷,不通公路,靠山偏僻,月华孤儿院还不叫孤儿院,只是村里一个留守妇女昭月华的三间瓦房。她收取一点生活费,帮几家外出打工的人家看护留守的儿童,跟托儿所性质差不多,期间收养过被遗弃的儿童。昭月华的丈夫回来后,夫妻俩申请政府补贴一起办起了孤儿院。因为“孤儿院”三字不好听,当时一些父母还不愿意把孩子寄养在那里,后来迫于现实还是有些非孤儿留在了孤儿院。

据九年前的卷宗记载,截至大火烧了孤儿院之日,孤儿院一共有三十七名孩子,除了寄养的九个当地村民的孩子,另有二十八名孤儿。

三十七名孩子的照片是警方当时特意拍照存档的,但院长夫妇两人的照片竟然没有,唯一一张志愿者和院长昭亮的合照已经陈旧得看不出样貌了。大火毁灭了一切,关于孤儿院建立之初的资料,只有道听途说和走访,因为地方很偏僻和年深月久,能收集到的信息不多。

据日昭新村的村民们回忆,月华孤儿院是一个不错的地方,院长夫妇为人十分和善,他们收养了很多孤儿。当时往那边遗弃孩子的特别多,他们一个都没有放弃,尽心尽力地抚养成人。孤儿院没有收入,夫妇俩还种几亩稻田和蔬菜自给自足,大点的孩子也很勤快地帮忙,孤儿院的风气特别好。村民们也是一有多余的粮食和衣物都送去孤儿院。后来有了社会的捐赠和政府补贴,一些到了年龄的孩子还可以去上学……

这些难得拥有读书机会的孩子之中,就有凌云木。小时候的凌云木长得十分可爱,圆溜溜的大眼睛,卷曲的黑发,活像圣经故事中圆润的小天使。

但我脑海里十分不合时宜地浮现出三角形烙印,暗暗叹了口气。

我甩了甩脑袋,将卷宗扔在桌面上,“日昭新村名声在外,为了争取投资和政府扶持,你们只会听到完美的赞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